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计算机通信网络安全防护体系设计研究 |
范文 | 夏春梅+虞翔 摘要:在计算机网络发展进程中,计算机通信网络技术的应用也逐渐广泛,由于受到相关因素的影响作用,从而导致计算机通信网络在应用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该文则在对计算机通信网络应用特点及其安全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探讨计算机通信网络的安全防护体系设计。 关键词:计算机;通信网络;安全防护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31-0032-02 在科学技术发展进程中,互联网技术也进一步促进了信息传播,其中计算机通信网络技术的应用,还存在一系列弊端,最为显著的则为安全问题,为能够显著提升计算机通信网络安全性,则需要进一步完善计算机通信网络安全防护体系。本文重点分析计算机通信网络安全防护体系设计。 1 计算机通信网络应用特点 1.1 信息传递快捷 计算机通信网络在进行文字、图片以及视频等信息传递过程中,不但内容丰富,同时还能够将不同形式信息進行转化,能够有效对信息化时代发展环境下的信息需求有效满足。 1.2 信息传递量大 数字化信息传递技术是计算机通信信息传递的主要技术,这一技术的应用不必考虑信息量大小问题。同时信息化信息传递技术的信息传递操作简单,成本也比较低,可以借助于网络一次性得到大量信息也没有任何费用问题。互联网数字化信息传递技术这一重要优势,在发展进程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1.3 安全性较高 在计算机技术信息传递过程中,有一特点为开放性。在信息化下,不管是信息安全还是个人隐私保护,均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也能够为信息安全提供一定保障。例如在互联网软件应用中可以设置相应的信息加密技术,就算是专业人士在破解过程中也具有一定难度。另外编程人员所研究出现了各种杀毒软件,更进一步为信息安全提供了保障。计算机通信网络技术在信息传递过程中,具有较大优势,不但速度快、传递快捷,同时成本低、安全性高。 2 计算机通信网络安全隐患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包括两个部分,其中分别是计算机和通信网络,前者实通信网络终端或者说是信源,后者则主要用于进行数据传输及交换,最终相关数据信息将会被保存在计算机的资源共享中。计算机通信网络安全。则也就是采用一定安全技术,基于网络特性为计算机通信网络提供安全保障,防止硬件、操作系统以及相关数据等等受到攻击、破坏以及更改等等,以免非特权用户来窃取服务,为计算机通信网络正常运行提供保障。但是目前计算机网络存在一定安全隐患,主要原因则包括以下几方面: 1)系统自身存在的安全问题 计算机通信网系统设计中,为了能够为广大用户提供使用、开发以及资源共享等服务,因此通常都会留有“后门”或者“窗户”,因此也就导致在计算机通信系统应用过程中,因此自身完善性不够而出现一定安全隐患,其中问题主要包括有:(1)网络开放性,在网络系统设计过程中,具有开发性及广域性特点,这些因素也就加大了系统的保密难度,另外系统中的布线和通信质量等等,也容易导致出现一系列安全问题;(2)软件漏洞,如果在应用中通信协议以及通信软件系统完善性不够,那么也就会出现各种入侵,从而出现安全隐患。同时在系统中如果安全等级鉴别和防护措施不到位,那么则会存在一定的安全漏洞,攻击者也就能够通过这些漏洞进行网络攻击,从而影响用户的信息安全;(3)TCP/IP服务比较脆弱,计算机网络的基础是TCP/IP协议,但是这一协议在设计过程中过于追求实效性,对安全问题不够重视,因此协议本身就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其中在TCP/IP协议的应用服务中,均存在一定的安全问题,比如说FTP服务、电子邮件服务等等,容易被步伐人员所利用。 2)信息传输中的安全问题 在计算机网络信息传输过程中,设计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相应的屏蔽措施不足则会带来相应的网络安全问题。电磁屏蔽措施能够有效预防信息传出过程中的电磁辐射,因此也就能够有效预防信息泄漏。 3)人为所致安全问题 计算机通信网络在应用过程中,如果管理人员及应用人员缺乏一定的安全意识,安全技术应用不到位,那么也就为有目的破坏人员提供了可乘之机,这些人员则可以对网络系统的信息进行恶意窃取、损坏以及更改等等,对网络应用造成较大的安全隐患。 3 计算机通信网络安全防护体系设计 3.1 完善账户安全管理,安装防火墙 用户账号登录时不仅仅要有正确的账号,输入正确的密码,一旦账号信息被攻击的时候,就要加强用户账号的安全,就要设置比较复杂的密码,一旦用户有不同的账号,就要设置不同的账号密码,结合符号和字母以及数字的形式,实现密码的有效性设置,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及时的更换原先的密码。安装防火墙的时候,就要加强网络之间的访问控制,基于外部网络的有效性控制,设置网络的安全权限访问,同时也要优化网络数据包之间的安全性茶树管理,确保网络有着合理的通信,密切的监视网络之间的运行状态,尽可能的做好网络防火墙分包传输技术的有效优化管理[2]。