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郭谷兮 |
释义 | 郭谷兮郭谷兮1929—湖南省长沙市人。1948年高中毕业。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政大学汉口总校、湖南分校、河南分校教员、主任教员等职。1955年考入西安外国语学院俄罗斯语言文学系。1960年毕业后被分配到武汉大学外文系。1961年调湖南师范大学外文系,后转中文系。任湖南师范大学语言学副教授,兼湖南省语言理论研究会会长。先后为本科生讲授过现代俄语、现代汉语、语言学概论等课程,为研究生、青年教师进修班讲授过英汉比较语法、普通语言学、语义学、现代语言学、符号学、语言学史等课程。他的研究侧重在语言理论方面,有专著11部,也发表了一些语法方面的论文,如《虚词漫语》、《构词法面面观》、《成语拆换规律初探》等。他的研究最大的特色是用普通语言学理论指导语法的研究,且采用比较的方法。《世界几种语言的特点》一书,从普通语言学的角度,运用历时与共时的对比研究方法,围绕语言、词汇、语法3个方面,介绍了汉、英、法、俄、日等7种语言的特点。既简明扼要,又说明问题。《语言学教程》博采众长,多有己见,融教学与科研心得于一炉,具有时代性、科学性和师范性三大特点,并提出一些新的术语。胡裕树、胡明杨分别撰文,评价甚高。《成语拆换规律初探》一文,一反中外学者把成语分为 “陈述式”“支配式”等或 “名词性”“动词性”等或 “主谓关系”“动宾关系”等的各种表层结构分类法,而着眼于深层结构 (语义结构),把成语分成 “组合性”“综合性”和 “溶合性”三大类,并进而探讨出成语可拆换的九条基本规律,从根本上摒弃了过去对成语可拆换性的各种游离解说。在语法学理论上,他认为: “当语言的语法事实和语法学家所描写的不一致时,往往是语法学家错了。” “中国不存在传统语法,严格科学意义的汉语语法学也远未建立。现在公之于世的汉语语法学著述,只能算是学校的汉语语法学。” |
随便看 |
|
汉语词典收录604837条汉语词条,可根据汉字查询相应的词语释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翻译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