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大别山地区特色小镇农家乐建筑设计原则研究 |
范文 | 焦爱新 [摘要]本文研究大别山地区农家乐建筑设计原则,主要从人居、自然、社会三方面和农家乐建筑的共生关系来阐述。优美的大别山农家乐建筑设计,应该以人为本、为人所用,应该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应该与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历史文化、地域文化、名人文化融合,应该继承和活化当地社会文化。 [关键词]大别山;农家乐;建筑设计;原则 文章编号:2095-4085(2018)04-0014-02 设计优秀的农家乐建筑与人居需要、自然环境、社会文化息息相关,他们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互调控。大别山地区农家乐建筑的内容和形式直接影响着当地使用人群、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变化以及他们之间的關系,决定着人与自然环境、人与社会发展、人与历史文化、人与地域建筑和谐共生的现实状态和发展走向。优秀的大别山农家乐建筑设计,要充分考虑当地资源环境的合理利用、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一定是个可持续发展的长远的建筑设计大计。 1 大别山农家乐建筑设计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大别山农家乐建筑设计首先必须考虑的问题。任何建筑设计都必须要坚持安全、耐久、适用、经济、美观的原则,建筑设计必须要满足其最本质的功能需求,人类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建筑,避风挡雨、防止外来侵害、休闲娱乐、朋友聚会必不可少,人80%的时间是在建筑室内度过的。人类不断地在进化,社会不断地在进步,对建筑室内设计的要求越来越高,建筑也就有了社会历史文化的烙印,建筑文化特质逐渐凸显,农家乐建筑已经成为了某个地区的象征和重要标志,大别山地区也不例外。建筑设计不再仅仅是物的设计,更重要的是人的设计,为人类服务、为人类所用,千年万载永不变。建筑及其室内外设计强调人机工程学原理,必须满足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建筑的尺度、大小、高低都要结合人的身体特性来进行设计和安排。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是推进农家乐建筑发展的第一动力。农家乐建筑与人的和谐主要考虑宜人原则,适宜人的各种学习、生活、工作、生产需求,置身建筑之中的人要安全、舒适、健康、有趣,还能锻炼人的能力、激发人的情感、磨练人的意志、陶冶人的情操,心旷神怡,悠然自得,充分体现人文关怀,建筑与人和谐共存。 2 大别山农家乐建筑与自然和谐共生 人类不断地在适应自然环境,同时又在改造自然环境,自然环境和人类建筑之间相互依存。坚持可持续发展,对子孙后代负责,必须改变原有损害自然环境和生态环保的错误做法,制止损坏臭氧层、产生酸雨、温室效应等一系列影响自然环境的行为。控制自然资源过度消耗,有效遏制环境污染,实现建筑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至关重要而任重道远。大别山农家乐建筑的产生和发展一直依赖大别山革命老区红色旅游产业的发展,也离不开风景秀丽的大别山自然山水风光和革命老区红色文化资源以及浓郁的历史人文气息。大别山农家乐建筑设计应该遵循“节约资源、适度开发、保护生态”的基本原则,因地制宜,保护自然;坚持充分“利用资源、保护植被、扩大绿化”的基本原则,节能环保,利用自然;同时兼顾“遮阳防晒、防灾减灾、防御侵袭”的基本原则,提高警惕,防御自然。 3 大别山农家乐建筑融入社会 构建和谐社会是中国人民共同追求和奋斗的目标,而构建和谐社会的其中的重要元素无疑是建筑文化,建筑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篇章,这也是中国社会形态的主要导向。正确并能准确反映大别山地区的社会、政治、经济、教育、文化、旅游背景,就必须契合大别山农家乐建筑设计和时代特征。大别山农家乐建筑文化正是大别山旅游文化的重要篇章,是大别山地区社会形态的缩影,是大别山地区政治经济形式的真实反映,也是大别山地区红色文化精神的重要媒介。 3.1 继承大别山地区光荣的革命历史传统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建筑是技术和艺术的完美结合。建筑富有很强的生命力,有其独特的阅历和特征,承载着当地人民多年的美好梦想。大别山老区优秀历史文化、新时代大别山精神和水墨山水画般的美学意境,是大别山人民对其长期生存依赖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最好解读。现如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大别山地区各种现代文化产生了矛盾和摩擦,我们要正确取舍,扬长避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大别山建筑不例外,大别山农家乐建筑更不例外。 3.2 活化大别山地区悠久的特色地域文化 大别山农家乐建筑在这片红色土地上生根发芽,继承光荣革命传统的同时又丰富了特色地域文化。大别山老区人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勤劳朴实、开拓创新的优秀品质,在大别山农家乐建筑文化上得到了升华和发展。朴诚勇毅、不战不休的大别山精神鼓舞人民勇往直前,古朴宁静的大别山乡村风情让人久久回味,内涵丰富的大别山农家乐建筑文化令人无限向往。大别山地区和大别山人民曾经的辉煌影响着大别山农家乐建筑设计的发展,大别山农家乐建筑文化的精髓展示着大别山开放大气的胸怀和朴实无华的唯美。 4 结语 大别山农家乐建筑风格、游乐项目、饮食服务等符合民俗文化的设计,使大别山农家乐建筑风格和乡村环境相协调,吸引了广大的国际国内游客。资源与环境的永续利用是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物质基础,也是乡镇农家乐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命根。 参考文献: [1]张建荣.婺源乡村旅游转型背景下的农家乐建筑设计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11. [2]余炳良.对“农家乐”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2010,(05).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