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力的合成”教学设计
范文

    张修文 陈文鑫

    摘 要:《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提出“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教育理念,所以“力的合成”的课堂也应该让学生经历从生活走向物理的认知过程,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培养他们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去分析和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力的合成;平行四边形定则;科学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7)3-0064-5

    1 教材分析

    “力的合成”选自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第三章第四节,从教材的作用和地位来看,本节内容是力的图示、三种常见力和一些重要力学定律的应用。力的合成所遵循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是解决力学问题的基础和工具,是高中物理的基石。新《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对本部分的要求是通过实验,理解力的合成,用力的合成分析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2 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已掌握了力的三要素、力的图示等物理知识,以及有关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几何知识。该阶段的学生归因兴趣较强,乐于探索物理世界的奥秘。而高一年级学生的几何知识迁移能力较差,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也较为薄弱。

    3 教学目标

    3.1 知识与技能

    (1)认识等效替代的物理思想,知道分力、合力、共点力的概念;

    (2)掌握平行四边形定则,会用作图法、计算法求两个共点力的合力;

    (3)知道合力随两分力夹角的变化情况,掌握合力的变化范围。

    3.2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合力与分力概念的建立过程,体会一种物理思想——等效替代;

    (2)经历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二力合成规律的实验探究,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3.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力的合成方法的科学探究,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科学探究中与人合作、交流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4 教学重难点

    重点:等效替代的思想、平行四边形定则。

    难点:平行四边形定则及其应用。

    5 教学资源

    橡皮筋、细绳套、弹簧测力计、圆规、尺子、实物投影仪、多媒体课件。

    6 教学过程

    (如表1所示)

    该教学设计和课堂实施在重庆市物理课堂教学大赛中获得了大赛评委和在场听课教师的一致赞扬,并获得了大赛的一等奖。

    参考文献:

    [1]夏雪梅.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观察[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

    [2]钟俊敏.将探究性學习落实在课堂教学中[J].物理教学探讨,2012,30(3):30-33.

    (栏目编辑 邓 磊)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2:5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