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村干部在土地流转中的作用分析
范文

    王琳琳

    摘 要:土地流转对社会发展和乡村振兴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激发农村土地活力,有助于促进规模经营、农民增收,并带动农业现代化。村干部在土地流转中的作用十分重要,其行为模式对土地流转的成败具有决定性作用。在土地流转的背景下,以村干部的角色定位为切入点,从理论上将村干部的角色进行分类,进而研究其动力机制,旨在促进村干部在土地流转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关键词:土地流转;村干部;角色;动力机制

    文章编号:1004-7026(2019)08-0021-03? ? ? ? ?中国图书分类号:F321.1;D262.3? ? ? ? 文献标志码:A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而土地则是农业、农村、农民3者之间的重要连结点。村干部是村庄事务的“大管家”,是宏观土地流转政策的直接执行者,同时也是农村土地流转的领导实施者和利益关联者,在土地流转中担任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行为不仅影响土地流转政策的实施推进,还涉及到农民土地流转的权益保障。我国农村是典型的“乡缘”社会,村庄内部的农户多有亲缘关系,或是相识多年。在这样典型的熟人社会中,村干部在土地流转的政策推进与执行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土地流转能够使农民的土地权益与自身利益相协调,对于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具有无可比拟的作用[1-2]。因此,研究村干部在土地流转中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土地流转的背景与意义

    1.1? 土地流转的背景

    农民以土地为生,土地是农民的命脉。在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战略不断推进的同时,与二者紧密相关的农村土地问题愈加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历经3次变革,形成了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確立了农村土地所有权归集体,农民拥有承包经营权的多元化农地产权结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带动农业与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方面曾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然而随着现代化事业的发展,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农业与农村发展中的问题开始逐渐显露,分散式的经营方式使得土地生产效率低下,农业发展受缚;大量青壮年农民进城务工,留守农民耕作能力弱,造成大量耕地抛荒;使得农村土地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农业生产机械化难以推行,农业现代化进程阻力加大,不仅农民增收难,农业效益也难以提高,同时国家粮食安全也难以得到保障。因此,农村土地流转是缓解当前发展矛盾、促进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之一。近年来,党和政府颁布了一系列促进土地流转的政策、规章,使得土地流转的地位更加明确、方向和要求更加明晰,同时,土地流转也在法律上更具意义和价值[3]。

    1.2? 土地流转的意义

    1.2.1? 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

    土地流转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直接相关,不想继续从事农业劳动的人将承包经营权流转出去,在此过程中获得进入城市生活的资金积累。伴随着土地流转规模的扩大、进程的加快,促进了农村土地资源的集中配置,有效地降低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成本,有益于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道路的推进。

    1.2.2? 促进规模经营,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我国要建成现代化强国,农业现代化是不可缺少的一步。近年来,我国土地流转坚持明晰所有权、稳定承包权、放活稳定权的“三权分置”政策,从而一步一步达到“土地是用来种的,不是用来囤的”的目的。促进土地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种植大户流转,提升土地利用率与土地生产率,达到规模经营以实现农业机械化运行,逐渐实现农业农村的现代化[4-5]。

    2? 村干部在土地流转中的作用

    村干部在土地流转中的作用至关重要。由于种种原因,村干部在土地流转中的行为模式、参与程度各不相同。按照村干部的行为模式,将村干部划分为“企业家”型村干部、“中间人”型村干部、“利己者”型村干部和“旁观者”型村干部。

    2.1? “企业家”型村干部

    “企业家”型村干部是指道德高尚、敬业创新、具有开拓进取精神的村干部。这类村干部在土地流转中,能够积极响应政策要求,因地制宜地进行土地流转,对外求合作,对内谋发展。他们积极号召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聚集土地进行合作化经营,并对外积极联系企业进行合作。“企业家”型村干部的所作所为是为了村民的利益,为了村庄的发展,这种类型的村干部在村庄享有很高的声望。

    2.2? “中间人”型村干部

    “中间人”型村干部是指充当桥梁纽带作用的村干部。这类村干部能够及时将土地流转政策传达给村民,如果村民希望将土地流转出去,而乡镇政府能够通过招商引资将某些企业引进到村或某些种植大户需要更多的承包土地时,他们会及时充当两者之间的媒介,促进土地流转的完成。

    2.3? “利己者”型村干部

    “利己者”型村干部是指为了自身的利益,在政府与村民之间有截然不同的两副面孔,常常是“人前说一套,背后做一套”。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在政府、企业或村民之间不断变换脸谱,常戴着“面具”,进而达到“利己”的真正目的。在农村这个典型的“熟人社会”中,这类村干部不会全然不顾乡梓情谊而肆意谋利,但也不会为了村民利益与上级发生冲突与对抗,他们往往会在土地流转的过程中会根据自身的利益作出“理性的选择”。

    2.4? “旁观者”型村干部

    “旁观者”型村干部是指在土地流转过程中,既不积极协同乡镇政府招商引资进村,又不积极向村民宣传土地流转政策,对村民间的土地流转等事宜漠不关心,自始自终保持着旁观心态的村干部。

    3? 村干部在土地流转中角色形成的动力机制

    3.1? 外在动力

    3.1.1? 经济利益

    村干部处于上级政府与村民之间的中间层,由于所处的位置特殊,他们能掌握更多的信息,相比村民来说,村干部具有更高的政策敏感度。在土地流转的过程中,村干部能看到土地流转带来的巨大好处,可能会带领村民成立合作社、发展规模经营,不仅自己富起来,同时也让村庄富起来;也可能在驻村企业和村民之间充当中介,进而收取中介费等。他们在土地流转中,可能因为自己的辛勤劳动获得正当收益,也有可能在土地流转中与地方政府或企业相联系,出现寻租行为。

