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环境设计:专业共同体与学科定位
范文

    宋立民

    

    

    

    摘要:环境设计专业共同体是由从事环境设计相关工作、学习、研究人员组成的从业者团体。环境设计专业共同体经历了形成与发展等不同阶段。对专业学科定位的再讨论是凝聚共同体共识,梳理新时期专业发展方向的重要举措。环境设计专业是基于设计学科的“空间设计方向”;它有着设计学科共有的“跨学科基因”;在空间设计层面,环境设计在物理空间和虚拟空间“虚实共在”。当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暴露出空间设计方面诸多问题与隐患,能否利用多学科交叉知识探究原因并协作处理,是环境设计学科与专业共同体面临的又一次考验。

    关键词:环境设计 专业共同体 环境设计学科定位 跨学科 虚实共在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20)06-0098-03

    Abstract: Environmental design community conoists of people come fromenvironmental design field, includes academic researchers and practiang designersEnvironmental design community has already experienced both forming anddevelopment phases. It io vital for understanding the role of environmental design inemphasising the common acknowfedgement of the community, as well as organising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at current status. Environmental deoign is a'opatial designorientation'based on design principle,a'cross-disciplinary gene'is embeddedin it which is also a shared feature in all majors of design principle: environmentaldesign coexists between physical space and virtual space from a spatial designperspective, which illustrates a characteristic of coexistence of virtual and realityCurrently, there are lots of problemo and potential threats of spatial design areexposed by the COVID-19 epidemic Therefore, the coming challenge for bothenvironmental design discipling and profeosion community is to take the advantageof researching with crOoo-discipling knowledge and work cooperatively

    Keywords: Environmental design Profession community Environmental designPrinciple orientation Cross-disciplinary Coexistence of virtual and reality

    一、專业共同体的形成与发展

    社会学社会认同理论认为:当人们采纳了某社群的成员资格来建立自己的社会身份时,自己的属性与该社群内典型成员的属性或会呈现相同关系(Hogg, 2004)。专业共同体是指有着共同或相近专业或学科目标的人员组成的或松散或紧密的团体。一个专业或学科成功的标志是其在理论或实践层面的成就能够激发专业共同体对其的忠诚度与追随;同时,专业的生存与发展也依赖专业共同体全体参与者的不懈努力与投入。1957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室内装饰系成立,标志着环境设计(历史上多次更名,本文统称为环境设计)这一专业领域在学术研究与实践层面得到制度上的确认。“学科化的价值与意义在于为以此志业者提供一个安身立命之所,因此,学科化诉求毋宁说是基于现实境遇而不得不为之的一种话语策略。”可以说:专业的确立,为将环境设计专业当作“安身立命”之所的共同体成员寻找到可以为之托付身心的研究或从业之地。

    (一)专业共同体的形成

    始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的环境设计专业共同体有一个良好开端。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室内装饰系成立的内因是设计学科中的“空间设计方向”需要有相关专业填补空白;外因则是中国当时倾全国之力建设的“十大建筑”需要有美术学与建筑学跨学科人才,解决诸如“中国形象、民族风格”等重大命题。这一时期专业学术的代表人物有奚小彭、罗无逸、徐振鹏、吴劳、崔毅等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教师团体;也有何镇强、黄德龄、张绮曼、张世礼、黄林等学生一辈;更有梁思成、庞薰栗、张仃等对这一专业的发展给予学术支持的建筑界、美术界知名学者,他们组成了环境设计专业共同体初创时期的阵容。以北京人民大会堂、历史博物馆等为代表的设计作品是这一专业共同体完成的第一批重大课题。“这一阶段的设计实践,特别是参加‘十大建筑的建设,对工艺美院和室内设计专业的教育和发展都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十大建筑”本身成为全国建筑与室内装饰竞相模仿的范本,其政治价值和设计价值一举奠定了工艺美院室内设计专业的翘楚地位。在建设项目的过程中,出现了第一批独立于建筑师而进行室内设计工作的室内装饰师,一批具备丰富实践经验的室内设计人才队伍迅速集聚和成长起来,他们之中的很多人后来也成为工艺美院室内设计专业的教师骨干,对学科的继承和发展意义非凡。”

