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即时配送的发展研究 |
范文 | 杨凯 摘要:即时配送自从出现以来,凭借着配送的及时性、端到端的服务模式,迅速在我国崛起,并拥有很大的用户和交易规模。本文首先对即时配送的内涵和特点进行了分析,然后对即时配送的发展环境和发展现状进行了研究,最后对即时配送的发展前景进行了预测分析。 Abstract: Since the emergence of instant delivery, relying on the timeliness of delivery and end-to-end service model, it has rapidly risen in China, and has a large number of users and transaction scale. This paper first analyzes the connot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instant delivery, then studies the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status of instant delivery, and finally predicts and analyzes the development prospects of instant delivery. 关键词:即时配送;新零售;前景 Key words: instant delivery;new retail;prospects 中图分类号:F259.22? ? ? ? ? ? ? ? ? ? ? ?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 ? ? ? ? ? ? ? ? ? ? 文章编号:1006-4311(2020)10-0283-02 0? 引言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以及“懒人经济”的兴起,加之商家平台和第三方提供跑腿服务,使得即时配送应运而生。[1]即时配送在我国发展已有十年之久,从最初的饿了么成立,开始外卖业务到如今的电商企业、传统快递纷纷上线即时配送业务,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近几年,伴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发展,消费者对于即时配送的需求也在快速增长,即时配送的发展迎来了黄金时期。随着消费需求增长,用户数量增加,即时配送的市场规模也将继续扩大。同时,新零售的出现发展,也让即时配送涉及的品类从外卖到零售各领域纵深扩展,但是即时配送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1? 即时配送的内涵和特点 1.1 即时配送的内涵 即时配送是应O2O而生的物流产物,是用户通过网上平台进行下单,商家在线下将货物在30-60分钟内送达到用户手中的一種新型物流配送方式。[2]即时配送的货物不经过仓储和中转,而是直接端到端的送达服务,强调一定空间范围内的时效性,是深挖现代人生活需求后提供的人性化升级服务。当前的即时配送主要应用于外卖、生鲜商超和C2C配送服务等。 1.2 即时配送的特点 ①端到端服务。即时配送不同于传统快递,即时配送是点到点、人到人的服务,直接从商家到用户手中,没有中间环节。 ②即时性。即时配送的订单大部分都不是提前预定,而是消费者发出订单后要求商家在30-60分钟内送达,对配送要求较高。 ③区域性。即时配送的配送时间要求较短,所以即时配送的配送范围一般都在5公里范围以内。 ④离散型。即时配送的配送对象主要为小型多量的订单,由于订单的多样性和不集中性,所以即时配送具有离散型的特点。 2? 即时配送的发展环境分析 2.1 政治环境 随着即时配送规模在我国的规模逐渐扩大,近几年,国家也积极出台相关政策进行规范,2018年7月,商务部牵头制定《同城物流配送服务规范》,规范即时配送行业的有序竞争。2019年3月1日,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发布《关于推动物流高质量发展 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意见》,推荐物流降本增效等有关工作,营造良好的物流环境,提升物流发展水平,促进经济发展。3月4日在北京召开的关于电子商务绿色包装材料的相关会议,规定了电子商务的包装材料技术、绿色包装、绿色管理,提高电子商务绿色化水平,促进电子商务的市场发展。 2.2 经济环境 我国居民的生活水平,消费水平不断提升,2019年前三季度,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2883元。新零售的迅速发展,促进社会消费品总额不断提升,物流供给端持续增长;商贸物流成本明显下降。另外,互联网电商巨头、传统快递公司也在纷纷布局即时配送市场,竞争激烈。 2.3 社会环境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手机网名规模不断扩大,互联网普及率不断提高,2019年上半年,我国网名数量已经达到了8.47亿;“懒人经济”继续发展,商家平台和第三方服务不断优化,带动着即时配送不断发展;全国的同城配送体系逐渐建立,促进了即时配送的进一步发展。 2.4 技术环境 互联网事业不断发展,在线支付技术日趋成熟,居民的需求,促进即时配送的发展。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在物流行业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会逐渐应用到即时配送领域;人工智能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应用也正在逐渐落地,推动物流行业的不断发展。 