个人使用自己的计算机时,需要做好木马的安全性防御管理,同时也要及时的更新升级杀毒软件,加强杀毒的安全防御。 3.2 更新漏洞软件,创新网络监控技术 更新漏洞软件,进一步创新网络监控技术,就要及时的安装漏洞补丁软件,尽可能地避免更大的安全隐患。扫描漏洞的时候,尽可能的应用漏洞扫描器,做好软件漏洞补丁的下载工作。基于防范技术的应用,就要进一步的完善统计技术的相关规则方法,做好网络计算机系统的有效性监控,同时也要分析系统的攻击行为,尽可能的做好系统代码的有效性编写和分析,实现系统的安全性运行。计算机通信网络安全性问题的有效解决,就要进一步的加大网络安全的投入,积极的培养网络人才,尽可能的积极强化安全意识,不断优化你恶不管理,加强层层防范的立体防御体系,不断完善管理上的防护安全措施。 3.3 加密文件,实现数据的有效存储 加密文件的时候,就要进一步的更新数字签名技术,逐步地完善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尽可能的赋予数据较强的保密性,尽可能的应用数据传输加密技术,避免窃取传输中的数据。线路的加密过程,也要做好端对端的基本加密应用,采取密钥的方法,做好安全性的保護。一旦信息发送之后,有效地传达信息的形式,合理的运用密钥,及时有效的读取数据明文。应用数字签名技术的时候,就要结合群签名的方法,降低电子商务交易的基本成本。 因此,关于计算机通信网络的安全防范,需要全面管理网络的实际工作情况,突出入网前的安全管理,设置网络安全屏障,避免非法用户的非法进入,管理人员更要加强网络用户的安全管理,合理的设置网络账号信息,不断增强用户的安全意识,进一步的完善防火墙的规模化建设,积极的构建网络入侵检测系统。 3.4 加大虚拟网络技术在计算机网络安全中的应用 1) VPN技术在计算机网络安全中的应用 当前的信息建设速度逐渐加快,之前所使用的传统信息管理的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现代化办公的要求,无法有效地对数据和信息进行处理和存储,并且各个部门之间的网络连接也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因此各个工作部门之间的网络无法实现同步。但是虚拟网络中的VPN技术则可以对信息通路的相关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使信息管理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得到保障。另外在电子资源的管理过程中,这种技术也可以通过信息通路来实现对资源的传输,充分的利用专线的形式使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得到保证,最终实现保护网络信息安全的目的。另外VPN技术也可以构建起专门的虚拟网络,在信息传递的过程中有效地避免外部冲击,信息和资料可以实现安全传输,信息传递的出错率也会进一步降低,提高相关部门的收益。以VPN技术为基础建立起来的虚拟网络,如图1所示: 2)IPSecVPN技术在计算机网络安全中的应用 这种虚拟技术的应用主要是以IPSec协议为基础和依据,计算机网络系统会接收到具体的IP地址,以此来确保网络环境下数据的传输,而且也具备了很高的保密性。如果进行MD5算法需要以ESP协议作为基础,以此来实现对数据的识别和精准分析。如果是ESP的加密算法,则可以采用AES和3DES加密算法来计算。现在计算机网络的安全维护汇总运营了IPSecVPN技术,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多个PC之间的连接,这种连接不需要网关就可以顺利的发挥安全保护的作用,而且还可以在PC中构建起IPSec对话的相关保护;第二,实现网关之间的安全连接。就一个企业而言,如果企业的不同部门使用公共网络,就可以按照不同的部门设置网关,在此过程中合理的使用VPN隧道技术,再利用IPSec传输数据;第三,网关和PC之间的网络安全保护。可以使用IPSec来确保两者之间的安全连接,另外对AH和ESP进行处理的同时还需要封装外网的IP地址,实现各个站点之间网络的安全保护。IPSec的体系结构如图2所示: 4 结语 基于计算机网络安全信息的控制,需要逐步的完善防御的基本机制,实现安全性的防范控制管理,加强计算机网络安全性的保障,做好全面的安全防范管理。网络信息安全性的方法,就要不断完善相关防范体系,增强用户安全保障,本着安全性的基本原则,加强用户安全意识,尽可能的促进防火墙的规模化建设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谢霞.浅析新课程下高中英语反思性教学的重要性[J].中学英语之友(综合版),2011(8):29-30. [2] 王振婷.试析计算机通信网络的安全与防范对策[J].信息通信,2012(5):140-141. [3] 苏奎,赵祥坤,张哲等.如何解决计算机通信网络安全问题[J].中国新通信,2014(3):84-84. [4] 张馨予.计算机通信网络安全及相关技术探索[J].硅谷,2011(18):186-186. [5] 全燕.试析计算机通信网络安全及防护对策[J].企业技术开发(下半月),2015(10):75-75,77. [6] 刘兴坤,李学奎.计算机通信网络安全与防护措施剖析[J].数字通信世界,2016(4):143-143. [7] 张亮.浅谈计算机通信网络安全及防护对策[J].科学与财富,2015(7):632-632.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