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浅析陇西县发展壮大中药材产业对脱贫攻坚的推动作用 |
范文 | 杜占宏 摘? ?要:近年来,陇西县抢抓国家大健康产业、中医药事业、实施“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和甘肃省全力加快陇药产业升级、推进绿色生态产业发展崛起的有利机遇,紧紧围绕打造“中国药都”和创建“绿色道地”品牌的目标定位,致力建设“丝路重镇李氏源、千年药乡养生地”,取得了一定成效。 关键词:陇西县;中药材;脱贫攻坚;推动作用 文章编号: 1005-2690(2020)06-0096-01? ? ? ?中图分类号: F326.12? ? ? ?文献标志码: A 陇西县中药材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2.33万 hm2,占全县总耕地面积的21.1%,种植面积居全国县区之首。经普查,陇西县种植的中药材品种有310种,大宗种植品种有黄芪、党参、黄芩、红花、板兰根等36种。2019年,陇西县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2.35万 hm2,预计总产量15.8萬t,产值达20.7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 980元,将贫困面下降到0.89%,实现全县脱贫目标。 1? ?完善带贫机制,建立产业发展模式 针对有中药材种植意愿但劳力不足的贫困户,探索建立了“六个十”产业扶贫基地,引导24家龙头企业(合作社),整合资金717万元作为配股资金,撬动企业资金2 450万元,按照“公司+贫困户+基地”的运行模式,通过土地流转建立中药材生产基地20个共572 hm2,其中,建立种子种苗繁育核心基地10个共132 hm2,辐射全县建立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基地0.33万hm2;建立标准化种植基地10个共440 hm2,辐射全县建立中药材标准化种植基地1.6万hm2。百宝药业在柯寨镇张家湾村建立66.67 hm2中药材标准化种植基地,采挖期间,每天投入机械4台、人工25人左右,人工工资支出3 000元/d(每人120元/d),前后一个月时间,支出人工工资超过10万元。 2? ?强化政府引导,实现合作共赢 为确保药农增收、药企增效,陇西县及时研究出台相关政策,建立龙头企业备案和“以奖代补”协调制度,按照“五统一”模式(即统一物资发放、统一技术指导、统一田间管理、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组织回收)运行,积极协调千金、百宝、普尔康等33家龙头企业,12月底前按高于市场价5%的价格进行收购,并协调药企与乡(镇)政府、贫困户签订中药材收购协议,促使三方建立稳定的利益连接机制。 3? ?覆盖产业保险,保障药农收益 建立健全农业保险防范产业发展风险机制,完善政府补贴与保险公司风险保障机制,通过广泛宣传引导药农积极参加中药材产值保险,切实扩大中药材保险覆盖面,保障药农收益。2020年陇西县在开展党参、黄芪等大宗中药材品种产值保险的基础上,积极争取将柴胡、黄芩、款冬花等品种纳入保险范围,把政策性保险和精准扶贫紧密结合,通过实行财政保费补贴,实现了建档立卡贫困户应保尽保目标。2020年,党参、黄芪2个品种纳入省级补贴品种参保,柴胡、黄芩、红花、款冬花4个品种纳入“一县一(多)品”保险品种参保。陇西县中药材综合产量实现3连增,创历史新高,但部分区域的个别品种因灾造成减产,县农业农村局将及时准确提供测产信息,督促协调保险公司按标准理赔,保障药农最低收益。 4? ?建立药源基地,带动药农增收 依托中药材产业发展项目,扶持甘肃绿能农科、普尔康药业、百宝药业、陇红药业等4家龙头企业,通过流转土地、订单种植,分品种(黄芪、黄芩)采用露头栽培、高起垄直播等集成栽培技术,建立标准化种植基地4个共140 hm2,并为各基地投放多光谱太阳能杀虫灯85台、粘虫黄板1.2万张,开展虫害物理防治。依托特色产业标准化提升专项资金扶持中药材高标准种植基地项目,通过“以奖代补”的方式,鼓励引导龙头企业建立标准化药源基地,与农户结成稳定的产销合作关系,带动药农增收,共投入补贴资金184.32万元,扶持31家龙头企业(合作社),结合区域道地药材产区优势,采取“企业+合作社+贫困户+基地”、“订单式”生产、“三跟三走”等模式,以黄芪、黄芩、党参、柴胡、款冬花、红花、板蓝根、丹皮、太子参等品种为主,建成31个中药材标准化种植药源基地768 hm2。同时,大力扶持一方制药、普尔康等中药材加工企业开展中药材精深加工,有力带动陇西县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 5? ?强化宣传推介,提升产业知名度 全力打造节会品牌,2008—2015年连续成功举办8届“中国·定西中医药产业发展大会”,2017年在成功举办甘肃省中医药产业博览会的基础上,高标准、高规格承办了两届中国(甘肃)国家级中医药产业博览会,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深化开放合作,在学术交流、招商引资、标准发布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丰硕成果,为中医药产业创新发展搭建了良好平台,有力扩大和提升了中医药产业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成为继“兰洽会”、敦煌“文博会”之后甘肃的又一张对外宣传名片。 第一,成为了展示“道地陇药”品牌形象及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新升级的重要名片。连续多年的推介,极大地提升了陇西中医药在全国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为打造“中国药都”奠定了良好基础。 第二,成为了精准招商项目引进落地、促进陇药产业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引擎。先后引进入驻国药集团、广药集团、天津天士力等知名中医药加工企业27家,2018年园区实现产值23亿元,上缴税金1.3亿元。企业将充分发挥在产业、科技、文化等方面的优势,实现和项目建设企业共进步、同受益,为推动陇药产业转型升级作出重大贡献。 第三,成为了对接中医药产业人才、促进人才引进、聚集多元培养的平台。不断健全完善中医药产业人才引进、培养、流动、使用、激励等机制,培养造就了一大批育苗、种植、贮藏、加工、营销、研发、生产等中医药全产业链人才队伍,为中医药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