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基于初中班主任如何进行有效的班级管理的探究 |
范文 | 摘 要:初中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个年龄的初中生将经历价值观和独立思维的初步形成,开始由稚嫩向成熟跨越。因此,在这个阶段的初中生极易因为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而产生两极分化的现象。班主任作为班级风气与班级秩序的管理者应着眼于实情,注重到个体差异性,因势利导地开展班级管理工作,引领初中生健全人格。 关键词:初中 班主任 班级管理 引言 学生长期生活在班级这个小集体中,在其中有着欢乐、悲伤。班级管理在日常显得十分重要,影响学生品格的形成、学校的校风校貌。面对处在青春叛逆期的孩子以及一個个思想丰富、渴望成熟却又并不成熟的个体,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十分严峻。本文将结合实例针对初中班主任有效的班级管理展开探究。 一、初中阶段学生身心特点 进入少年期,初中生的身心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身体机能逐步健全,心理也相应产生微妙变化,趋于成熟。但总的来说这一时期的学生理性思维发展有限,很容易受到外界各种因素的影响。由于思维的独立性和对事物的判断能力还尚未完全形成,在遭遇挫折时易泄气、自卑,有从众心理。初中生在日常表现得比较独立,不主动求助家长和老师,但遇到困难时还是很希望得到家长与老师的帮助,他们往往伴有自卑心理。初中阶段学生的价值观正在形成,思想也开始向成熟迈进,他们长期生活在班级这个小集体中,体验着学习与生活的乐趣。班级的风向与学习热情能够很大程度上影响初中生的学习和发展,班主任作为班级的引导者需要结合班级的实际情况,选择正确有效的班级管理方式,密切关注班级学生的行为表现和心理状态,有问题及时解决,设置活动情境,增加学生之间的凝聚力,促成学生心理健康、学业的进步。 二、班级管理的有效策略 1.做有心人,了解学生 班级管理工作有效开展的前提是必须先了解学生,如果没有对学生的家庭状况、性格、爱好、心理想法等进行了解,也不知从何下手调节矛盾、处理问题,甚至还会造成适得其反的结果。班主任作为在学校中学生接触最多的人应该以身作则,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在日常的班级管理中争做一位有心人,对待班级管理有的放矢,凡事不要全都安排给学生,自己也要经常提点学生,尽可能亲力亲为,起到模范带头作用,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态度和习惯。其次,班主任可结合每个学生特长组织开展一些活动,给予学生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从中获得自信心与快乐,关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变化,了解学生真实的心理状态。最后,由于初中生正处于叛逆时期,不愿意主动和家长与老师多交流,他们对待事物的想法往往缺乏理智,需要班主任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因此,班主任应在课余时间多与学生进行交流,拉近彼此之间的关系,走进学生的内心,了解他们真实的想法,为他们献言献策。 2.制定班规,量化考核 一个集体必须有明确的规章制度束缚全体人员,班主任应摒弃传统的班级班规,结合自身班级的实际情况征询学生主体的意见,确立适合班级发展的班规,奖罚分明、一视同仁,引进先进的班级管理理念与方法,密切关注学生的行为表现,从而使班级管理更有秩序性。例如,笔者在班级管理中就很推崇以小组形式量化考核的方法,将全班同学进行合理分组,并选定小组长,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在小组内形成良好的学习环境,在小组间促成良性的竞争,定期进行组间考核,增强其集体荣誉感和学习兴趣。但在强化班级管理的同时也应注意把握一定的分寸。初中生正处于对是非对错无法明确辨别的阶段,班主任在日常的班级管理中多听取班级班委以及同学的意见和建议,适当修改班级的规章制度,在落实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时要结合班级实情着力进行推进。 3.包容理解,和平尊重 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往往内心的想法丰富,班主任不仅要充分了解学生,时刻关注班级同学的日常生活,以朋友的身份和同学们交流,而且要懂得包容与理解学生。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对班级的管理要做到张弛有度,不能因为爱和宽容放纵班级同学的一些不良行为,把握一定的尺度,不偏爱任何一个学生。在面对学生的问题时要以平和的态度对待,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找到问题所在,及时严肃处理。运用情感语言巧妙的进行评价,不伤任何一个学生的自信心,让每位学生都能感受到班主任的关爱和班级的公平公正,班风班貌不断变好。另外班主任要做一位有心人,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缺点,鼓励学生参与到活动中体验与感受,帮助学生最大化地发挥自己的优势特点,转劣势为优势,能动地对自己进行约束与管理,养成良好的学习与生活习惯。 4.组织活动,丰富生活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的学生性格十分活跃,而有的却很内敛,也不乐意参与到班级开展的活动中,沉浸在自己内心思想中。基于此情况,一是教师要注意活动形式的创新,课内课下相结合,如在课堂上创设问题、游戏等情境模式,活跃学习气氛;在课下与其他班级进行联谊展开团体竞赛、走入大自然中踏青等[3]。二是要展开针对性教学,十分有耐心的辅导学生,鼓励学生参与到活动中奉献自己的力量,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有始有终的协助学生树立良好的习惯观念。开展活动可以让学生的身心压力得到放松,认识到自己在班级中的重要性,用良性竞争促使学生间可加强合作,提高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团体荣誉感,营造良好的班风。 结语 班级是学校的一个基层单位,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班级管理看似简单,但也是一门学问,综合考察班主任的自身素质与能力。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起到模范带头作用,秉持认真的态度结合班级事情制定明确的班规,团结班中学生参与到活动中进行体验,让每位学生都参与到班级管理事务中,全体人员心向一致,促进目标的达成。 参考文献 [1]李丽.浅谈小学班主任如何进行有效的班级管理[J].课程教育研究,2014(14):195-196. [2]许莉.浅谈初中班主任如何进行有效的班级管理[J].赤子(上中旬),2016(1):220-220. [3]何玉霞.浅谈初中班主任如何进行有效的班级管理[J].考试周刊,2017(36). 作者简介 兰辉(1977.01.04—),女,回族,籍贯:都江堰,学历:大学本科。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