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艺术类大学计算机多元化混合教学改革 |
范文 | 陈曈 林捷 朱志慧
摘? 要: 以艺术类大学计算机课程为例,从在线雨课堂平台、课程内容改革、项目驱动、计算思维等四个方面,实施多元化混合教学改革,改善了教学效果、提高了学生的上课积极性和课程实用性。 关键词: 艺术类大学; 计算机课程; 雨课堂; 混合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34? ? ? ?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1006-8228(2021)02-68-03 Abstract: Taking the computer courses in art universities as an example, the diversified blended teaching reform with the feature of online "Rain Classroom" platform, curriculum content reform, project driven and computational thinking is put into effect.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reform has improved the teaching effect, students' enthusiasm in class and curriculum practicality. Key words: art universities; computer course; Rain Classroom; blended teaching reform 0 引言 在大学生涯中,通识课程对大学生的素质培养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大学计算机作为各高校的通识课程,在培养大学生特别是非计算机专业的大学生的信息素养和计算机应用能力上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旧有的大学计算机课程内容设置和上课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今需求,更无法满足具有特色性的艺术类大学的计算机课程的教学需求。 1 艺术类大学计算机课程现状 艺术类大学计算机课程,除了综合性大学在计算机课程中存在的诸如“当前教学内容不能满足时代发展需求,课程内容亟需改善”等问题外,还有以下几点问题。 其一,普遍存在文化课基础薄弱,知识结构单一。相比综合类大学的学生,艺术类大学的学生更容易视“专业课”为“唯一”[1]。 其二,普遍存在“少喜”理论课,“多喜”表演课的现象。究其原因,艺术类学生语言和肢体表达能力较强,而抽象思维能力较弱。创作表演类活动能很好地展示他们优秀的一面。 其三,普遍存在缩减、挤占文化课时间的现象。音乐学院一年一度的艺术实践周,届时会全校停课来举行艺术类表演活动。此外,平时允许学生以参赛、演出、排练甚至是听专业课讲座的名义请假(常常是系部提出请公假)。这些行为,都可以让学生对文化课的重视和文化素养的提高雪上加霜。大学计算机课程,无疑是最容易受到打击的一类课程。 2 多元化混合教学改革 在当下掀起的“大数据”热潮中,艺术类大学需要多元混合式教学改革。混合式教学改革要依托网络资源、借助数据思维,做线上和线下教学整合。这是一项需要交叉多种教学模式的改革,需要漫长的教学实践来递进式地加入各种教学方法,是系列性教改。 2.1 雨课堂做在线平台 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徐晓飞在《中国大学教学》[2]中提到:以2015年9月为时间结点,约有400多万人次共参与了我国近140门计算机类MOOC。线上教学或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已经成为国内大学教学改革的流行方式。这样,课程形式逐渐由以教师讲授为中心的形式过渡到以学生讨论、老师引导为中心的形式。 在教改的实現环节,针对大部分艺术类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薄弱的情况,缓解不同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层次差距大、课程进度安排不能完全统一等问题,利用雨课堂实现线上线下结合的课堂混合式教学。雨课堂是清华大学为推进混合式教学,清华大学在线教育办公室组织研发,文理工一线教师全程参与的智慧教学工具。选用雨课堂智慧教学工具,是因为它的灵活性,比如: 临时参与听课的学生也能马上加入到课程中;学生通过微信公众号就能上课而不需要下载特定APP,有效解决了部分学生手机不够好或者抵触手机装太多APP的不良情绪;现场教学可边教边添加新的内容到在线课程中(因为雨课堂用的是PPT的授课模式,所以其内容添加可做到类似于课堂上的一个教学环节,能非常自然、和谐地完成教师所需要的课程任务);有专门的技术群,可在线实时提出功能需求,清华大学雨课堂技术部的工作人员都会尽快帮助解决。本课程改革方式一经推出,得到学生纷纷点赞,学生认为上课效果明显提高,希望以后的课程都能以这种形式教学。 2.2 课程内容做调整 根据艺术生特点以及学分调整等实际情况,课程内容逐年做调整。通过考试反馈、学生课程调研、新生摸底测验等,浙江音乐学院的大学计算机课程从旧有的以上办公软件为主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做逐年内容调整,直到2019年调整成适合音乐学院学生的最终版本。具体内容可借鉴表1。 2.3 课程案例做驱动 所谓项目驱动,也就是任务驱动或者案例驱动,把课堂知识融入到课程案例中,每解决一个实际问题就安排一个案例教学[3]。融入案例式教学的课程,特别是计算机类理工科课程,更适用于逻辑思维能力偏弱的艺术类学生,能更好地帮助他们理解课堂知识。案例化教学在辅助课堂上机实操的环节上,去除了无趣和枯燥感,提高了同学们对计算机课程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改善了教学效果。此外,案例化教学也可以让课堂理论知识分阶段传授,让学生学习课程的难度“降维”,使他们在更加轻松愉快的过程中体验课堂教学,学习计算机知识。 通过案例化教学,使学生的课程学习方式由被动接受式过渡成主动探索式,从而提高了学习效果。这在实际的应用中(实际的课堂教学上),得到了很好的证明。