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基于“合村并居”政策的村庄规划研究
范文

    张卓然 刘福智

    

    

    

    摘要 随着科技与经济的发展,城乡矛盾逐渐增大,新的时代新的背景,对乡村振兴建设有了新的要求,合村并居成为乡村振兴的主要措施之一。以莱西市水集街道的珠海路社区和梅花山社区的村庄规划为例,研究新时代合村并居的建设模式,希望为后续的乡村规划提供经验和模板。

    关键词 合村并居;乡村振兴;珠海路社区;梅花山社区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economy,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is gradually increasing. In the new era and new background, there are new requirements for rural revitalization construction, and the village combination has become one of the main measures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Taking the village planning of Zhuhai Road Community and Meihuashan Community in Shuiji Street of Laixi City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studies the construction mode of village combination in the new era, hoping to provide experience and template for the follow-up rural planning.

    Key words Village combination;Rural revitalization;Zhuhai Road Community;Meihuashan Community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随着国家城镇化、工业化的推进,农村地区的经济生活、精神文化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均落后于城市地区。《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提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主要措施有统筹“三生”空间,强化全域国土空间用途管控;有序推进合村并居,实现建设用地减量;加强土地整治和生态修复,优化国土空间;以土地流转和建设指标腾挪,助推产业发展;完善道路交通、公共服务和市政基础设施;建立安全有效的防灾减灾体系;塑造新时代乡村风貌宜居社区。城市与乡村的关系从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转化为城乡融合,“四化”同步到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从农业现代化到农业农村现代化[1];以及土地财政制度和公共服务制度进行改革。

    近些年来,山东省在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推动合村并居的建设[2-3]。合村并居,即将几个相邻的自然村进行整合,合并成为一个新的农村社区的工程,但是合村并居并不是简单地将几个自然村进行合并,必须充分考虑各个自然村的具体情况,包括现有自然村的人口数量、规模大小、经济发展情况、地理位置、生活习惯、生产方式以及原有的风俗习惯等因素。各农村地区在充分考虑以上众多因素的基础上,以当地村庄中的居民为主体进行合村并居社区建设[4]。这是一个对传统农村聚居形式的诱发性改革的过程,合村只是手段,并居才是目的,单合村并不能产生规模效应[5]。通过并居,区域内人口密度增加,现代社会的一些便利才能进入农村居民家庭和日常生活。对村民来说,改变聚居形态,前期会不适应,但是改变若是朝着更好的方向,更便利的生活设施、更低的生活成本、更优良的生活环境,自然也能得到支持[6]。

    30年前,以党支部为领导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确立形成了农村改革的“莱西经验”。30年后,乡村振兴成为国家战略,为了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莱西市启动了乡村振兴六大示范平台,推进合村并居社区建设。梅花山社区、珠海路社区作为先驱队伍,探究新时代合村并居的建设策略和方法,为后续村庄合村并居建设提供模板。

    1 合村并居建设前期分析

    1.1 社区区位分析

    梅花山社区、珠海路社区属于山东省莱西市水集街道办事处,水集街道位于莱西市中心城区,是中共莱西市委、市政府所在地。水集街道是全国综合开发千强镇,全国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先进乡镇,全国社区服务先进单位,经济发展在青岛市位于前列。

    梅花山社区属于独立型城市边缘社区,距离莱西市城区5.5 km,距离水集街道办事处8.3 km。沈海高速(G15)和荣潍高速(S16)东西向穿越。珠海路社区属于交融型城市边缘区社区,距离水集街道办事处3.0 km,距离莱西市汽车总站约2.3 km。

    梅花山社区的具体规划范围从南至G309南侧,北至斜岚村界,西至产芝水库,东至X091县道,总面积1.78 km2。珠海路社区规划范围由南至S393省道,北至G309国道,东至广州路西至大沽河,总面积1.141 km2。

