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低碳经济背景下企业环境成本会计研究
范文

    马佳欣

    摘要:随着人们环保意识意识的不断增强,低碳经济模式逐渐成为当前经济发展的主要模式。在这样的背景下,企业唯有通过环境成本会计核算才能适应当前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创造出一种低污染、低排放、高效能的发展局面。本文首先分析了现阶段我国企业环境成本会计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后针对企业环境成本会计应采取的有效措施进行了探索与研究,希望可以为我国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借鉴及参考。

    关键词:低碳经济背景下? ?企业环境? 成本會计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了诸多破坏,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近些年来,人们已经逐渐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意识到只有走低碳经济发展之路,才能从根本上降低环境污染程度,实现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要想尽早实现这一目标,企业必须承担起环境保护的社会责任,从会计核算这一角度发展,将环境成本费用纳入到核算体系当中,为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提供必要的参考依据。

    一、低碳经济对企业环境成本的影响

    近些年来,自然生态环境呈现出明显的恶化趋势,极端天气频发,给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更不利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于是,环保理念被越来越多的人们熟知并接受,这就给低碳经济提供了极大的发展空间,同时也赋予低碳经济更多的社会责任与环保意义。企业要想实现自身的健康稳定发展,必须将环保理念融入到各项经营活动及发展规划当中,及时调整自身的发展方向,使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理念得到有效践行。在低碳经济的背景下,节能减排与成本核算是推动企业早日实现低碳繁目标的有效途径,这不但对企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实现意义,对于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这个过程中,企业要不断地进行自我完善,勇于承担起节能减排的社责任,从自身的角度出发,对各类环境污染问题进行积极有效的控制与改进,在推动企业稳定发展的同时,对生态环境建设也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低碳经济视角下企业环境成本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环境成本会计意识淡薄

    目前,我国很多企业还没有认识到环境成本会计核算工作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不论是企业的经营者,还是财务部门的负责人,都没有正确理解环境成本核算与企业良性发展之间的因果关系,最终导致企业环境成本核算意识淡薄。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根本无法建立起科学完善的环境成本核算管理模式,严重限制其重要作用的有效发挥。

    (二)企业环境成本确认有待考量

    企业要想让环境成本会计工作得到全面有效的落实,必须对环境成本会计问题进行系统化的考虑与研究,全面挖掘环境成本确认以及计量中存在的问题。但是,企业环境成本会计核算存在诸多影响因素,任何一项环境成本的变化,都会伴随着一些费用的产生,使环境成本会计核算工作呈现出一种多元化的特点。尤其在低碳经济这一背景下,赋予环境成本更加丰富的内容。

    (三)环境成本会计科目体系不完善

    目前,各项环境成本费用都是掺杂在企业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等科目当中,尚未建立起独立且完善的环境成本核算的科目体系。随着低碳经济的不断发展,环境成本核算的科目越来越多,现有会计科目显然无法满足企业发展的相关需要,企业必须忙建立起配套的会计科目,对这些频发的环境业务费用进行记载与管理。

    (四)环境成本信息披露遭遇瓶颈

    在传统的成本会计工作中,成本报表属于企业内部报表,其样式与项目由企业自行规定,其中的成本信息无需对外公开。在低碳经济背景下,企业环境成本信息的披露遭遇了瓶颈问题,很多企业不愿意对环境成本信息进行完整有效的披露,有些企业所披露的信息内容没有涉及到项目开发所产生的影响及后果,所披露的部分信息并不具备实用性、可靠性与规范性,导致环境成本信息披露的作用无法得到有效发挥。

    (五)环境成本会计人员匮乏

    在低碳经济背景下,暴露出企业成本会计的人才相对匮乏的问题,现有的人员队伍难以满足此项工作的各项要求。之所以会出现这一问题,主要是在企业环境会计业务中,存在着环境、经济、社会等诸多学科的相互交叉,这就对企业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及专业素质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但在当前的工作实践当中,具有高学历、高素质、丰富管理经验和跨学科领域的复合型人才实在是屈指可数,根本无法满足企业环境成本会计核算工作的需要。

