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筹备上市企业的财务指标管理探究
范文

    潘秀芸

    摘要:近年来,我国证券市场迅速发展,在人们的经济生活中占据了越发重要的位置,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筹备上市。但是从实际情况分析,很多企业由于缺乏对财务指标的有效管理,导致部分财务指标未能满足上市需求,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延迟了企业上市的时间,制约了企业的快速发展。本文结合筹备上市企业财务指标管理的意义,对其管理策略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筹备上市企业 ?财务指标 管理策略

    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背景下,很多优秀的企业相继成功上市,筹集了自身发展所需资金,也引发了更多企业的效仿,上市开始成为企业追求的目标之一。而在现实工作中,相当一部分企业的上市过程都遭遇了重重阻碍,分析原因,主要是由于这些企业的财务规范程度未能达到上市标准,从而未能通过核准。对此,企业在筹备上市的过程中,应该切实做好财务指标管理工作,为自身的上市申报以及上市后的合规运行奠定坚实基础。

    一、筹备上市企业财务指标管理的意义

    财务指标管理主要是筹备上市企业按照相应的发行审核标准,对自身财务指标是否能够满足相关要求进行衡量,在上市前,确保企业所有的生产经营活动都能够围绕上市要求实施,一些重要的投资项目和资金进出以及会计政策、利润分配政策等都需要能够满足上市条件,对于那些无法满足要求或者缺乏合理性的财务指标,需要借助生产经营管理方式的调整来进行优化组合,通过事前规划和预算,对部分经济业务进行限制性开展,确保对应的财务指标可以满足上市要求。

    对于筹备上市企业而言,财务指标管理非常重要,其意义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一是能够对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进行规范,促进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如果单纯从财务指标管理的角度分析,企业股票可以将IPO(企业首次向公众发售股票)要求作为财务管理的标准,提升财务管理的有效性,而IPO在财务指标方面的要求具备一套较为系统化的管理指标,通常包括偿债能力分析、营运能力分析、盈利能力分析和发展能力分析等指标,在实际上市审核过程中对拟上市企业的财务管理及相关财务指标要求还要更高、更宽泛。筹备上市企业通过财务指标管理,能够切实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二是能够加快企业的资产证券化进程。资本经济时代,资本在企业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依照IPO要求对财务指标进行有目的、有准备地管理,能够实现财务指标的优化,对企业的治理行为进行规范,使得其能够尽快满足上市条件,实现资产的证券化;三是能够营造出良好的成长环境。大股东能够凭借自身对企业的控制和关联关系,从多个方面对企业的管理行为产生影响,甚至可能存在私自占用企业资源的现象。IPO要求企业应该在机构、业务、人员和财务等方面,与大股东关联方保持独立,能够限制其对于企业利益的侵害,而这些都能够从企业财务指标中体现出来,借助有效的财务指标管理,能够对大股东和关联方的行为进行规范,为企业营造出良好的成长环境。

    二、筹备上市企业财务指标管理策略

    (一)明確基本思路

    筹备上市企业在进行财务指标管理的过程中,应该明确上市目标,做好提前规划,深入了解新股上市对股票发行人的财务要求,依照标准和要求对自身的生产运作、投资融资、利润分配等行为进行规范,对于企业内部有利于满足上市要求的行为,应该做好激励,不利于上市的行为则应该尽可能避免,严格依照上市所要达到的各种条件,在企业内部形成全面合规的环境。在经过规范有效的财务指标管理后,筹备上市企业能够达到主体资格合格、负债比例恰当、盈利能力可靠、融资投向正规等标准,满足上市要求。

