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判定质量“问题”农药的点滴经验 |
范文 | 赵亚利 摘? ?要:随着种植业水平的提高, 农药数量和质量提高很快,但其中一个不容忽视的还是农药质量“问题”,它已成为农业发展新阶段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笔者根据多年农药监管工作实践,从农药产品信息入手,总结出几个判定可能添加其他农药成分等涉嫌质量“问题”的农药产品的经验方法。 关键词:质量;“问题”;农药;经验 1? ?看产品外观和包装 如果产品的外观与剂型不符,如发现乳油产品出现浑浊、水乳剂或微乳剂产品出现分层、可湿性粉剂产品出现结块、片剂或颗粒剂变成粉末状等现象,即可初步判断该类产品可能存在质量“问题”。不同企业生产的农药产品,如果产品的包装材料、外观、设计相同或相似的,则其中一方的产品可能涉嫌假冒或伪造,可大体判定其存在质量“问题”。 矿物源、植物源、蛋白类、微生物和寡聚糖类等生物农药,根据常识一般使用量较大,如果外包装和规格标注比较小,一般标注在50 mL(g)以内的产品,添加其他农药成分的可能性大,涉嫌质量“问题”农药[1]。 植物生长调节剂(如芸苔素内酯、吲哚乙酸等)和性引诱剂等生物农药,根据常识一般使用量较小,如果发现外包装和规格在100 mL(g)以上,就可判定其添加了其他农药成分,涉嫌质量“问题”农药。 2? ?看产品标签 查看农药产品名称、登记证号,判断产品是否属于合法产品,如发现是非法产品,则存在质量“问题”的可能性大。查看产品标签的有效成分、使用范围、注意事项、宣傳用语及产品性能等,看是否有虚假暗示,从而获得产品中是否擅自添加其他农药成分等涉嫌质量“问题”农药的信息。 2.1? ?看标注成分 如果标注了有效成分以外成分的含量,且使用者不理解其为何种成分的,则可能为假农药,如61%乙·莠悬乳剂,标注含有乙草胺36%、莠去津25%、助剂5%。 2.2? ?看产品使用范围 性引诱剂、病毒类杀菌剂等生物农药产品,一般只针对一类病菌或害虫有作用,如果产品标明其具有适用范围广、多用途,则涉嫌质量“问题”,可判定为假农药。 2.3? ?看产品标注使用剂量 矿物源、植物源、蛋白类、微生物和寡聚糖类等生物农药,根据常识一般使用量较大,通常可稀释倍数在500倍以内。如发现产品标明每667 m2用量在几十毫升(g),甚至稀释倍数在1 000倍以上,则涉嫌质量“问题”,可判定为假农药。 2.4? ?看产品药效表述 矿物源、植物源、蛋白类、微生物和寡聚糖类等生物农药,属缓释药物,防治效果较慢,如标称作用快、速效等,也涉嫌质量“问题”,可判定为假农药。 2.5? ?看产品有效期 微生物类农药为活体生物,不便存放,保质期一般较短。如果标明有效期为两年的,可判定为质量“问题”农药。 2.6? ?看产品性能 如果登记的使用作物和防治对象都只有一种,但在产品性能中夸大宣传范围,如可以防治地下害虫、玉米螟、食心虫、菜粉蝶等多种害虫,这类产品极可能添加了其他广谱性虫剂成分。 3? ?看产品剂型 很多生物农药因其基本特性,只能制作成几种剂型,如苏云金杆菌产品只能是悬浮剂、可湿性粉剂或水分散粒剂;蛋白类和寡聚糖类等产品只能为水剂。购买时应先看剂型,然后看产品外观,如袋装农药也可摸捏感觉,必要时看兑水稀释后的情况。如果某农药产品的标注剂型为乳油,则可判定为假农药。 4? ?看产品价格 与相同或同类产品相比,产品价格有明显差异的,大多涉嫌存在质量“问题”。价格明显悬殊的,可能涉嫌添加了有效成分或有效成分含量不足,都属于质量“问题”农药。 5? ?看产品理化性质 不同农药产品的理化性质不同,可以利用农药产品表现出的不同性质,帮助判断其是否添加了某种或某一类农药成分,涉嫌质量“问题”农药。 5.1? ?看颜色 有些农药呈现特殊的颜色,如代森锰锌呈浅黄色、敌磺钠呈明黄色、阿维菌素油膏呈红褐色、二甲戊灵呈深棕色,检验者可以通过观察产品颜色,来初步判断是否添加某类农药产品。如发现可湿性粉剂、粉剂产品呈现浅黄色,可能涉嫌添加代森锰锌;乳油产品(杀虫剂)如果呈现红褐色,可能涉嫌添加阿维菌素油膏。 5.2? ?闻气味 有些农药具有特殊的气味,可根据产品是否散发独特气味,判断是否涉嫌添加某类农药,如敌敌畏、甲拌磷、特丁硫磷等农药,具有机磷农药独有的恶臭味。 5.3? ?看溶解度 不同农药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存在较大差异,如菊酯类农药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可以排除加到水剂产品中的可能;百草枯和草甘膦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大,不易溶于有机溶剂,因此在乳油产品中添加上述两种农药的可能性不大。 6? ?看产品信息 如果某企业的单制剂产品标签用药量与登记用药量偏差较大,经查询,该企业含有该单制剂成分,且不在有效期状态的复配制剂产品用药量与其相当,可初步判断该单制剂产品可能添加了上述复配制剂成分。 7? ?看监管结果 如果抽查某企业的某个产品,经检测,其产品质量明显不合格或存在无证生产、假冒其他企业产品等行为,该企业的其他产品存在质量“问题”的可能性就较大。对比以往监督抽査和日常监管结果,对经常发现违法行为的企业,可以加大对其产品的抽检频次和力度。 8? ?结语 根据产品信息查找质量“问题”农药,技术要求高,涉及知识面广,执法或检测人员不仅要掌握较高的检测技术,还要了解农药和植保有关知识、病虫防治现状以及产品研发等生产信息,只有这样,才能对产品相关信息进行针对性分析,判断该产品是否存在质量“问题”,这样可少走弯路,并大大减少仪器检测工作量和试剂等消耗,减少检测成本,提高检测效率。 参考文献: [ 1 ] 刘洁民,吴兵兵,刘绍仁.农药成分检测技术指南[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3.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