    三、低碳经济背景下企业环境成本会计研究

    (一)提高环境成本控制意识

    在当前的低碳经济背景下,企业不能再像从前那样进行粗放式管理,必须探索出一条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之路,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强化自身的环境成本控制意识,以一种全新的视角去看待成本控制工作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在此基础上,保证企业经营决策的科学合理性,对环境成本进行主动控制与事前控制,以此来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持续提升。

    (二)进行企业环境成本确认

    在企业的环境成本支出中,主要包括资本性和收益性两类支出。其中,资本性支出应由不同时期的营业收入进行分摊,收益性支出则需要与每一个会计年度的支出相匹配,在企业内部,应将环保人员工资和企业绿化支出全部纳入到收入性支出范畴当中。当然,企业在针对资本性和收益性支出进行确认之前,必须遵循承担社会责任和坚持低碳发展这两项原则。同时,有关部门还需要针对环境会计计量的相关法规进行完善,不断扩大法律法规的覆盖面,为企业环境成本控制活动提供规范化的指导,使企业环境成本会计核算工作有法可依,以此来实现企业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协调发展。

    (三)完善环境成本会计科目体系

    环境成本会计体系应是会计系统中的一个独立分支。因此,需要像财务会计那样对其进行专门的科目体系建设,同时制定环境成本会计准则。在以往的环境成本核算工作中,由于其科目体系不够守,导致环境成本科目掺杂在其它管理科目当中,导致企业管理者根本无法准确了解企业环境成本管理的绩效。针对这一问题,笔者提出如下建议:首先,对企业环境成本会计确认、计量和披露做出明确规定,同时在配套指南和制度中增加相关内容,这环境成本会计准则的应用胶其账务处理提供指导性说明;其次,在制定成本会计具体准则的过程中,出台相就的准则,实现环境成本核算工作的规范化运行;此外,在完善会计准则体系的前提下,制定出一套独立的环境成本会计准则。当然,这是今后环境成本会计发展的理想状态。对此,还需要向那些发达国家的环境成本成熟经验学习,再结合我国的国情以及企业的实际情况,使企业自身的环境成员会计核算体系得以尽快完善。我国的企业在完善环境成本会计科目体系的过程中,可以尝试着以“以点带面、逐步推进”的方式,例如先在一些污染程度较严重的行业中开展环境成本核算试点工作,待条件成熟后,便可以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行环境成本会计核算模式,确保此项工作的有效实施。

    (四)提高外部监督的有效性

    企业环境成本会计工作的有效推进,离不开有效的外部监督。首先,企业有义务如实地对环境成本信息进行披露,其次,政府相关管理部门需要针企业环境成本信息的披露情况进行动态监督。对于那些能够按时、如实的进行信息披露的企业,可给予相应的资金奖励以示鼓励;对于那些没有按照规定要求进行企业环境成本信息披露的企业,也要进行相就的处罚,以此来提高企业环境成本信息披露的及时性与真实有效性,使该项工作始终处于政府职能部门和社会大众的有效监督之下,从而为政府的各项管理工作提供可靠依据。

    (五)扩大环境成本会计人才队伍

    企业在人员实施环境成本会计核算过程中,需要对相关工作进行细化,这就需要相关工作同时具备环境经济学、会计学、计算机等诸多学科的理论知识,同时需要企业成本会计人员开展多领域之间的广泛合作。企业在进行人才招聘时,要有针对性和策略性地进行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同时面向现有的财务人员进行在岗培训,不断提升其业务水平与管理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推动企业环境成本会计核算工作的有效落实,对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在低碳经济的背景下,企业经营管理者首先要意识到环境成本会计的重要性,在此前提下,不断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建立起独立且完善的环境成本会计科目,同时加强对企业环境成本会计的有效监督,使环境成本会计核算能够切实服务于企业财务管理和经营发展,为企业未来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李计坤.低碳经济背景下企业环境会计的现状与对策,2011年12月上.总第254期:151.

    [2]余佳珍.低碳经济背景下企业环境成本会计研究.经贸实践.2016.9:29-29.

    [3]高谊.低碳经济下企业环境成本会计探析.会计审计.2014年第8期(总第454期):38.

    (作者单位:河北大学)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9:5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