比如Audition音频处理课程,可根据任务要求,可通过网上主动寻找自己喜欢的声音素材,录制个性化的个人专属声音等来完成音频剪辑任务。这一过程,需要学生发动想象力、对美的感知力以及所有的人文素养去搜罗信息和素材;自我录制声音更加有仪式感,能让学生在更好完成课程任务的同时,将课程思政、人文理念等都融入进去。由此,不仅是考量学生对于技能的掌握情况,不是学生单纯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而是要求他们有着对作品“美”的一种呈现,这就需要学生对任务本身至少有一个源动力和一个兴趣点,而这一案例化教学本身也恰恰让学生有了这样的源动力和兴趣点。 2.4 计算思维做提升 培养“计算思维”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解决现实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陈国良院士在《中国大学教学》中为“计算思维”下了定义——通过转化、约简等一系列手段,把一个看似困难的问题重新阐释成一个我们能解决的问题[4]。当下,“计算思维”已被认为是当代大学生需要具备的基本素养,同时“计算思维”也被认为是未来全民都需要具备的基本素养[5]。2010年7月,国内首批“985工程”高校北大、清华、浙大、复旦、上交、南大、中科大、哈工大和西安交大九所高校,即C9高校联盟发布计算机基础教学发展战略联合声明。解读该声明可以看出,计算机基础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而其核心任务就是培养计算思维能力[6-7]。2015年,教育部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委会提出: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将成为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基本任务和要求。 教育部高校计算机教指委提出的计算机基础教学能力目标,其中有两个方面,一是对计算机的认知能力,二是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能力。对计算机的认知能力对应着计算思维包含的“计算环境”要点;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应着计算思维包含的“求解问题的能力”要点。因此,作为通识课程,大学计算机应该针对各类学校和专业的计算机应用需求提升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 我们需思考如何提升计算思维,站在这个角度重新整理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使得课堂教学活动更符合艺术类院校学生的特质和需求,帮助他们未来能更好地解决工作、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课程内容的改革和项目驱动式的课堂授课方式,都是能提升计算思维能力的有效载体。张顺利等人在题名为《计算思维导向的离散数学混合教学模式研究》的文章[8]中提到:以计算思维为导向,开展线上、线下结合的混合式课堂教学模式,能将学生逐步引入深度学习。除此,更借用美国教育部的分析结果证明混合式教学法是最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这些不仅证实了本次教改所采取的混合式教学方法的有效性,也验证了通过这些教学方式可以使提升计算思维的教学目标完美落地。 3 总结 艺术类大学计算机课程的多元化混合教学改革,通过多种教学手段融合的混合式教学方法,做雨课堂在线平台、课程内容调整、课程案例驱动、计算思维提升等一系列的教学改革。利用雨课堂等智慧教学工具优化教学资源和结构;依据艺术类大学专业实际情况和学生需求调整课程内容,提高学生上课积极性和课程实用性;依托“項目驱动”的授课形制来对课程难度“降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改善教学效果;以提升计算思维为授课目标和导向,使学生通过大学计算机课程的学习,能更好地解决现实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这些做法,希望能为艺术类大学,甚至普通大学的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改革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孙莹.关于天津音乐学院《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探讨[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6:44 [2] 徐晓飞,傅育熙,李廉,张龙,韩飞.关于我国计算机教育MOOC发展的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15.11:6-10 [3] 陈明兵.艺术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明日风尚,2017.17:47 [4] 陈国良,董荣胜.计算思维与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J].中国大学教学,2011.1:7-11 [5] 于宁,戴红,安继芳,常子冠.基于计算思维能力培养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计算机时代,2017.9:72-74 [6] 王欢,夏良.以计算思维为导向的大学计算机课程联动教学[J].计算机教育,2016.2:138-141 [7] 何钦铭,陆汉权,冯博琴.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核心任务是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九校联盟(C9)计算机基础教学发展战略联合声明》解读[J].中国大学教学,2010.9:5-9 [8] 张顺利,黄文芝.计算思维导向的离散数学混合教学模式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9.3:39-43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