    3.1.2? 政治前途

    村干部在其工作岗位上表现优异,有机会获得职位上的升迁。村干部在土地流转中,如果招商引资工作做得好,带动乡村发展,上级领导对其突出表现有目共睹,那么村干部则有可能被提拔到乡镇政府任职,成为公职人员。村干部的工资、福利待遇等與公务员相比有明显的差距,多数村干部都希望自己能够在仕途上有所发展,所以在土地流转中,多数村干部能够尽职尽责地完成工作。

    3.1.3? 社会关系

    根据需求层次论,每当人们满足了较低层次的需要,就会转向追求较高层次的需要。现阶段的村干部多数都满足了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他们便开始追求更高层次的需要。如果村干部在土地流转中,工作完成非常出色,可能会受到领导及村民的赞誉,而且在此过程中,村干部会接触到上级政府的工作人员、招商引资的企业人员等,这便扩大了村干部的人际交往范围,使得他们能够构建围绕自身的社会关系网络。在我国大部分农村中,村民之间都是沾亲带故的,村庄里是典型的熟人社会,并在不间断的日常交往、生活的基础上,产生出关于村庄内部自己人之间的认同感,村庄内生活的每个人几乎都处于基于这种认同感的纽带之上。村干部们很清楚村庄内部的认同感和村庄外的社会关系,对其日后工作生活的重要性。

    3.2? 内在动力

    3.2.1? 实现自我价值

    自我价值是指个人所具有的功用、作用和被社会承认的程度。村干部在土地流转中准确把握机会,树立明确的发展思路,充分发挥组织协调能力,将土地流转工作做好,这充分体现了村干部的素质、水平与能力。他们在所处的岗位上能够人尽其才,做好本职工作,为村民服务,为社会服务,自我价值在工作中得到实现,努力成果也被大家所承认。

    3.2.2? 自我满足感

    这里所说的自我满足感是指精神层面的自我满足。村干部在土地流转中做的好与坏,不仅仅在于外界的评论,村干部自己心中也有“一杆秤”,他非常清楚的知道,自己关于土地流转的种种作为是否真的是为了村庄的发展,为了村民的利益。一般来说,当村干部的所作所为能够得到村民赞扬、领导欣赏时,其心中就会有一种满足感、自豪感油然而生,这种感觉不是一般的物质激励所能达到的。

    4? 促进村干部在土地流转中更好发挥作用的对策

    4.1? 政府组织专业性的土地流转培训

    由于村干部自身条件的限制,他们在土地流转中可能做不到尽善尽美,这就需要地方政府组织专门的培训去提升村干部的能力。

    首先,上级政府应建立系统、完整的培训机制。由相关部门制定长期的培训计划,使得整个培训在有保障的情况下开展。

    其次,应注重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和时效性。讲授的内容应与本地区土地流转工作紧密相关,注重本地区土地流转工作的实际情况。

    最后,课程设置应考虑村干部的个体因素与实际需求。村干部与在校学生不同,他们的文化程度可能不高,却有很多实际工作经验。在这种情况下,课堂应注重搭建交流平台,让村干部之间广泛交流。

    4.2? 构建关于村干部在土地流转中的考核激励机制

    村干部虽然是由法定选举程序产生的,但他们却是游离于行政干部体制之外的边缘化群体。鉴于村干部的特殊性,为了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完成土地流转工作,必须要有相应的考核激励机制。

    首先,村干部扎根于农村基层,在土地流转中,他们更加辛苦,理应得到与工作付出相匹配的薪资待遇。上级政府应将工作效果与奖金激励挂钩,使村干部的薪资待遇得到提升。

    其次,在重视物质激励的同时,注重精神激励。上级政府可以向土地流转工作完成好的村干部或村委会颁发荣誉证书,这也有助于增加村干部工作的动力。

    最后,应设立土地流转分数,将村干部在土地流转中取得的分数与年终考核挂钩,这样会对村干部的晋升产生影响,村干部自然会重视土地流转工作。

    4.3? 政府制订问责追责机制

    对于村干部在土地流转中的行为,当地政府要做到有功必奖,有过必惩,建立起长效的问责追责机制,不能以时间久远或事件已发生为借口,而采取默认或庇护的态度。村干部在土地流转中的行为直接关乎政策的执行与农民权益,由于土地资源的特殊性,如果土地流转中的问题不能很好地解决,易导致问题的性质发生转变,影响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所以,应建立相应的问责追责机制,将考核激励机制与问责追责机制搭配和衔接,使之权利责任明晰化,规范村干部在土地流转中的行为,推动村干部在土地流转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同时,进一步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

    4.4? 村干部提升自身能力

    村干部是否能将土地流转工作完成好,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就是村干部的自身本领是否过硬。村干部应该认真了解有关土地流转的各项政策,多借鉴土地流转成功案例,切实地提升自身能力,将土地流转工作做好,真正为村民服务,带动村庄发展。

    5? 结束语

    土地流转对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农民增产增收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土地流转中,只有不断加强政策宣传引导,强化监管力度,完善服务体制机制,规范土地流转过程,才能够使土地流转工作取得良好的效果。而在这一系列活动中,村干部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与农村土地距离最近的直接管理者,村干部在土地流转中要明确自己的所承担的角色,使土地流转朝着健康有序的状态发展,维护和保障村民、村庄的利益,促进新农村建设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梁信志.村政组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2]郭正林.中国农村权力结构[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20-57.

    [3]熊培云.一个村庄里的中国[M].北京:新星出版社,2011:352.

    [4]汤玉权.农村土地流转中的乡村责任[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3):11873-11875.

    [5]叶兴庆.现代化后半程的农业变迁与政策调整[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5(1):18-23.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4:2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