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浅探数字化时代的报业生存
范文

    吴向正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传统报业在数字化时代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就如何克服其自身的劣势,发挥其固有的优势方面进行了详细讨论,并在此基础上就传统报业如何进行数字化嫁接突出重围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数字化时代传统报业挑战

    中图分类号:G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09)02-265-01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世界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突飞猛进,网络媒体异军突起,这给传统报业带来巨大的冲击。

    一、传统报业面临的挑战

    这次冲击首先表现在报纸读者数量的下降上。曾几何时,报纸还被称为“暴利行业”,引得业外资本纷纷以各种方式投入。但中气十足的报纸,并不能阻挡网络媒体前进的脚步。有数据显示,目前在中国,30岁以下人士已不怎么看报,有些年轻人上网娱乐费占到年收入的1/15。未来中国的网民数量每3年左右即可翻番,2007年可达2亿,2010年将超过4亿。“网络原住民”(25岁以下人群)的队伍在壮大,上网者的年龄范围也在扩大。此发展势头表明,报业的危机具有长期性。

    其次,它表现在报纸广告的下滑上。据有关研究机构对国内1000余份报刊的统计,全国报纸广告收入增长放缓:2004年,中国内地报刊广告市场总额为672.84亿元,比2003年增长18.77%,增速低于2002年的37%和2003年的23%。2005年1-5月,全国报刊广告总额增长速度更加明显递减,报纸广告投放居全国前10位的城市,广告同比增长亦明显低于2004年的水平,其中,广州、青岛、深圳均出现了负增长。与之形成对照的是,门户网站的广告收入呈现出高速增长态势。在经历近10年的高速增长之后,报纸的广告收入已无可逆转地开始流失,有人认为2005年是中国传统报业广告收入的一个拐点。二三年来,国内许多报业的广告收入依然呈现增幅下降,或绝对数下降的超势。

    另外,它还表现在报业其他经营收入的下降上。

    二、传统报业有自身的优勢

    面对网络媒体咄咄逼人的压力,传统的报纸会消亡吗?对于这个问题,有的人悲观,而有的人持乐观的态度。也有不少业内人士仍然对报纸的生存满怀深情。有人说报纸不再会有春天,但冬天也会有报纸,生活中一天需要信息,报纸就有存在一天的可能性。报纸不会在这个世界上消失,但可能会面临新一轮“优胜劣汰”。不少报人坚信:报纸的优势是公信力,民众最相信的新闻仍来自报纸。

    面对网络的兴盛,美国报业编辑协会主席、《萨克拉门托蜜蜂报》执行总编辑瑞克·罗德里格斯仍然十分自信:虽然我们的发行量也有所下降,但我们并没有输掉什么。或许我们应该做的是调整我们自己,适应这个时代。在美国,电报、广播、电影诞生之后,人们已经不止一次地宣称“报纸要完蛋了”,但报纸直到今天也没完蛋。

    其实,面对网络媒体的挑战,传统报业从业人员最需要的是一种理性的态度。我们要加强对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的优缺点作深入的研究。传统报业有它的“落后性”:作为工业化社会的产物,传统报业信息社会步履蹒跚。渠道单一,数字化网络媒体则是多媒体的展示;传统报业时出版,数字化网络媒体则是即时传播;传统报业(周、半月、月)更新新闻,数字化网络媒体则以秒更新;传统报业单向传播,数字化网络媒体则是双向互动;传统报业容量受版面限制,数字化网络媒体的内容空间则宽广无际……数字化网络媒体的优势和传统媒体的劣势一目了然。因此,在这种数字化的新形势下,传统报刊媒体应该不断寻求生存和突破的路径。

    然后,传统报业也有它的优势。正是由于互联网等新媒介的出现和发展,我们看到了报纸这种纸上传播的潜在优势:不受时间、空间等的限制,可以方便地阅读浏览。受众既可以在公交车、地铁上阅读信息,也可以在家里或者办公室等地方浏览自己需要的信息;便于携带,易于储存;在内容上,报纸可以进行深度报道,给人们提供一种新闻背后的东西,这是纸质媒介报纸生存和发展的法宝,也是其他媒体不能比拟的地方。同时,深度报道性的新闻内容往往篇幅较长,读者阅读需要一定时间,若在网上阅读可能容易让眼睛产生疲劳。正如,日本学者中马清福在《报业的活路》中所说:在摸索报纸发展之路时,我们发现报纸的优势之一就是电视和网络无法匹敌的“分析力”和“解说性”。另外,人们长期形成的阅读习惯是不容易改变的,这些都是报纸继续发展的潜在动力。

    三、面对挑战传统报业迎难而上

    有识之士指出,传统媒体如果保守不变是死路一条。面对挑战,如果不想坐以待毙,任何传统报业都必须适应数字化生存。传统媒体最急需的是观念和体制及经营机制的深度革命和改革创新。

    传统报业适应数字化生存,需要数字化嫁接。传统媒体与数字化网络媒体嫁接,可以走出目前的困境与徘徊。我们确认报刊是提供信息与传播服务的产业,一旦实现了数字化嫁接,它的前途则会显现光明,因为报刊业所生产的信息与服务可以百分百地转化为数字产品。这样,网络就不再是竞争对手,而是可以“为我所用”的现代化的高科技传播手段,报刊与数字的嫁接等于新的发展契机,也是值得采用的传统传媒在数字时代的生存状态。

    需要不断地进行创新。我们应当正视,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社会生活的急剧变化,正在丰富我们的想象和创新空间,同时也提供着更多的市场机会。报刊的数字化生存与创新将使报刊在“核心平台”上立足,并实现报刊与数字产品等的多元品牌延伸,占领和拓展新的市场。创新的核心平台是什么,就是“以内容提供者作为立身之本,建立强大的数字化信息平台。”

    传统报业适应数字化生存,需要“资源整合”。首先是制度的整合。制度是当今中国尤其是思想文化意识形态领域的最大资源。中国传媒业发展的所有成就事实上都是改革开放带来的,而报刊等传统传媒业所面临的一切问题和困难其实都是体制不开放所引起的。其次,是行业资源的整合。要改变目前传媒经营的格局,打破传媒介质壁垒,将传播形态扩张到多种介质形态的“融通”和“规模”上,以适应数字化时代传媒疆界改变的现实。最后是社会资源的全面整合。报刊等传统传媒产业的发展不但需要媒介自身的行业资源互相嫁接,更需要广泛的社会资源、多渠道的行业资源的深度整合和配置,应在深入的、详尽的可行性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科学、有序的制度安排。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10:0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