    1.2 社区现状特征分析

    梅花山社区人口部分外迁,外来人口超过本地人口;主导产业以农业为主,靠近主城区区域有一定的非农业转变;南部工业发展较快;城乡二元景观并置,以乡村景观为主,用地逐渐向外扩展,城市空间逐步开始小规模锲入,城乡矛盾还不明显[7]。

    珠海路社区外来人口大量涌入,总人口增加;部分本地原居民转化成市民[8];第一产业很低,工业、第三产业及土地收益成为主要经济来源;城乡二元景观并置,以城市景观为主;外部扩展与内部变动同时发生,其中向外扩展明显,城市用地大量锲入,城乡用地交错扩展,空间关系处于变化与形成中,城乡矛盾逐渐显现与增大[9]。

    1.3 村莊撤并计划

    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中将村庄划分为4种类型,分别是城郊融合型、集聚提升型、特色保护型和搬迁拆并型。在进行合村并居的过程中,研究提升村域土地承载力的差别化治理路径,根据区域资源约束和村庄发展定位,从村镇体系、人口规划、产业发展、土地利用、公共设施、文化与景观风貌保护、治理对策等村庄规划的核心内容,来确定村庄分类。

    根据在编的《莱西市村庄布局概念规划》确定梅花山社区的大疃村、东爻子埠村、凤台埠村、西爻子埠村、斜岚村、于家岭村为搬迁撤并类村庄,后车兰泊村为一般存续类村庄,封家泊村为特色保护类村庄,前车兰泊村为集聚提升类村庄。中心村是封家泊村。村庄撤并计划是大疃村、东爻子埠村、凤台埠村、西爻子埠村、斜岚村、于家岭村搬迁撤并至封家泊村。村庄建设形式以合院、多层为主。

    珠海路社区中,白玉庄村、后于村、前于村、汪家疃村、展格庄村均为城郊融合类村庄,汪家瞳村是中心村。村庄撤并计划为村庄均就地改造,村庄建设形式为多层、高层。

    1.4 社区定位

    梅花山社区交通便利,靠近产芝水库,自然风光好,在此基础上,将梅花山社区定位为主城区北部田园综合体社区。以原有的田园生活带入休闲旅居的新模式,补足休闲产业配套设施,促进消费升级。将梅花山社区打造成为现代生态农业与休闲旅游观光业相结合的田园美、乡村美、生活美的宜居社区。社区建设方面,以抓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以发展社区服务为龙头,以方便群众生活、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为宗旨,进一步整合社区规模,健全管理体制,完善工作机制,强化服务保障,逐步提升社区服务水平与农民居住质量。产业发展方面,发展现代化生态农业,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做好与莱西主城区北部工业区的产业互补互助关系,发挥汽车营销产业优势。依托产芝水库生态环境好的优势,大力发展观光旅游业。生态保护方面,坚持生态优先原则,严格按照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的主体功能定位,严格执行青岛市生态保护红线技术要求。

    珠海路社区东靠城区,地理位置优越,西靠大沽河,水源充沛,在此基础上将珠海路社区定位为大沽河沿岸新型城市社区。社区村庄均位于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应按照城市总体规划对现有村庄按照城市居住小区标准就近安置。在安置区周边结合城市功能预留社区经济发展用地,保证社区集体经济可持续发展。产业发展方面,积极扶持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重点发展三产(商业、商务、商贸等)和无污染的二产(高新技术、科技研发类),工业向园区集中、零散农户向合作社集中、集体经济向规模经营集中,建设与莱西主城区相匹配的沽河沿岸城市功能组团。生态保护方面,坚持生态优先原则,严格按照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的主体功能定位,严格执行青岛市生态保护红线技术要求。

    2 合村并居建设具体做法

    2.1 人口预测 以村庄为基本单元进行乡村人口规模预测,计算公式为:社区乡村人口=社区乡村现状人口×[1+自然增长率+机械增长率]×n式中,n为年数。自然增长率是通过参考统计年鉴的乡村人口同时考虑受二胎政策影响乡村人口构成,进行分析比较确定乡村人口的综合增长率将达到10‰。

