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ERP环境下的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流程优化
范文

    摘 要:我国已进入大数据时代,传统成本预算方法由于其数据收集时效性差、无法完成信息集成能力等缺陷,不能及时、准确、完整地反映资源与成本的关系,已不适应现代企业集团化发展的需求。基于ERP视角下的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建立,将ERP运用在全面预算管理模块中,通过细化预算编制流程并强调执行控制和分析,优化整体预算管理流程,弥补传统的全面预算管理的缺陷,实现降低成本、提高企业内控能力的作用,继而提升企业竞争力,为企业优化资源利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全面预算管理;ERP系统;预算编制

    传统的财务预算,收集信息费时费力,编制时间长,控制时效性差,不能准确、及时地为企业决策提供所需要的参考信息,无法实现对企业资源和成本预算的有效管理。而全面预算管理与 ERP的集成,将综合管理会计的管理理念融入基于ERP的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系统的思路中,可以控制企业成本和整合资源利用最大化,提高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水平,从而保障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一、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现状和存在问题

    近年来,我国企业对全面预算管理的应用在广度和深度上都得到扩展,但是由于实施经验不足、部分企业弊病积重难返、缺乏专业人才等原因,全面预算管理暴露出不少问题。(1)预算编制难度大,准确性较低。全面预算管理的重点在于实现业务与预算的统一,集团公司业务项目较为复杂,企业经营计划与资金预算、资金预算与财务预算难以达到统一,导致各项业务管理口径不同,预算管理难以覆盖企业全业务、全流程,不能实现企业财务周期的全程化管理;(2)预算数据统计难度大,质量不高。由于一些企业的信息化还处于单项业务、单项系统开发的阶段,预算执行数据需从费控系统、合同系统、Oracle等多个系统进行统计,工作量庞大,且系统自动回归统计数据存在错误;(3)预算分析难度大,无法深入业务管理层面。一方面由于预算数据统计问题导致,另一方面预算控制与业务层面缺乏接口与联动,预算管理人员难以及时发现业务深层风险;(4)没有设立专门的预算管理机构,部分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组织体系未建立,只是将企业原有的财务部门作为管理活动组织者,导致非财务资源管理流程效率低下、管控范围局限;(5)预算执行结果偏差大,预算调整能力弱。由于全面预算管理未实现与信息化管理系统的集成,不能满足在生产过程中的动态化监控。

    企业财务信息化发展的瓶颈。我国已进入大数据时代,大数据的应用如火如荼,但应用的范围和深度还缺乏系统性和规范性。(1)财务信息化未整体规划。财务信息化系统不是整体规划,缺乏完整的领导决策服务系统。财流和业务流相分离,没有进行业财一体的信息化整体设计,无法实现信息共享和系统集成能力;(2)形成信息孤岛。集团企业经营范围大、业务类型多,存在多个不同的管理系统,若彼此独立、信息不连通,容易形成“信息孤岛”,信息无法进行整合,造成提供管理层进行决策的信息失真;(3)业务流程脱节。信息化的核心是“流程再造”,工作制度的不健全,业务流程和环节未明晰,或由于不同业务、独立的管理系统强势地割裂了不同业务流程之间连接的纽带,业务流程容易出现脱节;(4)系统控制失效。业务环节中各岗位的工作内容和职责以及系统变更的申请、评估、开发、测试、部署等环节的流程缺乏明确的定义,导致系统变更的结果与预期不一致的情况。在业务流程控制及对应的系统控制中,存在部分系统控制未能完全实现有效业务流程管理的情况,或对业务流程记录、区分不够详细的问题。

    二、ERP视角下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作用

    全面预算管理是一种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它整合了系统化、战略化和人本化理念,分配和控制公司各单元的财务及非财务资源。全面预算管理既是对企业战略目标的分解,也是经营目标的体现,通过对业务和财务的统一,以实现公司资源的合理配置,对战略贯彻、业务协同、经营状况、财务成果等方面最终决策提供支持。

    全面预算管理是一种对企业战略、经营目标及经营计划量化的体现。全面预算管理包含业务预算(经营预算)、财务预算和专门预算(专门决策预算)等内容,按实施步骤主要是预算目标设定、编制、执行监控和预算分析、调整以及考核六个环节。预算管理是整个财务职能流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整体绩效管理体系中的重要环节,战略规划转化为可执行的经营计划,经营计划再转化为可价值衡量的预算,包括年度经营预算、资本投资预算、资金预算等。

    实现ERP系统全面预算管理的基础。ERP系统是将先进管理思想融入信息技术的集合,是IT技术与管理思想的融合体,对企业所拥有的人、财、物、信息、时间和空间等综合资源进行综合平衡和优化管理,有效整合企业资源,实现数据共享,执行标准化流程作业,能够满足全面预算管理的要求。(1)从价值流角度来看,ERP系统可以及时提供所产品价值链所需要的数据和功能,但ERP系统缺乏对企业价值流的全面预算,没有统一的衡量标准进行成本分析。因此,通过将全面预算管理融入ERP管理会计中,ERP系统可以根据预算管理反馈的信息及时控制成本。(2)全面预算管理系统与ERP中子系统的集成,形成了涵盖企业人流、物流、财流和信息流各种资源的信息集成系统。ERP系统联结并打通企业主要业务的基本流程,自动记录且执行计划,通过会计、物资、人力管理等系统并生成报告,使企业能及时掌握内部资源运转的信息。通过定期跟踪预算和预算的执行,实现物流、人流与资金流、信息流同步。全面预算管理核心思想是全生命周期的闭环型管理,全面预算管理系统是对战略规划、业务计划、预算编制、预算控制、预算分析、预算考核、滚动预测等进行管理的闭环系统。现代企业的高速发展,需要将ERP融入预算管理中。

