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增强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实效性思考
范文

    【摘 要】 本文在阐述高职院校课程定位、剖析教学现状及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增强教学实效性的对策:提高校领导和师生对形势与政策课的认知与重视程度;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创新教学方法等。

    【关键词】 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课程定位;实效性;原因;对策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 号)和中宣部教育部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教社政〔2004〕13 号)精神,[1][2]自各高校开展形势与政策课的教育教学工作以来,成绩显著。但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下,仍然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一、“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定位

    形势与政策课是大学生的一门必修课,是学生接受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要途径,也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干课程之一,它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起着中流砥柱作用,是任何课程都无法替代的。该课程在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习总书记的系列讲话重要思想为指导,结合当前国际国内的发展状况和趋势,联系学生感兴趣的“热点”话题和时事政治,使他们树立正确的形势观和政策观,对党的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有更清醒的认识,从而把握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和潮流,提升大学生科学的判断能力,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事业充满信心和决心。

    大学生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也是思想最活跃、知识更新最快的群体,必须利用学校的教育资源来探索世界、展望未来。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主要力量在大学生,社会和国家及民族的精气神更要靠大学生来展示和凝聚,当代大学生一定要关注社会问题、思考社会现象,做积极的参与者和理性的思考者,形势与政策课就给我发挥了这样的作用,开启了一个看中国、望世界的窗口。[3]

    二、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实效性缺乏的表现及原因

    通过学习使学生对党和国家所制定的大政方针政策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根据目前的教学情况来看仍存在着一些问题。

    1、学校重视不够

    由于部分高职院校没有认识到形势与政策课的重要性,所以,该课程教学的场所和所需设备得不到有效的保障,相关科研课题得不到支持,研究经费落不到实处,管理力度不够,专业的师资队伍不健全。而且部分学校还没有专门开设这门课程,或者开了的课时数也达不到教育部的基本要求。

    2、学生认识不清楚

    由于学校相关制度不完善,有的学校没有在学籍管理中把这门课的成绩纳入进去,加上相关教师对形势与政策课不够重视,在教学中准备不充分,讲课没有吸引力导致了有些学生认为这门课程不是自己的专业课,可上可不上;还有些学生认为自己可以利用互联网、电视和手机等途径去关注国内外时事政治,觉得听老师讲是在浪费时间,应多花时间在自己的专业课学习上。

    3、教师队伍不健全

    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第一,专业知识储备不足,對马克思主义的一些理论不能全面、深刻、系统的把握和讲解,不能很好地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运用到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中;第二,教学基本技能水平不高,对学生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讲解不到位,没有针对性;第三,教师队伍参差不齐,该课程的教师中兼职和青年教师居多,兼职教师没有时间去认真的备课,青年教师缺乏教学经验,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4、教学模式单调

    目前,由于教学条件和师资力量达不到要求,大多数学校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仍是采用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导致课堂气氛不活跃,教学内容乏味、单调,互联网和多媒体教学方式没有广泛的使用,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手段没有办法满足学生的需求,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调动不起来,这门课程的教学效果也显现不出来。

    三、增强“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实效性的途径

    1、从认知上看,高校领导和师生对形势与政策课的重视有待加强

    学校、教师和学生作为高校的主体,必须要提高他们对形势与政策课的重视性。学校领导要牵头在思想上提高对该课的重视,更要在行动中建立健全相关的工作机制体制,形成党委、教务处和其他部门各负其责、各尽其职的良好工作机制。

    同时,各高职院校要不断加大对教学设施、师资力量和研究经费的投入力度,提升教师对形势与政策课改革的支持力度。在学生教育上,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学习让他们更透彻、更深刻的了解这门课,激发学生强烈的时代紧迫感、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让他们从思想上认清这门课的重要性,以便课程的顺利开展。

    2、从师资上看,形势与政策课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升

    提高形势与政策课的关键因素就是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完善。高职院校要严格规范教师队伍,形成领导和专家学者常规化、专任教师专业化、兼职教师多元化的长效组织模式,制定相应的教师准入制度和淘汰机制,使教师队伍结构更加科学化、合理化,着力打造一支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主,专任、兼职教师相配合的高标准、高素质的教师队伍。[4]

    配备专业的教师专门负责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及研究工作,授课教师最起码要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和讲师以上职称,每年组织教师外出培训、学习和考察,提高业务素质。可以邀请校外的专家、学者来举办讲座,聘请当地党校专家、政府领导、社会各界优秀代表来召开座谈会,提高本校教师的专业水平。

    3、从方法上看,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模式有待创新

    要上好一堂课关键在于教学方式。所以,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大胆探索、创新,提出新的教学模式,多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需求。

    (1)了解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一般国家和省市所指定的教材内容涉及面较广、较宽泛,可以通过调查学生感兴趣的话题,确定好教育主题,组织内容进行课堂讲授,将知识进一步细化、具体化,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

    (2)增加课堂互动环节。在教学中,可以结合本节课内容设置提问、讨论、辩论、演讲等环节与学生积极互动,让学生都参与进来,组织学生展开讨论,教师最后总结和点评,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网络及多媒体教学方式要灵活运用。作为大学生的一门必修课,可以建立一个形势与政策课程学习网站,定期或不定期的提供一些学习资料、国内外的时事热点问题,让学生看完后评价与分析。平时上课也要灵活使用多媒体教学,这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可以更直观、更形象的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提高教学的效果。

    总之,“形势与政策”课是一门开放性、时效性很强的课程,只有紧密联系高职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做到学校、教师和学生“三管齐下”,来积极探索加强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实效性研究,这样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效果才可以提高。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

    [2] 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教社字〔2004〕13号).

    [3] 胡旭阳,费英勤.有效开展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实践探索[J].思想教育研究,2005(6)40-41.

    [4] 方海峰.新时期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书育人,2006(2).

    【作者简介】

    袁美静(1987-)女,陕西咸阳人,硕士学位,商洛职业技术学院教师.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1:0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