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环保,我们自己的事 |
范文 | 摘要:节能环保,是关乎我们每一个人自己的大事,更需要我们从自身的每一件事做起。在我们共同欢呼国际社会为全球共同的环保事业做出努力的同时,也同样在催逼着我们自身承载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关键词:环境污染;保护环境 地球孕育了生命,自然资源提供了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而地球资源是有限的,要节约能源,减少污染,对资源取之有道,才能用之不竭,才能维持人类长久的生存和发展。这是一场我们自己保护自己的行动。 2008年4月4日落幕的“曼谷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上,超过160个国家代表共同探讨应对气候变化所带来的挑战,这标志着国际社会对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共同重视程度和一致行动的新起点拉开了帷幕。就在第二天,国际新闻又播放了一条使国际环保人士振奋的消息,英国伦敦市政府10月起将实施一项环保新条例,向耗油量大车辆征收每天50美元的二氧化碳排放费。在我们共同欢呼国际社会为全球共同的环境事业做出努力的同时,也同样在催逼着我们自身承载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不管是我们自己还是地球上任何一个其他的人,污染了环境,所影响的绝不仅仅是一个人或一个地区,影响的是整个地球的人类共同体。就像在一杯清水中滴入几滴污水,整杯水便无法饮用了一样,环境的污染也如此,不仅污染了一个地区,更会扩散蔓延到整个地球! 比如说水,人类的生命之源。“水援助”和“泪水基金”这两家国际性慈善机构发表的最新调查报告指出:目前,全球每天有多达6000名少年儿童因饮用卫生状况恶劣的水而死亡。有专家甚至认为,水污染已成为“世界头号杀手”!由于水污染的扩散性,专家发出了呼吁:为了人类的健康和生存,为了拥有洁净的水环境,保护水资源,刻不容缓!“水的污染问题已经成为目前世界上最为紧迫的卫生危机之一”。 再比如空气,维持生命必须的要素之一,已被废气污染得“面目全非”。英国曾发生过多起工业废气使人中毒甚至死亡的事件。全球三大环境问题,温室效应、酸雨、臭氧层破坏,都是源于气体的污染。全球变暖,冰川融化,改变了极地的生态环境;酸雨腐蚀建筑、文物,污染饮用水;缺少了臭氧层的保护,太阳的紫外线长驱直入,大增皮肤癌患者……我国每年因污染造成的损失已超过360亿元。 残酷的事实提醒我们,减少污染,保护我们共同赖以生存的环境,已是刻不容缓! 污染环境的魔爪已伸向全球,能源的压力也在不断升级。由于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不合理,许多行业生产设备和工艺落后,管理不善,我国能源利用效率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有很大差距,并且有可能进一步加大。 纵观世界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我国没有走“先污染、后治理”的弯路,而是把合理开发和充分利用作为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推行生态农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能源消耗的弹性系数由0.59下降到0.39,累计节约标准煤4.7亿吨,节能工作也取得明显成效。 但是,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有清醒地认识到,目前我国能源利用效率只有32%左右,比国际先进水平平均低10%以上。每消耗一吨标准煤所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只有发达国家的二分之一到四分之一。由此也可看出,我国节约能源的潜力是巨大的。所以李鹏在《中国的能源政策》中说:“把节约(能源)放在优先地位。” 节能——环保,是关乎我们每一个人自己的事,更需要我们从自身的每一件事做起。 国外一个小学生的环保日记写得好:“哥哥得知开赛车会排放有毒废气,就想出了弥补的方法--每人每年额外种20棵树。” 或许他清楚知道,一亩树林每天能吸收67千克二氧化碳(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并释放49千克氧气;一个月可吸收二氧化硫(导致酸雨的主要气体)4千克;一年可吸收灰尘22吨至60吨;每年除提供1立方米木材外,还可提供许多工业原料、燃料、饲料、油料…… 这是一个小学生的环保感悟和实际行动,然而,他更应该成为我们全人类的共同心声和一致行动。应该是这样的。 作者简介:周巷妤(1992,5-),女,广西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高三学生,曾在新加坡欧南中学学习一年,获新加坡欧南中学年度“模范学生”奖。该文是作者2008年6月参加第二届“地球小博士”全国地理科技大赛的一项作品,获全国二等奖。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