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牛羊规模养殖场的疫病防控措施 |
范文 | 库热班·图尔荪+热孜万古力·艾孜孜+麦热姆萨·托合提 摘要:对牛羊规模养殖场的疫病防控策略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牛羊规模养殖场;疫病;防控策略 中图分类号:S858.23;S858.2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6)06-0034-01 随着当前养殖业的不断发展,牛羊养殖逐步向规模化发展,如何更好地防控各种疫病就成为养殖户关注的首要问题。本文对牛羊规模养殖场的疫病防控策略进行了介绍,供参考。 1 引进先进防疫设备,创建安全生产环境 1.1 处理粪污设施 牛羊的粪污中含有大量有害物质,如果没有及时处理,将会滋生细菌,提升疫病暴发的几率。养殖户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完善粪污处理设施。一是建设牛羊圈舍时,应设置雨污分离设施[1],保障在养殖过程中雨水和粪污完全分离,降低牛羊生长过程的环境污染;二是建立配套的化粪池、死畜病畜尸体无公害处理池、干粪堆积发酵池等粪污处理设施。 1.2 病畜隔离、治疗设备 在养殖场中建设配套的病畜隔离及治疗设施,及时治疗发病的牛羊并进行隔离,防止与其他动物之间的交叉感染。隔离室在经过严格的消毒杀菌后,还可用来观察新引进的动物。 1.3 养殖场消毒设备 消毒杀菌是牛羊养殖场日常重要工作,在养殖过程中,养殖户应从以下两方面建设消毒设施。①在养殖场的入口建设消毒池,严格控制进入养殖场的车辆、人员,并对其进行消毒。在养殖区域设紫外线、喷雾消毒室,对进出养殖区域的人员、物品进行消毒杀菌,防止外源性病原微生物引起疫病。②定期对养殖区域食槽、地面、墙壁等环境进行消毒,创建安全的生产环境。 2 规范养殖场免疫程序,确保防疫操作的科学性 2.1 制定免疫操作程序 养殖户要根据区域自然环境,了解牛羊疫病多发类型,并准确掌握牛羊生理特征和免疫特征,制定出规范的免疫操作程序。确定有效、科学的疫苗接种时间,保障疫苗能够及时保护动物,充分发挥疫苗作用。 2.2 重视疫苗注射 疫苗的质量直接关系着疫病防治的有效性,在开始给牛羊接种前,养殖人员应仔细检查疫苗,查看疫苗的包装,了解疫苗的不良反应和药效,确保包装没有破损,瓶塞没有裂缝,且疫苗性状、颜色正常,无异物和杂质后才可以使用。注射时,应先对牛羊的注射部位进行消毒,一般使用碘酒,再用乙醇脱碘后方可注射,每注射完一头应及时更换针头,避免交叉感染。 2.3 建立动物免疫档案 完成动物防疫注射之后,应及时登记疫苗编号、名称、类型、规格、疫苗生产日期、生产厂家、有效期等,同时必须核对技术员、饲养员,通过建立动物免疫档案等方式,防止出现重复注射疫苗的情况,动态检测免疫效果。此外,使用疫苗时,需避免太阳光直射或高温,经过稀释后的疫苗应当天使用,缩短疫苗使用时间。当使用完针头等器具后,应及时对其进行消毒清洗,确保器具的无菌性。 3 完善牛羊引种程序,提升法律意识 3.1 完善牛羊引种程序 当养殖场需要到其他区域引进种羊或种牛时,应按照相关法律程序,先到区域动物卫生检疫机构与县动物卫生监督所申请引种审批,办理完手续后,才能够引进无疫病种畜。 3.2 隔离与报检观察 引进种畜后,养殖户应及时到区域动物卫生检疫机构进行报检与检疫。一般来说,新种畜必须隔离观察15 d以上,在确认其健康后,才能与其他动物一起饲养,在最大程度上降低疫病风险。 3.3 选择种源场与时间 养殖户应尽量选择同一家养殖场或者有名气的场引进种畜,防止出现从多场引进种畜而发生疫病的情况。此外,应尽量避开冬季或夏季,引进种畜时间可选择在春季或秋季,减少动物运输途中的应激。 4 小结 综上所述,为进一步扩大牛羊养殖场规模,应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规范免疫操作程序,尽量避免牛羊疫病带来的经济损失。 参考文献: [1] 曹 勇,王桂花,朱 宝,等.新常态下动物疫病防控工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中国动物检疫,2015(12):45-48.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