    从1957年至1 976年,环境设计专业共同体参与者大体局限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室内装饰系师生和相关设计师、工作人员群体中,大致在千人左右。其领军人物奚小彭、罗无逸、潘昌侯等人均有美术学与建筑学跨学科背景:奚小彭在庞薰栗推荐下,由杭州国立艺专来到北京工业建筑设计院跟随梁思成、戴念慈和苏联建筑师安德列耶夫学习工作,直至组建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室内装饰系;罗无逸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实用美术系建筑组,毕业后就职北京工业建筑设计院;潘昌侯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建筑工程学系,毕业后任北京建筑设计院建筑师,调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建筑装饰美术系后,主持多项国家重点工程室内设计。这一期间,奚小鹏、罗无逸、王世襄等学者相继发表出版了《公共建筑装饰设计》《建筑装饰概论》《中国古代家具装饰风格》等教材或讲义,在学术研究层面推动着专业学科体系建设不断进步。

    经历了初创阶段的精彩亮相后,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这一专业共同体在十几年时间内经历了沉浮,几近被消失。1958年更名为室内设计系,1963年更名为建筑装饰美术系。频繁更名说明对专业方向的犹豫与探索。文革期间,很少到几近零的社会需求使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室内设计系1965届的部分毕业生被分配到园林绿化队工作,学院也被迫停办数年。

    从1957年到1976年近20年间,环境设计专业学术共同体取得了合法学科位置,在十大建筑社会实践中交出了优异答卷,创造了一段“史诗”级的辉煌,也艰难地度过了文革前后第一个专业“寒冬期”。

    (二)专业共同体的扩大与发展

    一个专业学科的出现、生存与发展,大致基于两个关键:专业定位与社会需求。专业定位是其在整体学科体系中独特且无法被替代的位置,也是专业学科生存的内因;社会需求是专业学科可否发展壮大的外在因素,二者缺一不可。环境设计专业有其独特的专业属性,确立了其在学科建设中的位置;而国家与社会需求在短短20年历史中,曾高举之(1958年前后),也曾贬抑之(文革前后)。

    始于1977年中国恢复高考并伴随国家、社会对设计人才井喷式的需求,环境设计专业共同体迎来了新一轮的大发展时期。本文将1977年至2019年定义为环境设计专业共同体发展时期。这一时期的发展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展开:首先是教育领域。据不完全统计,40余年间,中国开设环境设计专业的大专院校已经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1所增加至近800所,全国每年本科与研究生毕业人数由1977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室内设计专业毕业10人左右,增加至20世纪初的每年毕业近2万人;第二是产业界。据中国建筑装饰协会统计的2005年数据:当年中国有环境设计相关设计、施工企业17500余家,从业人员1300万人,产值近9600亿元;第三是国家层面的学术机构。成立于1989年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在全国有20000多名会员,是中国室内设计界的学术团体之一。2003年10月,另一重要的环境设计学术机构——中国美术家协会环境设计委员会成立。成立当日的新闻稿(《光明日报》2003年10月09日)写道:“环境设计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它涵括了城市建筑設计、园林广场设计、景观艺术、室内设计等许多方面;设计对象涉及自然生态环境与人文社会环境的各个领域,是一个与可持续发展战略有着密切关系的专业。”这一时期的环境设计专业共同体的特点是:人数众多(千万以上)、体系庞杂(教育、学术、产业、商业等)、诉求不一;极尽繁荣,也隐藏危机。

    关于环境设计专业共同体的发展时期的学术研究成果,作者在知网上以“环境设计”和“环境艺术设计”为关键词查找1977年至2019年的学术论文,有近6000篇。其中,1977年至1996年300余篇;1997年至2019年5600余篇,说明了专业共同体对学术研究重视程度的渐进过程。在这些论文中,可以看到众多学者从理论到实践层面对环境设计专业发展提出了诸多富有建设性和前瞻性的探究。如,有学者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将建筑学、风景园林学和城市规划学整合进环境设计学院的举措,提议中国也应扩大环境设计的学科边界,将更多学科交叉融入环境设计学科体系中。在学术研究领域,张绮曼、郑曙旸主编的《室内设计资料集》在这一时期发挥了特殊作用,该书在国内外再版50余次,是设计师人手一册的教科书。张绮曼、郑曙旸也是这一时期环境设计专业共同体的重要学术带头人。

    二、环境设计的定位与基因

    专业共同体从业者的不懈努力是推动专业学科发展的主要因素,反之,专业的学术建树也是专业学科凝聚其共同体的关键。经历了1957年创建专业和1977年至2019年40余年快速发展后,在新世纪伊始,环境设计专业似乎遇到了“中年危机”式的发展瓶颈:现象一,在2002年教育部公布的本科学科目录中,与环境设计密切相关的建筑学、风景园林学晋升至一级学科,环境设计仍为设计学学科下的二级专业。据此,很多院校将原有环境设计专业或系改为“建筑学院”,这一举措事实上分解了环境设计的专业共同体阵营;现象二,一些环境设计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在出国留学申报境外学校读研时,发现欧美学校中竟然没有与中国“环境设计”名称对等的专业,这一现象无疑增加了学生对环境设计专业的质疑;现象三,中国国内每年有几万名本科或专科毕业生从环境设计学科毕业并就业,他们从事的工作每年给国家GDP贡献近万亿元,但这只队伍难以获得与“建筑师”、“工程师”类似或对等的社会认同与晋升阶梯,挫伤了这支队伍的专业信念。诸多现象,使环境设计专业共同体内外产生应对其专业学科定位与核心理念有所厘清和再澄清的要求。

