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高职学前专业学生数学素养培养的策略 |
范文 | 蒋惠芬 数学素养是人们通过数学教育以及个体自身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所获得的数学知识和数学能力、建立的数学情感、形成的数学观念、数学品质和意识的综合.狭义地说数学素养是指数学思想方法和语言、数学思维品质、数学观念和意识或者说是数学文化中最基本的素养等. 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在幼儿数学教育中,要注重培养幼儿的数学意识、发展幼儿的思维结构以及要将幼儿数学学习与生活紧密联系等.在教学实践中幼儿教师数学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幼儿的数学教育,但学前教育专业属于职业教育范畴,是综合性、实用性很强的特殊专业,具有基础文化素质培养与艺术技能教育双重性特点,本专业女生偏多,学生入学时起点不高,数学基础薄弱、数学理解能力差、缺乏数学兴趣,这些都决定了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数学素养普遍较低.因此,数学课堂中尝试教学实践改革,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数学素养尤为重要.本人在教学实践中作了如下尝试. 一、在情境中增强学生的数感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针对幼儿的自身特点对数学教育活动发展幼儿思维的10个标准,就是对幼儿“数感”方面的启蒙,我们的学生一方面,担任着学前教育阶段培养孩子“数感”的重任,另一方面,这些学生本身害怕数学,在数感方面有明显的缺失,因此,帮助学生弥补丢失的“数感”也成为我们的重任.比如,在数的概念较抽象,学生理解上有困难,可以再现知识的发生过程,让学生了解数系的扩充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让学生在情境和实例、在现实背景下认识数,从而更深刻地把握数概念,建立数感.教学中,还应重视运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元化.比如,在数列的教学过程中,经典的阿凡提与国王下棋的故事,可让学生亲身经历从实际问题中建立数学模型、估计、求解的过程,并与同伴交流,验证解的正确性和合理性.也可提供一些开放的问题,让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得到不同的结论,同学间相互讨论质疑,并对数据和推论的精确性和可靠性进行检验.将数与实际背景联系起来,也能有效提升数感,如,幼儿园将两种大小不同的彩纸折成A、B两种玩具,第一种纸可以折出2个A玩具和1个B玩具,第二种纸可以折出1个A玩具和3个B玩具,现幼儿园需要A、B两种玩具的个数分别为15个和27个,可以用线性规划问题来解决用纸最少问题;再如,大型活动排练节目时,按队形排需要多少人?大概需要多大的场地?商场搞促销,两个方案满50减20或者打6折,就会估算哪种方案更合算?课堂上,我们创造一切机会,让学生感受量化了的世界,遇到问题,会自然有意识地思考问题. 二、在数学史中领悟数学文化 数学史中蕴涵着丰富的数学思想方法、数学文化,它们是数学的灵魂,是学生形成数学能力、提升数学素养的必要条件.张奠宙教授在《数学文化》中指出当数学文化的魅力真正渗入教材、到达课堂、融入教学时,数学就会平易近人,数学教学就会通过文化层面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数学、喜欢数学、热爱数学.因此,在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有计划地介绍数学发展史,引导学生在数学应用中体会数学文化,发展应用意识,比如,极限的思想、祖暅原理等就是一个很好的素材;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向日葵的花盘、菠萝等植物里隐藏的斐波那契数列、乐声与正弦函数、蟋蟀夜鸣中的一次函数、三角函数中的乐曲、无处不在的黄金分割等,让学生在赏析数学美中领悟数学文化,提高文化素养;在师范教材中有一些阅读材料,比如,圆锥曲线中的光学性质及简单的应用、美国国会大厦的抛物线天花板等,充分利用这些材料,让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让学生领悟数学文化,提高实践能力. 三、在与专业联系中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为什么有那么多学生不喜欢数学,经过调查后发现,学前专业学生初中时数学就不好,进校后更注重技能的训练,他们认为以后的工作与生活中用不到数学,甚至認为幼儿园教师只要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即可,所以,学习数学只是为了应付考试,死记硬背一些公式概念和规律、机械训练和模仿解题,使数?П涞每菰镂尬叮踔敛岱车男睦?.蒙台梭利有句名言:“让我听……我随后就会忘记,让我看……我就能记住,让我做……我就能理解.”因此,作为教师首先要时刻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去思考和解决问题,要让学生意识到数学在生活和工作中的应用,把抽象的数学变得生活化,意识到教师的数学素养对孩子的影响有多大.比如,数列的教学中,可以设计幼儿园排节目排队形,计算人数和场地的面积,在学习线性规划时设计制作玩具最少需要的材料,在学习了立体几何等相关知识后,让学生们制作折叠屋、立体书等富有创意、与未来幼教技能相关联的小制作,通过模型的创意制作,从而让学生意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从而把被动的学引入到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索之中. 四、在教学过程中渗透数学思想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表达严谨、准确,结论的正确性需要严谨逻辑的演绎证明,人类理性思维方面的形成离不开数学的核心作用,学生学习阶段所接受的数学训练,领会到的数学思想,时刻都在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句至理名言道出了思想方法的重要性.对于将来的幼儿园教师,担负着培养下一代的重任,他们的数学素养将直接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充分挖掘素材,揭示数学知识中所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使学生在掌握数学知识的基础上经历观察、分析、猜想、归纳等过程,发展数学能力、养成数学地思考和行动的习惯. 五、在探究中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 著名教育家迪斯多斯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唤醒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记忆、开启幽闭的心智、放飞幽禁的情愫.课程标准也强调应力求通过各种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发展他们的创新意识.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教师提出问题创设一种问题情境,通过师生分析探究问题,比如,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教材中例题、习题进行问题变式教学,探究规律,提炼方法,揭示本质.在信息化深入课堂的大背景下,还可以利用计算机让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比如,在研究一些函数的图形和性质时,可以让学生小组合作,利用几何画板画出函数的图像,在改变参数时探究函数的图像和性质,从而获得成功的体验,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创新意识. 数学素养是学习、探究数学并应用数学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个性心理特征和水平,是一个可以终身受益的数学学习的素养,但对学前专业学生数学素养的养成,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