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民生新闻的舆论监督职能
范文 金众
民生新闻是关注人民生计、关心百姓生活的新闻,其核心是以人为本。它以百姓的“身边事、关心事、麻烦事、稀奇事”为主要报道题材,用平民视角来反映百姓的所思、所想、所盼,是一种全新的报道理念和报道模式。
民生新闻拉近了媒体与受众之间的距离,增强了公众对社会生活的关注度和参与度,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青睐。
近年来,民生新闻已成为媒体间争相报道的重点内容,各类以民生为主的新闻节目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
民生新闻的兴起,与其自身拥有的强大舆论监督职能密不可分,通过选取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舆论监督,进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公众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这是民生新闻舆论监督职能的鲜明特色。
辽宁广播电视台的《新北方》是辽沈地区颇具影响力的民生节目。“致力民生,新闻力量”是该节目的响亮口号,这里的新闻力量源于哪?正是源于《新北方》“敢于为民请命、敢于揭露真相、敢于鞭挞丑恶、敢于舆论监督”的节目态度。
一直以来,《新北方》始终把节目聚焦在百姓反映强烈的“分配不公、就业困难、物价上涨、消费欺诈、食药安全、行政部门不作为、社会风气不正”等热点、难点问题上,通过记者明察暗访、现场播报等灵活多变的报道方式,对社会生活中存在的拜金主义、道德沦丧、信仰缺失等社会丑陋现象和不道德行为进行了深刻的批判与揭露;对政府职能部门存在的“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等官僚主义、衙门作风和个别官员“吃拿卡要”、滥用职权等腐败行为进行了有效的监督;对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随地吐痰、乱扔垃圾、醉酒吵架、随意插队等不良习惯、不文明举止进行了及时曝光和有力批评。
这些节目的播出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不仅让观众大呼过瘾、大快人心,更为扭转社会风气、促进政府职能转变、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敢不敢舆论监督现已成为广大受众衡量媒体实力的重要指标,也成为媒体公信力和号召力的重要来源。民生新闻的舆论监督,坚定地站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时刻从“民生”的角度进行监督,从而担负起激浊扬清、匡扶正义的社会职责。
民生新闻的舆论监督实现了一种话语权的转移,即从传统的以媒体为中心转为以受众为中心,由媒体独家监督变为公众共同参与的社会民主监督,这为媒体舆论监督打开了一个新的突破口,也为百姓搭建了一个言论平台,从而使媒体的舆论监督更接地气、更具威力,这也是民生新闻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与喜爱的重要原因。
然而,民生新闻的舆论监督又是一把“双刃剑”,一旦监督不当就会产生负面效应。例如,现在一些民生节目,为了追求轰动效应,为了博得受众眼球,一味地追求批评与曝光,使民生新闻的舆论监督走入了“为了监督而监督,为了批评而批评”的误区。它们经常处于一种激动浮躁甚至是狂热偏执的状态中,常常只听片面之词,在没有搞清事实之前便迫不及待地发出报道,甚至介入、干预新闻事件,不问青红皂白对当事人口诛笔伐,以至反映事件不客观,缺乏冷静细致的思考,随之带来的便是批评的片面化甚至是不适当的媒体审判,这种舆论监督必然会导致社会舆论的失衡,从而引发不良的社会后果。
因此,民生新闻的舆论监督必须尽力去避免这些弊端,既要敢于为民鼓与呼,又要防止片面反映问题。要始终坚持客观、公正、平衡的原则,尽可能地反映不同社会群体的利益诉求和观点意见,对有争议的问题,多方核实求证,听取不同意见,做到以理服人;要加强新闻自律和采编管理,正确处理好用事实说话和主观判断的关系,为受众提供真实、准确、全面的报道;要把舆论监督与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结合起来,在政府和民众之间搭建一座桥梁,进而给民意一个畅达的渠道。
民生新闻舆论监督的根本目的是推动问题的解决,其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有助于政府和社会解决问题,有助于理顺群众的情绪,有助于及时化解社会风险与冲突,有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民生新闻舆论监督的最高境界是把坏事变好事,使监督与被监督共赢共生,从而收到良性循环的社会效果,进而不断提升媒体的公信力和影响力。■
(作者单位:辽宁广播电视台)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22:5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