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在活动中做真探究
范文

    张心悦 康建波 张丽萍

    摘 要:科学探究是物理学的本质特征之一,让学生在亲历探究中自主完成知识建构、掌握研究方法是物理教学的核心诉求。基于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中科学探究的理念,以“闭合电路欧姆定律”为素材,通过创设真情境、激发真问题、践行真实验、归纳真结论等环节设计了以活动为抓手、在活动中做真探究的教学案例。

    关键词:活动;科学探究;核心素养;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9)2-0013-3

    当前物理教学中普遍呈现“重形式、轻实质”的假探究现象,形式化的过程与固定化的内容 [1]使得探究徒有形式而缺少真实的设计思想、探究思路。科学探究是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要素,在活动的基础上展开探究,真做探究,做真探究,使科学探究成为常态化、科学化的学习手段。

    科学探究一般涵盖:提出问题、猜想假设、设计实验、收集数据、分析论证、得出结论、交流评估七个要素。本文的科学探究乃是基于素材、学情和诉求对上述七要素的采集与组合。案例以“闭合电路欧姆定律”[2]为素材,以活动为抓手,通过营造真实情境、发现真实问题、开展真实实验、得出真实规律等过程,使探究落地课堂。

    1 创设真情境

    学生想要自主获取物理知识,需以一定的感性认识为基础,这种感性认识可以来源于实际生活体验,也可以是物理实验提供的事实[3]。思路见图1。

    1.1 巧用土豆激真趣

    (1)设计理念

    首先明晰闭合电路概念,而引入闭合电路需对电源进行介绍,借助水果电池原理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选择土豆电池,营造真实的教学氛围,为学生的主动探究创造条件。)

    (2)设计方案

    演示封闭盒子伸出两根金属片与液晶屏用导线相连构成回路,观察液晶屏状态改变,猜盒中是什么。(活跃思维,演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直观感知操作,加深学生对电源作用的理解。)

    取出盒中物体,竟然是土豆。(物理课堂生活化,生活素材引发学生的认同感,激发好奇心和探究欲。)

    由土豆电池引出电池这个上位概念,分析电池构造,以此为模型讲解闭合电路及内、外电路概念。(借助形象载体传授概念性知识,促进物理观念的建构,培养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1.2 解剖电池查究竟

    (1)设计理念

    课堂解剖干电池,直观感知其构造,体现出课堂探究“真”之所在,明确电池两极间的电压与三部分材质相关。

    (2)设计方案

    讨论干电池标注1.5 V代表什么?实际剥开干电池,展示电池构造。类比土豆电池,土豆汁液充当电解液,两个金属片分别充当正负极。三部分的材质不同,电池两极间的电压则会产生差异。(利用干电池进行演示,学生可以直观、准确地了解电池构造。)

    2 激发真问题

    猜想是依据已有知识对新内容形成的预判,而冲突化猜想则是在教师专门设计的特殊情境中形成的,意在暴露学生的前认知,激发认知冲突,从而发现问题。思路见图2。

    2.1 组内测量引猜想

    (1)设计理念

    大力倡导合作探究式学习,课堂中给学生提供交流的机会,依据测量结果与原有认知进行猜想,预设矛盾点。

    (2)設计方案

    每组甲、乙两个盒子内有不同电池,测盒子电压大小。(学生亲自操作,增强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自主实验得出结果,有助于推进探究活动的开展。)

    实验显示乙盒电压高于甲盒电压。在此基础上分别与额定电压为1.5 V的灯泡串联,学生猜想哪个灯泡更亮。(制造矛盾点,以打破前概念的手段为实现知识顺应、重建知识结构奠定基础。)

    2.2 实验验证起冲突

    (1)设计理念

    学生实验后有所发现,萌发科学问题,进行科学探究,在实验探究中渗透学科核心素养。

    (2)设计方案

    连接电路,观察两组灯泡的亮度,请代表向大家分享小组实验结果。(基于矛盾点设计实验,使教学符合学习心理,便于提出科学探究问题。)

    出现认知冲突,教师引导,提出问题:排除外电路故障,这是否反映闭合电路内部的某一规律?(科学探究中教师起到辅助与引导作用,基于现象提出科学问题,进一步推动科学探究的形成,促进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

    3 践行真实验

    物理规律的建立包含着极富个性的创造性思维,科学探究过程也不应缺失学生创造性的设计与创新性的实践。思路见图3。

    3.1 分组合作设方案[4]

    (1)设计理念

    学习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和具体方法,培养学生制定探究计划的能力。

    (2)设计方案

    引导学生设计可测量内电路的电池,力争使每组都能形成科学合理的设计思路。(教师引导将科学探究活动细化为连续的小任务逐一破解,指导全体学生设计出可行方案,让学生体验成就感。)

    小组代表介绍设计思路,师生合作落实,亲自动手制作果汁电池。(小组交流相互启发,增强交流与合作的意愿与能力。)

    3.2 果汁实验见创新

    (1)设计理念

    创新并简化实验器材,学生亲历实验,突出科学探究中的实验探究,培养实验技能。

    (2)设计方案

    在小组设计的基础上总结并提示:果汁充当电解液,金属片具有探针作用,用来探测内电路,当电压传感器连接在探针两端时,示数即为内电压。掌握测量内电压的方法后,学生自主探究内、外电压之间的规律[5]。(发挥教师积极引导、科学指导、优化过程和系统控制的作用,保证学生成为探究主体。)

    4 归纳真结论

    动手操作将设计变为实践,分析归纳并揭示规律;其次,学习知识的目的在于运用,即用所学知识来说明现象,分析和解决问题。思路见图4。

    4.1 亲历操作归结论

    (1)设计理念

    学生掌握了该阶段的探究方法,经由具体实验操作来获取证据、对数据进行分析论证,最终归纳出探究结论。

    (2)设计方案

    分别测量出闭合电路中的内、外电压,以改变外接电阻值的方式多次测量,处理数据归纳内、外电压之间的规律。(挖掘规律本质,学生体验探究过程,获得探究成就感。)

    明确电源电动势的定义及特点。引领学生由欧姆定律进行推导,得出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数学表达式及具体内容。(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感性认识演变为理性概念和规律,完成认识上的第一次飞跃,形成科学探究习惯,提升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测量中若出现电压传感器示数为负值的现象,将两表笔互换再进行测量。利用电压传感器研究电动势与电势降落的关系,得出结论:在过程中电势两次降落之和与两次跃升之和相等,就等于电源电动势,再次验证结论。明晰电池内部能量转化的关系。

    4.2 灵活运用解疑难

    (1)设计理念

    矛盾点回顾,促进学生理解定律内容,体会科学探究的严谨性,促进良好探究习惯的养成,助力核心素养的培养。

    (2)设计方案

    打开甲、乙两盒,说明矛盾原因。(明晰规律本质,学生思考并解释,锻炼学生准确表述和反思探究过程与结果的能力。)

    课外探究:搜集废旧电池回收利用情况的相关资料,在组间进行成果的展示、交流。

    参考文献:

    [1]方红霞.高中物理科学探究教学的现状及其对策[J].教学与管理,2015(11):72-74.

    [2]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物理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 选修3-1[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60-62.

    [3]闫金铎,郭玉英.中学物理教学概论(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33-53.

    [4]李莉.实现生态化物理教学 显化科学思维方法[J].物理教学探讨,2017,35(4):64-68.

    [5]賴佳颖.“电源电动势和内阻、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教学优化[J]. 物理教学,2015(6):17-20.

    (栏目编辑 赵保钢)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5 7:3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