    笔者本科毕业于1987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室内设计系,现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系教师,近30余年一直在环境设计研究与教育领域工作。作为环境设计专业共同体的一员,在教学实践中,我经常被问到环境设计专业的学科定位与发展方向是什么?关于这个问题,我的思考与理解有以下几点。

    (一)基于设计学的“空间专业”

    在历史上,环境设计专业曾数次更名,既说明了学者对专业界定的不懈探究,也说明了为该专业准确定位的复杂性,更有专业研究者希望将之升级为一级学科的诉求,随社会需求寻求合理变化的因素也被叠加其中。其实,每—次更名,都是在探索专业的另一端边界。笔者认为:环境设计的学科属性为设计学科中的“空间设计专业”。也就是说,作为理、工、文相结合,融艺术学、工程学、当代科学技术为一体的设计学科,既需要诸如服装设计、平面设计、界面设计的方向,也需要有空间设计的方向。环境设计无论曾有过多少称谓,它的本质是设计学科负责“空间”设计的一个方向。设计学是环境设计的母体,环境设计成长的养分大多基于设计学;又由于设计学是介于艺术与科学之间的“媒介学科”,环境设计也从建筑学、风景园林学、社会学等学科汲取很多成长养分。

    从宏观的角度审视环境设计:是国家与社会在历史发展的某一阶段(1957年前后、1977年前后),需要有一个对空间(主要是微观空间或称为视觉空间)进行设计的专业存在并运行,这一对微观空间或视觉空间设计的专业,核心存在价值是依托美学、工程学、社会学、生理心理等相关学科知识展开的对“空间”这一特定对象的“精准”设计。社会发展需要这一专业存在,至于是以“室内设计”、“建筑装饰”或“环境设计”名称出现并不是最重要的。

    环境设计能否比对建筑学或风景园林学,由专业晋升为学科?关于学科,学者莫兰(Morin. Edgar)指出:“每一门学科都有自己独立的边界、有学科自建的专业术语、独特的方法以及理论,因此他们都是相对独立的群落。”学科更多地被看作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或类似知识的集合体。托尼·比切(Becher. Tony)认为:“学科包含认知的因素和社群的因素,是学科知识本身决定了学科间有不同的本质与属性、不同的规范与传统。”基于以上,笔者认为,环境设计专业能否发展具备完整、自洽(内在逻辑一致,不合悖论)的自持学术体系,是其能否升级为学科的先决条件。

    (二)跨学科基因:“内跨”与“外跨”、“虚实共在”

    在上世纪四十年代二战期间,美国的“曼哈顿工程”成功应用跨学科战略。十年之后的中国,在“十大工程”国家需求下,美术家、建筑家、设计家运用跨学科知识,成功实践并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创建了室内装饰专业。这一时期的跨学科,既有为了项目顺利开展被迫为之的成分,也有因几位专业共同体领军人才的跨学科背景与经历带来的主动为之的因素,可以说:环境设计专业从诞生起就是个自带跨学科基因的专业,该专业的核心竞争力就是“跨学科解决空间问题的能力”。

    设计学是介于艺术与科学之间的学科,跨学科或多学科交融交互是设计学核心本质与原始特征。环境设计在设计学科中自诩为学科中的“导演”,所以,其更加依赖跨学科,只是,环境设计专业在设计学科中的“导演”是指在设计学科内的“内跨”(工业设计、染织服装、陶瓷、工艺美术、雕塑、绘画、公共艺术等之间的跨学科)。而从设计学科向建筑学、风景园林学、社会学之外的跨学科可以称之为“外跨”。环境设计专业是学科“内跨”与“外跨”的结合体或“共舞者”。

    基于设计学科的环境设计专业还有一个基因:跨物理空间和虚拟空间。设計学科的一个共通理念是将虚拟的设计图纸(平面图、立面图、效果图等)转化为物理世界的真实呈现,无论是工业设计、服装设计、平面设计、工艺美术等大都如此。环境设计专业是聚焦空间设计的专业,是将空间设计的虚拟方案落实为物理空间真实呈现的专业,物理空间设计和虚拟空间设计都是环境设计的专业范围。尤其在当代,基于科学技术最新成果的当代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design),涉及AJ、VR技术的游戏空间场景、电影空间场景、空间沉浸与空间交互体验等都是环境设计的涉及范围与专业延伸。

