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小学古诗教学中开展情感体验法的研究
范文

    杨重庆

    【摘 要】小学古诗的学习重点应该放在学生对于古诗的整理情感体验上,体会诗人在写作时的心情与诗歌所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因此,小学生在学习时的主要方法是不断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来不断加深对于古诗的情感理解。教师在课堂上所要做的就是让同学们多朗读课文,尽量少讲解的形式展开教学,同时,阅读尽量采取默读的形式,适当的对课堂内容进行拓展,鼓励学生阅读课外书,尊重学生对于阅读内容的不同理解,目的在于使学生能够综合性的提高阅读能力。

    【关键词】小学古诗;情感体验;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2-0124-01

    小学语文教学中,对于古诗的学习是一个重难点,小学古诗词教学的难点在于教师不知道如何去讲授古诗词。对于含有生僻字或者生僻内容或者具有特殊含义的古诗词,教师可以从古诗中较难理解的地方下手讲解,讲授过程较为容易。而对于通俗易懂的古诗词,其内在含义浅显,很容易理解,教师就会觉得没有内容可以讲解,会觉得不知道讲些什么内容,往往带领学生读几遍古诗就结束了,也就使得学生对于古诗的学习提不起兴趣。而由于小学古诗大部分是属于第二类情况,教师出现教学困难这种情况的原因就在于没有能够理解小学古诗教学的目标,因此,不清楚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采用哪种教学方法实施教学也就不足为奇了。一、小学古诗教学目标的解读

    小学语文中教学目标中,对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是有具体要求的,通过学习能够使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能够理解文艺作品中的含义,学会鉴赏文学作品,体会文学作品中的情感。同时,教学目标对于不同年级的学生具有不同的层次要求。低年级学生(一、二年级学生)的培养目标主要是通过学习浅显易懂的文学作品,使学生能够体会文学作品的情感。中年级学生(三、四年级学生)的要求是能够在阅读中领会内容含义,体会作者情感。对于高年级学生(五、六年级学生)则主要是把握作品内涵,体会作者情感,能够受到文学作品的启发,培养积极健康的心态。在这几个阶段中,我们可以看出,小学语文中对于学生的阅读能力的要求主要是使学生能够对文学作品有很好的情感体验。那么,为什么小学语文阅读这么注重学生对于作品的情感体验呢?首先,文学作品是抒发作者情感的一个载体,作者创作文学作品的目的就是表达内心情感,因此,对于作品的学习实际上主要是学习作品中体现的内涵,而并不在于字词的学习。古诗中诗人通常采用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的表现手段,通过描写景物来表达情感。学生通过体会情感使得诗词中的人物与情景逐渐浮现在脑海中,培养学生对于古诗文学作品的感悟能力。二、教学原则与方法

    小学阶段的古诗学习主要以体验情感为主,那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采取什么样的教学原则呢?

    1.阅读朗诵为主的原则。

    阅读是学习古诗的重要途径之一,小学阶段的学生通常年龄较小,形象思维是他们的主要思维方式,对于形象直观的元素具有敏感性,通过阅读这种感官教学形式,学生能够直接体会作者表达的内在情感,直观地感受到作品的情感色彩。因此,阅读是体验古诗情感的最佳手段。学生在阅读时不仅可以出声阅读的形式,同时也可以默读的形式,既需要阅读课内文学作品,同时也要广泛涉猎阅读课文的古诗。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需要注意的是以下几点。

    (1)学生自主朗诵为主,教师讲解为辅。

    学生的阅读应当以自主阅读为主,教师应当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用来阅读,使学生能够通过阅读体验情感,领会古诗中的内涵。通过阅读能够使学生从对于字面意思的理解深化为内容的理解,通过进一步阅读使学生能够体会的作者写作背景写作目的,最终升华为体会到作者的内心情感。通过体会作者内心感受,又能够促进学生反过来进一步阅读体会,促进阅读的效果。只有在体会到了情感的基础上的阅读才是阅读本身真正的意义所在。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讲解为辅,这并不是意味着否定教师在课堂上的作用,相反,教师在课堂上应当引导学生学习,帮助学生体会古诗中的情感,而对于古诗中的具体字词含义,则可以让学生在课下查字典的形式进行自主学习,教师的教学重点在于引导学生,组织学生开展阅读活动。

    (2)重视对于学生对于古诗作品的默读。

    与出声阅读相比较,默读更能够使学生加深对于古诗中的意境和内涵的理解。相比较之下,部分教师注重出声朗读的形式,而忽略默读的重要性。出声朗读的确能够带动课堂的氛围,但是如果课堂上始终是出声朗读的形式就会使学生忽略了对于古诗中情感的体会。默读的形式能够使学生通过字词句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意境,体会文章的韵味。

    (3)尊重学生对于阅读内容的理解。

    阅读是一种读者通过文本了解作者情感的行为,因此,每一个学生通过阅读都会有自己对于文章的理解。教师作为课堂活动的引导者,应当尊重学生对于古诗词的理解,不能把教师的想法强加给学生,使学生的思维受到限制。阅读是学生进行再创造的过程,学生通过阅读能够培养自己的理解能力和阅读能力,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应当做学生学习的引路人,而不是学生学习的思维限制者。

    (4)课堂阅读与课外阅读相结合。

    语文的学习课本上的文章是远远不够的,课本上的古诗只是学生学习的一个具体范例,真正要学好古诗还需要课下不断地积累,这样才能提升对于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提高自身的文学修养。教师可以组织课下的古诗朗诵比赛,或者古诗小游戏等等,使学生提升对于古诗词的阅读兴趣。

    2.整体理解、感知情感的教学原则。

    在古诗学习中,阅读朗诵应当与整体理解、感知情感相结合,这样才能更好地体会到古诗中的意境和诗人的情感。

    (1)拓展教材内容。

    教师在教学中应当不局限于课本知识,对课本知识进行补充,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情感。例如,在讲解李白的诗《静夜思》时,可以拓展延伸出相关表现乡愁的诗歌进行对比,使学生能够理解作者情感的表现方式,可以将《静夜思》与现代诗《乡愁》相对比,通过对比使学生体会到诗人对于家乡思念之情。同时课堂拓展要注意需有一定的限度,不能够碰到什么题材,就引出大量相应的题材,而应当注重对于课本古诗本身的研究,通过与其他作品相比较,紧紧地围绕作者的情感展开教学。

    (2)创设教学情境组织教学。

    古诗中的意象往往比较抽象,小学生又以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在教学时应当采用生动形象的方式创建教学情境。创建教学情境,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的形式,通过声音影像图片等素材来进行教学。同时应当注意多媒体素材作为辅助条件,不应当过分注重多媒体现代技术的形式性,而应当注重学生对于作品的情感感悟。三、总结

    总而言之,小学古诗的学习是以情感体验为主要目的,通过阅读培养学生对于作品的感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養学生的鉴赏能力。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古诗学习的目的,采取合适的方法展开教学,使学生能够得到充分发展,培养对于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参考文献

    [1]程芳. 让古诗文滋养学生的心灵——关于小学古诗文教学的思考与尝试[J]. 湖北教育:教学版, 2008(9):25-26.

    [2]徐华军. 情感:古诗词教学的灵魂——小学古诗词教学片段与赏析[J]. 江西教育, 2006(12):37-38.

    [3]姜翠珍. 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情感培养[J]. 文理导航, 2014(18):40-40.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0 23:3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