3? 即时配送的发展现状 即时配送线上下单购物,并线下实现短时间内收取货物的模式广受消费者喜好,即时配送比线下购物效率更高,更满足懒人经济的需求,所以,即时配送模式从出现以来就一直在以高速度增长。[3] 3.1 即时配送行业现状 即时配送依靠其端到端、及时性的服务,使得商品价值更快实现,消费者获得极好的购物体验,而一二线居民快节奏、高收入、高水平的生活愿意为此种消费买单,即时配送的交易规模、用户规模和市场规模都得到了迅猛的发展。随着外卖、新零售的进一步布局,即时配送的品类不断增多,需求量增加。如图2,根据《2019年即时配送报告》,2019年即时配送的交易规模已经达到了1300亿元,预计2020年将突破1500亿元;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消费水平升级,懒人经济兴起,即时配送的用户规模呈爆发式增长,2019年即时配送用户规模已经为4.21亿人,预计2020年将达到4.8亿人。 即时配送的难度逐渐提升,最开始即时配送主要是餐饮外卖商家的配送,而随着新零售的普及,综合超市、社区便利店、电商等等纷纷参与了进来。通过建立“电商平台—前置仓—即时配送—消费者”的新模式实现生活必需品的即时配送全覆盖,服装类、生鲜品类、药品、大件商品等在即时配送的中的比例增加,对即时配送平台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给配送平台增加了更高的难度。[4] 3.2 即时配送行业的挑战 3.2.1 运力工具的挑战 即时配送的主要运力工具为电动自行车、摩托车、轻便摩托车等交通工具。但是我国各地对电动自行车、摩托车等交通工具的管控规定越来越严格,推出了一系列禁止电动车和摩托车上道的规定,给即时配送的实现造成了极大的影响。部分商家让骑手冒险配送,给骑手增加了巨大的潜在安全隐患。 3.2.2 配送员管理困难 即时配送的快速发展,无论是众包模式还是自建模式,都需要大量的配送人员,而且即时配送服务属于底层物流服务,对于人员的选择没有较高的专业和学历的要求。低门槛的招聘制度也就导致了流动性较高,管理较难。而且众包模式对从业人员没有系统的筛选和培训就上岗工作,缺乏有效的管理和约束。 3.2.3 即时配送领域兼并融合加速 即时配送市场规模巨大,目前仍处于高速增长期,吸引了众多玩家加入。目前主要包括四类:一是外卖起家的老牌即时配送业务平台,如美团、饿了么;二是新兴的高附加值型即时配送平台主要配送生鲜食品、药品配送,如盒马生鲜、叮当快药;三是依托传统快递行业崛起的即时配送企业,如顺丰、中通;四是互联网巨头发展新零售模式,即时配送是基础设施的重要部分,如阿里、京东、苏宁等。目前,随着互联网巨头开始向即时配送平台注资,即时配送领域兼容抱团合作的现象也日益普遍。 4? 即时配送发展前景 4.1 智能化技术推动即时配送发展 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不断普及应用,即时配送的资源配置不断优化,配速效率不斷提高。派单方式发生改变,基于大数据和AI的派单、效率将会更高;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发展、无人前置仓也已经逐渐出现,将在分拣效率上对即时配送有巨大的提升。在用户服务方面,不断更新的优化算法和智能系统将会精准定位用户的需求,为用户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服务。无人配送设备的研发落地也将推进即时配送的发展 4.2 即时配送将实现全场景覆盖 随着电商平台、快递企业以及第三方运力平台纷纷进入即时配送领域,服务范围也在不断的扩大,各大平台通过更加精细、智能和高效的运作方式提高用户体验。即时配送的涉及领域从外卖到商超用品、生鲜蔬菜再到个人物品派送以及代买代送,即时配送平台不断的扩展服务场景满足用户的多元化需求,将实现配送服务的定制化及消费场景的全覆盖。 4.3 即时配送与新零售协同发展 即时配送是新零售的不可缺少的物流环节,新零售也为即时配送带来了新的消费动力。新零售概念的提出,加速了电商企业线上线下的融合速度,新零售注重用户体验,所以对于用户服务形式、服务品质都有较高的要求,对于末端配送的即时配送也就有越来越高的要求;新零售的发展,使得配送服务到家成为普遍需求,对于配送时效的要求越来越高,在竞争激烈的末端配送市场,即时配送的配送标准越来越高,随着前职场模式的大火,也推动了即时配送开始进入“分钟级大战时代”。 参考文献: [1]王艳.即时配送的内涵、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J].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学报,2019,35(5):35-38. [2]王继祥.即时配送能否推动现代物流与供应链体系变革?[J].物流技术与用,2018(10):84-87. [3]陈秀.同城即时配送行业机遇与挑战[N].现代物流报,2019-05-13(A03). [4]杨守德.中国即时物流产业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J].商业经济,2019(3):56-57. [5]王磊.中国即时物流行业发展研究[J].物流科技,2017,40(11):72-75. [6]牛禄青.新零售时代的物流变革[J].互联网经济,2017(7):56-59. [7]马宏.全面解析新零售与新物流[J].物流技术与应用,2018,23(3):92-94. [8]谢美娥.新零售业态下物流配送模式探析[J].现代物流与采购,2019,27(3):40-41.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