    三、ERP系统中全面预算管理的流程优化

    预算管理是实现企业战略规划、提升管控能力、优化资源配置的核心工具。通过将ERP系统与预算管理的融合,建立全面预算管理体系,规范预算管理流程,优化预算管理组织,完善预算管理模型,搭建預算管理信息平台,构建从战略规划到计划、计划到预算、执行到反馈、分析到考核评价的全面预算管理闭环体系。

    1.完善经营计划,加强计划与预算目标相衔接。预算管理是为公司战略目标的实现服务的,发挥全面预算管理的有效作用,从而促进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所以首先应结合内外经济环境和行业发展及特点,对公司中长期的发展进行规划,确立明确的战略发展目标,并根据行业经营范围和业务类型,将总体战略目标细化至各业务子目标中;其次,制定企业的年度经营管理目标和经营计划,加强计划与预算目标相衔接,建立一套计划与预算管理一体化的管理流程,实现二者有效衔接;在此基础上,编制年度预算目标,细化各责任单元预算指标。通过全面预算管理系统实现预算目标的制定与分解,制定年度目标时可通过预算目标测算模型对各责任单元预算目标值进行测算,结合总体和各业务经营目标,最终确定预算目标。

    2.统筹业务和财务一体化建设,实现“以业务驱动预算,以预算保障业务”。通过全面预算管理系统实现从各业务计划如工程投资计划、合同签订计划、生产运营计划到经营预算,从经营预算到资金预算,再到财务预算的全面联动,同时指导和控制资金计划的实施。

    3.强化内部控制与系统控制有效结合,发挥管理和系统的集成效应。消除由于系统让步业务逻辑而减少系统性控制,或由于系统控制的限制而删减业务传递信息的情况。企业依据内部控制制定系统控制时,应充分考虑新增或变更系统控制所带来的连锁效应以及对其他业务流程的影响。在确认影响范围、评估影响潜在损失后,确认如何制定系统层级的控制。

    4.及时改进预算编制方法,明确预算编制归口审核责任。预算编制是预算管理的基础,预算主要包括基于战略目标的预算编制、多轮预算编制、预算批准和发布。一是明确各项预算的编制主体和编制责任,充分发挥各责任单元的主观能动性,完善预算归口管理部门,明确责任分工,各预算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对下属公司的归口预算进行审核和汇总,相关部门分别审核各项目类支出预算等;二是利用ERP系统的集成性和共享性,汇总和平衡年度预算和预算项目定额,编制业务预算、资本预算和财务预算,整个预算编制要做到全面性、系统性和完整性。并在预算编制的基础上向各责任单元提供预算表,做到层层分解;三是明确预算编制归口审核责任,包括横向和纵向归口审核责任,建立审核流程机制。同时通过全面预算管理系统实现预算的线上编制和审批,增加透明性,保证预算编制效率。

    5.实施动态化监控预算执行,实现对预算的过程预警与管控。预算执行是预算管理和控制的关键环节,其有效性决定了预算管理发挥作用的程度。建立预算控制体系,分解预算项目,明确各项预算责任主体,落实单元责任,严格按照标准对责任主体执行过程进行标考核;通过ERP系统对企业全面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跟踪监测,将业务预算、资本预算和财务预算与实际执行情况或财务报告进行对比,及时分析预算执行差异原因,通过执行差异分解细化到具体指标,查找业务细节,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对差异进行调整,并形成预算分析报告。

    6.利用ERP系统强化预算分析,提高数据基础质量。建立预算分析体系,完善分析内容,加强预算分析对业务信息的钻取能力,提炼分析观点和提出重点改进措施,加强对业务决策的支持。预算管理需要分析实际结果和预算之间的差异,在ERP系统中,设置功能详细的预算分析模块,实现对预算执行情况和预算调整情况的分析,通过与上一年度预算数据比较分析、趋势分析,同时还可对比同期数据、标杆行业、内部排名分析,实现从多维度剖析预算执行情况。

    7.完善ERP系统中预算考核体系,提高预算管理的有效性。完善预算考核管理办法,梳理考核内容,从预算的编制质量、执行偏差情况和预算日常管理工作的规范性、定期分析的及时性与全面性等角度,对各责任单元预算管理工作进行考核,以促进各预算单位提高预算报送和执行的效率和质量;根据战略规划和年度经营目标进行预算考核和经营绩效考核,合理地确定预算考核所占的比重;同时,在ERP系统中设立预算考核模块,与人力资源模块对接,把预算考核结果与薪资等绩效奖惩管理紧密结合,实现预算成果的有效运用。

    8.建立预算管理组织与沟通机制,培养和储备具备经验丰富的预算管理人员。设立全面预算管理委员会和预算管理办公室,明确主要职责和工作程序;打破传统的预算管理思想,建立从核算型向管理型、价值型转变的财务工作理念,认识、了解和掌握如ERP等现代管理方法。

    ERP系统和全面预算管理的融合,达到了资源共享、信息整合的集成效应,整合企业资源最优化利用,成本预算更加精细化管理,提高企业的预算管理水平。实现预算管理真正成为落实企业发展战略的有效工具,使预算管理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充分发挥集团“一体化”运营优势,推进企业由粗放外延到精细化管理的转变,为企业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钟文琼.基于全面预算管理的ERP模式探究——以A公司为例[J].金融经济,2015,14:136-137.

    [2]狄亚秋.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方法改进[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08:19.

    [3]温兆文.全面预算管理[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

    [4]高璐.TK公司基于作业成本法的成本预算管理体系构建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6.

    作者简介:周亦馨(1994.11- ),女,籍貫:河南郑州,悉尼大学商学院商学会计硕士,研究方向:会计学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6 17:1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