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新时期下大鹏办事处安全生产管理探析 |
范文 | 蒋海军 吴文良 摘 要:安全与风险是两个对立面,风险程度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安全工作的“可控、在控、能控”。鉴于此,笔者以大鹏办事处为例,对安全生产的运行展开分析,从预防性、人员责任提升、安全体系构建等角度展开对策制定,旨在提升安全运行的综合效率。 关键词:安全生产管理;特点分析;路径设计 1 大鹏办事处安全生产管理的现状分析 基于整体视角分析,安全生产事故稳重有降。笔者结合调研分析,发现在2017年,大鹏办事处发生8例安全生产责任事故,其中分布在交通运输业、仓储业、商贸制造业、建筑业等,其中交通运输业发生事故共计6起,造成人员死亡6人;商贸制造业由于特种设备安全运行不善引发事故,造成事故死亡人数1人。 2 大鹏办事处安全事故的特点分析 大鹏办事处安全事呈现出三大主要特征: 2.1 事故发生总体平稳 在管辖区域内,安全生产事故稳中下降,共计造成8人死亡,相对于去年,同比下降数量超过100%,死亡人数及总体事故得到了显著的控制;同时在事故发生时间上,主要在第一季度开展,发生2起工商贸易的事故,其中死亡人数、事故起数、受伤人数等平均下降50%、50%及100%,且保持了长达8个月的“0”事故发生率。 2.2 交通事故频发 2017年内,安全交通事物共计发生34起,其中死亡人数11人。死亡受伤概率概率37.5%,事故起数26%。 2.3 消防安全形势日益凸显 一是新区今年火灾事故上升幅度较大,共发生火灾事故29起,事故起數上升81.25%。 二是电器线路故障导致引发火灾事故情况居多,在29起事故中,16起事故因电器线路故障或短路引发火灾,占比55.17%。 3 提升安全生产管理的路径设计 结合管辖区域在安全生产管理上暴露的诸多问题,笔者从三个维度展开对策设计。 3.1 预防性维护 预防性维护主要体现在对企业单位的生产设备而言。为此,笔者认为应该从两个层面展开预防性的维护,提升安全生产。 一方面,制定科学化的设备维护方案。每一板块由专业人员指导培训安全生产设备使用:设备也如一个生命体,可以通过望、问、闻、切来感觉其身体状况,操作者应该从小事做到维护;事无巨细,确保安全运行。 另一方面,要实施动态化的维护周期。由于企业内设备长期处于运转,各功能部件会趋于老化,故障也会提高,因此,需要随着设备安全性故障率、维修间隔时间等因素调整预防性维护的频率。由于设备使用是动态的,要对设备信息定期综合分析,若一台设备维护过频,反而使得设备不能充分利用,造成资源浪费,因此适时调整预防性维护周期。[1] 3.2 提升安全意识 对于企事业单位而言,培养阶梯化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是保障配电站得以进展的关键所在,应给予高度的重视。 首先,应强化安全部门的重要性,设定专门的机构来负责设备的维护保养,保障设备性能得到最大程度发挥; 其次,在创新驱动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维护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在实践过程中通过学习来解决目前遇到的相对棘手的安全隐患问题,从而能够提供良好的安全隐患解决方案,快速发展提供应对措施,或在具体实践学习中根据问题来进行反思,提炼出新方法、新观点、新技术等,从而对现有技术实现创新,提高了安全生产运行稳定性;[2] 最后,敏锐的洞察力是企事业单位安全管理人员所必须具备的素质。由于目前安全生产对经济发展具有基础支撑效应,因此安全部门在进行具体维修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具体的专业技能,保障运转的可行性及有效性。在具体运行中对产生问题的苗头进行及时发现,做到全局掌控。 在企事业单位中,技术水平的提升才是保障安全管理团队的根基。要在安全管理团队内部进行责任明晰,将具体职责落实到人,制定工作细则,要求安全管理工作严格按照规范开展。同时针对遇到的安全生产隐患,应不定期的开展安全人员的专项培训,使得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匹配时代发展。[3] 3.3 制定安全责任体系 结合目前仓储业、道路交通在设计、建设、监理、施工等层面上出现的问题,其主要根源是没有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展开工作。因此在仓储业的后期更改及新建上,安全部门应严格按照现行的法律条文、相关的规章机制、实施标准等进行要求,切实履行相应的法律责任体制。将安全的管理机制进行下发至企业经营者手中,构建法律责任明晰、主体意识健全的消防机制。同时,针对企事业单位,应建立安全责任关联的考核机制,企业法人为管理责任人,为生产安全承担法律责任。各个级别的单位应形成“链条”的管理体制,积极落实安全生产的具体管理职责,采用环环相扣的方案,在具体落实中实现责任凸显。 同时,应强化消防安全体系的构建。在监督力量方面,当前企业在现有的安全生产架构基础上,应充分联通公安部门来进行消防工作常态化监督。应严格按照公安部及消防部门的法律及部门规定,充分发挥公安人员在消防层面的监督职能,通过与消防部门构建联动效应,来提升消防监管的工作积极性及自主性,切实发挥公安的监督效应,落实其监督的行为职责,真正成为重要辅助力量。企业在仓库的消防层面,应健全和完善社区的消防组织管理,积极调动一切力量,构建消防安全的多级循环机制,构建实时常态的动态监管机制,来提升其宣传力及影响力,通过积极有效的开展消防安全知识的宣传,讲解忽视消防安全所带来的危害等,来增企业职工的消防意识,消防火灾产生的安全隐患,并定期举办消防演练,提升火灾防范的能力及应急处理的水平。 4 结语 当前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唯有确保安全生产,才可以使得企业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不断提升。安全生产作为关键一环,只有不断提升站内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构建预防性维修的“前置”效应,全方位制定安全责任体系,才可以确保的安全有序进行! 参考文献: [1]于洋.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模式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3,9(12):171-178. [2]周蓉.企业安全事故风险预警体系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 [3]陈国华,安霆,范小猛.基层安全生产监管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3,23(08):157-163. 作者简介:蒋海军,汉族,男,湖南永州人,本科,广东省深圳市大鹏新区大鹏办事处;吴文良,男,汉族,广东深圳人,本科,广东省深圳市大鹏新区大鹏办事处。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