    (二)增大上市融资

    通过增加资产负债比重的方式,能够对企业资本结构进行优化,进一步充实上市融资。具体来讲,一是应该在进行上市申报前,做好部分留存利益的分配,通过减少企业资金的方式,对现有的资本结构进行改善,而现金减少后,企业资金需求增大,上市融资的理由也会变得更加充分。利润分配后净资产减少,在总利润额固定的情况下,净资产收益率会得到很大的提高,更能够满足上市审核标准;二是可以通过银行贷款融资的方式,将增加的资金用于生产投入,适当提高资产负债率。银行贷款融资不仅成本较低,而且银行会对企业资金使用提供监管帮助,从而有效避免损失,银行贷款在企业投资中的占比越大,企业整体的资金成本越低,利润也相对越高。

    (三)提高盈利能力

    一是应该对上市当年的净利润进行测算,要求企业能够结合自身的净资产和利润,借助专业软件,准确测算上市当年的净利润;二是应该对股票发行的规模进行估算。上市公司在面向公众发行股票的过程中,存在各种各样的影响因素,如股东意愿、企业资金需求量、市场承受能力等;三是应该对股票发行的价格进行估算。在对股票发行价格进行确定时,一般是利用网络平台,向公众确定价格,也可以对机构投资者等大额投资对象进行询价配售,而依照询价对象的报价区间进行统计分析,是当前企业确定股票发行价格的主要方式,在这个过程中,也需要将企业成长性、行业地位等充分考虑在内,与发行公司协商后,达成一致意见;四是应该选择有效方法。企业想要做好盈余管理,提高自身的盈利能力,应该选择合理有效的方法,例如对产品结构进行调整,增加高附加值产品的占比,提高产品的单位价值,这样能够在销量基本固定的情况下,提高产品收入,增加盈利能力。

    (四)增强营运能力

    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资金周转会受到应收账款规模、应收账款回收率等财务指标的影响,如果缺乏对于应收账款的有效管理,企业原本拥有的机会成本会被占据,短期偿债能力也会受到很大影响,引发相应的经营风险及财务风险,严重时可能会导致企业破产。对此,企业应该采取有效措施来加强对于货款的回收管理,进一步提高自身的资金周转能力:一是应该及时更新观念认识,增强应收账款管理意识。筹备上市企业应该认识到应收账款管理对于企业资金周转和生存发展的重要性,要求管理层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积极引入先进的管理方式,高度重视企业财产和资金监管,将降低应收账款数额、提高应收账款管理水平作为长期性的工作,消除片面的观念认识。企业财务部门每月应该及时向销售部门提供应收账款收款进度、逾期未收款项等信息,以便于销售部门可以据此与交易方进行协商,对由于特殊原因无法及时支付款项的交易方,需要协商出可行方法来保证资金的顺利回笼;二是应该完善内控制度。应收账款管理属于综合性管理活动,与财务管理、经营管理层存在密切关联,从筹备上市企业的角度,应该就应收账款的责任人进行明确,将应收账款的回收情况与业务部门绩效考核联系在一起,以此来激发部门对于应收账款管理的积极性,确保账款的及时回收,从而减少资金占用,优化财务管理指标。

    三、结语

    总而言之,现代企业的发展或多或少都会依赖外部融资,伴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以及投资类型的增加,企业本身的资金无法满足经营需求,需要从外部进行融资,通过上市的方式来面向公众发行股票,是企业发展的的长期性战略,在操作得当的情况下,能够为企业带来大规模的资金,同时也可以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及社会参与度。企业在筹备上市的过程中,应该切实做好财务指标管理工作,提升财务指标的合理性,以更好的满足上市需求,从而实现尽快上市。

    参考文献:

    [1]秦正燕.中国金融业上市公司投资价值分析——基于财务指标体系[J].商业经济,2020(01):88-89.

    [2]寇晓虹,王广太.上市公司财务指标智能分析系统[J].商讯,2019(36):71.

    [3]陈娟.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常见财务指标研究[J].纳税,2019,13(36):107,109.

    [4]彭四平.基于财务指标的我国外贸上市公司竞争力评价[J].商业会计,2019(23):93-95.

    [5]汤优花.企业筹备上市财务转型的相关问题探讨[J].中国商论,2018(16):127-128.

    作者单位:杭州国泰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2:5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