    机械增长率是指流动人口会因村庄经济发展的趋势而大幅变动,就目前城乡发展阶段而言,人口流动充满不确定性。通过人口调查,现状二产发展较好的村庄对外来人口具有吸引的作用,以一产为主的村庄,人口流失较为严重。因此,人口预测根据村庄产业发展情况赋予不同的机械增长率,约3‰。

    梅花山社区和珠海路社区现状人口分别是7 563人和7 456人,通过上述公式计算,预测至规划期末梅花山社区总人口为9 300人,珠海路社区总人口为9 168人。

    2.2 村庄用地规模预测

    村庄用地规模预测依据《山东省村庄规划编制导则(试行)》中村庄居民点建设用地控制指标计算。

    梅花山社区采用的村庄居民点建设用地规模控制指标为其他村庄(平原地区),人均建设用地≤100㎡/人,总建设用地规模为93 km2,宅基地面积62 km2。珠海路社区采用的村庄居民点建设用地规模控制指标为城郊村庄(平原地区),人均建设用地≤90㎡/人,珠海路山社区总建设用地规模为82.512 km2,宅基地面积50.730 km2。

    2.3 统筹“三生”空间

    生活空间是以农村居民点为主体,为农民和游客提供生活以及旅游服务的国土空间。梅花山社区的生活空间优化策略是“空间整合,设施优化”。按照村庄布局规划,对现有村庄进行整合,提升公共服务设施的数量和质量,提高村民的归属感,打造舒适、宜居的生活空间[10]。珠海路社区生活空间的优化策略是“就地整合,设施完善”。按照村庄布局规划,对现有村庄就地进行城镇化改造,对社区管理、养老、文体、教育、商业、生产服务设施进行系统配置,做好重大基础设施控制线,更好地为村民生活提供良好的设施基础(图1~6)。

    生产空间是指以农业生产为主体功能,承担农产品生产功能的国土空间,包括永久基本农田和一般农田用地。两个社区的生产空间优化策略为“要素集聚,圈层递减”。在保障永久基本农田不变的前提下,不断调整社区土地结构,整治、整理现有的零散地块,扩大有效种植面积,通过现代化的耕种技术,改善农村土壤质量,提高土地的产量,提升农村农业生产效率。打造以“精品农业种植观光园”为特色,集都市农业、青旅民宿、生态文旅休闲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把葡萄采摘、生态文化旅游作为主导产业的同时,大力发展农耕体验营地这一特色产业(图7~8)。

    生态空间是指以落实大沽河保护控制线及国土三调中具有自然属性的,以提供生态服务或生态产品为主体功能的国土空间。生态空间优化策略是“生态优先,格局重构”。提升农民的生态保护意识,重构农村生态及产业结构,打造良好的农村生态宜居环境(图9~10)。

    2.4 建筑用地指标核算

    有序推进合村并居,实现建设用地减量。村庄住宅用地整治,因地制宜地对搬迁之后的村庄用地进行复垦或还绿,增加乡村生产生态空间。对道路用地进行修整。工矿用地整治,关停采矿区、生态修复。因地制宜地发展林业种植、果品种植、观光休闲农业。农用地整治,实现耕地的集中连片,提高土地規模化利用水平[11]。

    建设用地指标核算后,梅花山社区农村住宅用地减量29.58 hm2,减量化24.19%;相较2020国土规划减量139.23 hm2,减量化60%。城乡建设用地减量41.70 hm2,减量化12.33%;相较于2020国土规划减量4.11 hm2,减量化1.09%。其他建设用地相较国土规划减量42.98 hm2,减量化67.3%。