    (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与环境设计

    环境设计专业在短暂发展史中,曾有二次是快速响应社会需求,利用专业资源服务国家与社会:一次在1957年前后“十大建筑”建设时期;第二次在1977年前后改革开放时期。当前,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全球流行下,环境设计专业“临危受命”,启动环境设计专业跨学科研究的优势以及专业共同体动员模式,应对“疫情下的空间设计革新”这一新课题。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突然而凶猛,从2020年1月到4月,全球确诊人数超过200万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爆发后,有效的防控措施只有传统意义上的居家隔离,说明了两点:一、居家隔离的有效性从侧面证明了近几十年中国和全球居住空间改善的成效;二、除居家外的城市、街区、公共建筑、空间设施等都成为传染病人传人的“不安全区域”,特别是学校、办公、教堂、市场等公共空间或飞机、邮轮、高铁、军舰等现代空间设施。说明了此类建筑或设施在设计之初没有将传染病防控纳入设计选项中,所以造成了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的全线失守。

    如何在现有公共空间建筑与公共空间设施改良设计,以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后新建公共空间建筑与公共空间设施中加入传染病防控的理念与技术,是环境设计专业再一次协同其他学科共同研讨、共同攻坚的新的世纪课题。针对这一课题,作者认为:从宏观层面,人类要重新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出行、交往等生活方式层面有深刻思考与实际调整;在中观层面,城市、社区、建筑、空间设施等人居空间中的设计模式要有相当大的变革。比如,近几十年一直被推崇的开敞式办公,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暴露隐患,回归适当封闭的小空间办公模式,或鼓励基于互联网的居家办公可能是一个被重新激活的思路;在微观层面,建筑或设施的通风与空调系统,以及建筑设备管线系统的改进,直接关系到有着众多封闭或半封闭小空间的住宅、酒店、邮轮、舰艇、监狱、高铁动车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设计的成效。结语

    环境设计专业发端于1957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与设计学科是其诞生母体。从1957年至1977年,环境设计专业共同体大体局限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师生群体之中;1977年至2019年,环境设计专业共同体在社会需求以及多学科、政府、社会资源参与建设下发展壮大,为中国社会与经济建设做出了独特贡献,其学术共同体的学术研究也进入了新阶段。

    关于环境设计专业学科定位。环境设计是设计学科的子专业,是设计学科中研究有关“空间”的专业,这一空间不仅指物理空间,也包括虚拟空间;环境设计专业与设计学科的本质一脉相承,就是“跨学科研究”,包括设计学科内的跨学科(内跨)与在众多其他学科之间的跨学科研究(外跨);环境设计专业的特征在于其研究始终围绕“人”的微观生活层面展开,是基于人类物质、精神生活的跨学科精确研究;环境设计专业与国外的“空间设计专业或学科”对标,同时,其学科与专业体系的开放性与前沿性广泛适应诸多其他学科体系。

    “融广域、筑精微、兼虚实”,是环境设计专业生命力所在。环境设计专业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学科专业,是自有其特定逻辑且一直处于高度开放状态的专业体系。环境设计专业共同体在其60余年形成与发展中,由不足干人发展为千万人级别,这是同时期其他学科专业少有的。“众人拾柴火焰高”,环境设计专业共同体为学科专业的发展曾经贡献了不竭动力与智慧。当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暴露出建筑内外部与设施空间设计诸多问题与隐患,是环境设计学科与专业共同体在新时期面临的又一次大考。基于环境设计专业的学科特征和其跨学科基因,以及共同体成员的众志成城,希望环境设计专业能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这一世纪课题交出成熟的专业答卷。.

    本课题受“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一重点项目《北京延庆区景观评价与环境整体设计问题研究》”资助,项目编号:17YTA003。

    参考文献

    [1]阎光才高等教育研究的学科化:知识建构还是话语策略? [M]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1(04): 62-69+185

    [2]任艺林从建筑装饰到环境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7

    [3]Nicolescu B.Bulletiulntemationalde Recherches et'Etudes Transdisciplinaire[J].1998

    [4]华勒斯坦刘健芝等,译学科(中)知识(中)权力[M]北京:生活(中)读书(中)新知三联书店,1999: 14

    [5]清華大学美术学院中国艺术设计教育发展策略研究课题组中国艺术设计教育发展策略研究[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6]姜秀勤社会认同理论下的高等教育学科发展研究[M]武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705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3:1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