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克服花生连作障碍的综合治理措施 |
范文 | 敖礼林 余增钢 饶卫华 花生连作,其产量会随着年数的增加而逐年下降,许多地方难以做到不连作,因此克服连作障碍非常重要。 一、连作的危害 花生连作障碍随着年限的增加而加重。花生连作,青枯病、菌核病、根结线虫病等土传病害会逐年加重;蚜虫、红蜘蛛等地上部虫害由于基数的不断增加,发生程度逐年加重。花生连作后,很多重要的营养元素缺乏,对其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有较大影响。花生连作1年,产量下降15%~20%;连作2年,产量下降20%~30%;连作3年以上,产量将下降40%~60%。花生连作,植株残体、病原物、根系分泌的酸性物质等逐年在土壤中累积,抑制和影响放线菌等有益微生物的生长及繁殖,导致土壤退化、酸化,降低保肥、保水和供肥、供水能力,产量不断下降。花生连作,土壤中的磷、钾、硼、锰、锌等元素随着连作年数的增加而减少。花生连作,土壤中的碱性磷酸酶、蔗糖酶、脲酶等水解酶的活性随着连作年数的增加而不断下降。碱性磷酸酶能水解磷酸,将磷酸根转化为植株可吸收利用的形态。蔗糖酶可将土壤中的碳水化合物转化成植株可直接利用的状态。脲酶能加快尿素的分解利用,若其活性降低,尿素的分解利用会受影响,即使增加用量,花生植株也不会生长得很好。 二、综合治理措施 1. 深翻改土 冬闲时,用大马力拖拉机对花生地块进行深翻,将上层土翻下、较深层的土翻于地表,利用风、雪、冰、霜、雨、阳光加速土壤的熟化,直接或间接消灭部分病虫和杂草,有利于改善土壤团粒结构,提高土壤的保肥、保水和供水、供肥能力。红(黄)壤酸性花生地块,深翻地时每亩撒施生石灰50~60千克,可改良土壤,降低土壤酸度,同时有补充钙元素、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和增产的功效。深翻改土的花生地,病虫草害减少20%~30%,可增产10%~15%。 2. 重视有机肥的施用 现在不少农户过度依赖使用化肥,特别是化学氮肥来提高花生产量,这样会加重连作障碍的发生,使土壤状态不断恶化,必须改变。花生地施用适量腐熟猪牛粪等农家肥,不但增加土壤肥力、改良土壤结构,更重要的是能提高土壤中有益微生物数量和活性,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繁殖,极大增强土壤的抗逆能力。花生翻耕整地前,每亩撒施1 500~2 000千克腐熟猪牛粪等,然后翻耙整畦。施用有机肥的花生连作地比施用化肥的连作地减产60%~80%。花生地每亩施用8~10千克EM菌肥(微生物肥),土传病害减少30%~40%,土壤中的有效磷分解量提高80%~88%、有效钾提高22%。化学氮肥撒施利用率为25%~40%,沟(穴)施利用率为50%~60%,施用微生物肥后,会固定部分空气中和施入土壤中的氮,能减少50%的氮肥用量。 3. 有限轮作和轮作 花生收获后,如无法避免连作,可实行有限轮作,利用冬闲这段时间种植肥田萝卜、红花草、大白菜等,开春后翻压做肥料,对改变土壤微生物状态有很好的作用,能增加土壤肥力、改良土壤,极大延缓连作障碍的发生。 有条件的地方最好实行轮作,花生优先与水稻、玉米等禾本科作物轮作,其次与西瓜、烟草、油菜等轮作,这样能控制或杜绝连作障碍的发生。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主要轮作方式:春花生—晚稻—甘薯、春花生—中稻—萝卜(冬季蔬菜)、冬小麦—春花生—冬小麦—大白菜等蔬菜、油菜—花生—黑麦草、早稻—秋花生—冬季蔬菜、冬小麦—花生—冬休耕等。北方地区主要轮作方式:冬小麦—花生—春玉米、春花生—冬小麦—夏玉米、冬小麦—夏花生—冬小麦—夏玉米等。 4. 覆膜栽培 花生地块表面用地膜覆盖,可保温、保湿,促进土壤有益微生物繁殖及土壤理化性状的改善,对连作地块土壤中的有害微生物有较好的抑制作用。覆膜花生地块土壤中微生物总数比不覆膜的增加32%~38%,特别是放线菌增加61%~88%、磷细菌增加30%~33%、氨化细菌增加9%~11%、钾细菌增加60%。 此外,有的花生品种相对抗连作障碍,应慎重选用。雨水多的时候或土壤含水量高的花生地,要高度重视开沟排水和降湿等工作,以减轻连作障碍的发生。 (作者联系地址:敖礼林 江西省奉新县畜牧水产局 邮编:330700;余增钢 饶卫华 江西省奉新县农业局 郵编:330700)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