    珠海路社区农村住宅用地减量17.16 hm2,减量化17.21%。城乡建设用地减量10.37 hm2,减量化0.82%。其他建设用地减量63.74 hm2,减量化98.65%。重新对现有各类用地进行整合与规划,得到综合规划图(图11~12)。

    2.5 功能布局规划

    梅花山社区全面实现土地流转,积极发展高效种植农业。合村并居加强与市区联系,促进产业发展。以产芝水库为核心,打造集科技示范、旅游观光、科普教育、休闲娱乐、文化体验等多元化发展为一体的生态文旅产业。规划形成“一轴、一带、两心、三组团、四片区”的功能布局。“一轴”是梅花山社区南北向乡村发展轴。“一带”是沿梅花山社区西侧的大沽河生态景观带。“两心”是指封家泊主中心和前后车兰泊次中心。“三组团”是后车兰泊居住组团、前车兰泊居住组团、封家泊居住组团。“四片区”是社区北部的农业产业区、中部的精品果蔬产业区和南部的工业产业两片区(图13)。

    珠海路社区规划形成“一轴、两心、两带、四片区、多组团”的功能布局。“一轴”是珠海路社区东西向城市发展轴。“两心”是汪家疃主中心和后于庄、展格庄次中心。“两带”是沿珠海路社區西侧的大沽河生态景观带和社区东侧的城市风貌景观带。“四片区”是指社区北部的新型城市住区、中部的商贸住区和商业住区和南部的城市住区。“多组团”是指社区汪家疃主中心居住组团、后于庄、展格庄次中心居住组团、前于庄居住组团、白玉庄居住组团(图14)。

    3 规划后续实施措施

    3.1 统一协调合作

    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决策部署,坚持规划引领,充分组织相关部门实施好村庄规划编制成果,多部门联动,齐抓共管,发挥职能作用互相协作,推进合村并居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3.2 建立健全机制

    以村庄规划编制为契机,完善村庄规划管理机制,明确相关法律法规,出台乡村规划建设管理办法及相应实施细则。强化属地管理,建立健全村庄规划建设管理办法,明确各级管理机构、人员的工作内容和管理流程。大力推进村庄违法占地、违法建房整治行动,严控违法建设行为,遏制违法建设的不良风气的产生。

    3.3 加强队伍建设

    推进相关机构体系的改革,加强乡镇规划建设管理机构以及人才队伍建设,补充城乡规划、建筑学、园林景观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充实基层规划建设管理力量,并对相关管理人员、技术人员进行政策、法规的普及和技术培训,规范村庄规划建设管理流程,提高农房建设工程质量标准,提升村庄规划建设管理水平。

    3.4 积极宣传引导

    相关建设部门及乡镇人民政府、村支两委加大宣传力度,国家积极宣传乡村振兴和合村并居的美好前景。充分利用信息平台、宣传栏、横幅、广播等多种方式进行宣传教育,加强村庄意识形态管理工作,调动村民主动参与生产生活环境整治,营造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的新农村建设良好氛围[12]。

    4 总结

    乡村空间统筹治理,涉及众多目标约束,具有高度的复杂性,合村并居这一举措,后续还需要融合土地、地理、城乡规划、公共管理、经济学等学科领域的研究方法,以求探索最合适的乡村振兴之路,为后续的乡村发展和合村并居这一规划模式提供经验和建议。

    参考文献

    [1]姚凤民,查梓琰.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农民主体地位问题的思考[J].经济研究参考,2018(13):35-41.

    [2]高灵芝,杨洪斌,王亚南.山东两县合村并居及农村社区建设情况调查[J].中国发展,2011,11(3):53-60.

    [3]朱亚萍.德州地区新农村社区并建情况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4,42(17):5657-5659.

    [4]孙丽雪.城镇化背景下合村并居社区建设:以德州市为例[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28(2):202,224.

    [5]王丙川,龚雪.合村并居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基于山东省潍坊、德州、济宁等地的考察分析[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3):61-65.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7:5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