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剧场观剧是戏曲类课程资源建设的有效实践 |
范文 | 【摘 要】地方高校的戏曲类课程教学和资源建设要依托本地区常演剧种和剧目,剧场观剧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实践途径,本文以花鼓戏《齐白石》的观剧体验为例阐述剧场观剧的实践效果。 【关键词】剧场观剧;花鼓戏;花鼓戏《齐白石》 中图分类号:J8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4-0026-02 我国的戏曲是一门综合性表演艺术,也是地方高校民族民间音乐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鉴于其自身的综合性和表演性,对它的学习除了课堂讲授之外,还应该增加剧场的实地观摩。当今社会随着经济的发展、文化的繁荣,演出场地不断改善,演出场次、演出剧目不断攀升,由政府支持的高雅艺术惠民演出更使人们到剧场观剧成为寻常之事,这为大学生走进剧场近距离观剧提供了可能。这种社会资源的获取是高校课程资源建设不可或缺的途径,学生的剧场观剧行为则是戏曲类课程的有效实践。 将剧场观剧的观感体验和课堂传授的知识相互融合,可以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从课程资源建设方面得到不断的更新和充实,从教师角度可以高质量地传授学科知识,而从学生的角度则能在感性认知的前提下激发学习兴趣,为相关的理论认知和实践打下基础。因此,剧场观剧是戏曲类教学任务完成和实践的一个有效途径。 一、剧场观剧剧目花鼓戏《齐白石》 花鼓戏是在民间歌舞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地方性剧种,在两湖一带尤为盛行。原本是以短小精悍、活泼风趣、擅于表现普通民众生活的艺术特色见长,如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人们熟知的《补锅》和《打铜锣》。进入二十一世纪后,在国家自上而下开展的“非遺”保护活动中,花鼓戏这一传统地方剧种开始兴盛和发展。仅以2015年第五届湖南艺术节优秀剧目巡回展演的12个剧目为例,其中《齐白石》《我叫马翠花》《月塘村的菁妹子》三个花鼓戏占去总数的1/4,成为获奖数目最多的剧种。 由湘潭市艺术剧院有限责任公司编排演出的花鼓戏《齐白石》是2015年度国家舞台艺术基金资助项目,同时也是第五届湖南艺术节获奖优秀剧目之一。此次本地演出既是作为艺术基金项目的汇报演出,也是艺术节期间获奖优秀剧目的巡演,更成为当地高校师生剧场观剧的一个重要实践。 舞台上悠扬的背景音乐伴着婴儿咯咯笑声将人们带回到1864年湘潭星斗塘一户农人家“抓周”的现场,这里阖家上下正为一个新生儿——齐白石的将来运势翘首期待着……他首先抓了把锄头,祖母开心道:“锄头抓的稳,活命是根本。”再抓了毛笔,旁人祝贺,但祖母却道:“三月风、四月雨,哪见文章锅里煮。”齐白石就是在祖母朴素的现实主义认知教育下长大成人的,这为他以后恬淡的生活态度和淳厚质朴的艺术追求奠定了一生的底色。全剧选取齐白石抓周、成婚、拜师、游学、衰年变法、知己早亡、新中国成立艺术成就达到辉煌等人生中的几个重要节点为线索,在长达2小时10分的演出过程中,台上演员化身鲜活的人物引领台下观众在时光隧道中穿梭,俨然就是我们自己从清末湘潭的一个农户家庭一路走来,经历民国,军阀混战,日本鬼子入侵,在烽火连天民不聊生的岁月里终于熬到了新中国的太平世界。剧场观众一反往常说话唠嗑的嘈杂状态,被剧情深深地打动和吸引,沉浸其中,感同身受。 二、剧场观剧后的实践讨论与总结 观剧之后和学生首先围绕花鼓戏这一剧种进行了教学讨论。花鼓戏曾是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的地方剧种,但在改革开放之后呈式微的走势,观众群体以老年人居多,中青年屈指可数。前些年省花鼓戏剧团到本地演出,剧场内济济一堂,人数不少但大多是鹤发童颜的老人家,几乎不见年轻人的身影,而这次的观众群体已经发生了变化,充满朝气的青春面庞随处可见,更重要的是这些年轻人也看得津津有味。我的学生一致认为,他们之前对花鼓戏的了解太少,从而导致认识片面;再者,传统花鼓戏不受年轻人待见有一定时代原因,但戏曲剧种自身的提高也是关键问题。花鼓戏《齐白石》之所以能让剧场不同年龄段的观众都为之痴迷,其成功之处有以下几点: 首先题材的选取很重要。齐白石是一个从封建清王朝一步步走到新中国的跨世纪高寿老人,自身经历本就充满了故事性,加上他从乡村木匠成为国画泰斗的名人经历对现代人具有较强的励志作用,更加上他从烽火连天的岁月中走来,身上凝聚的民族气节让人敬佩,以上因素共同造就了一个有故事的齐白石。 其次演出的编排上采取了最平素、朴实的叙事手法。按照常理这种编剧手法缺乏戏剧冲突,不容易引领观众入戏,也不易体会到剧中人物因情感纠结而带来的紧迫感和矛盾化解时的轻松愉悦感。但戏剧的编剧原则也只是相对而言,以花鼓戏《齐白石》为例,齐白石的一生本身就充满了跌宕起伏的矛盾冲突,所以要想在2小时10分中内将其一生加以展现,可圈可点的太多了。当然这并不意味着简单的平铺直叙,而是采取重要节点做足文章,其他部分作为承前启后的环节,以衔接的方式展现。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独幕剧的表演方式了。 独幕剧一般篇幅较短、情节单纯、结构紧凑,要求戏剧冲突迅速展开,形成高潮,戛然而止,全剧情节在一幕内完成,这也是花鼓戏传统的演出方式。按照常规,像花鼓戏《齐白石》这样大的剧容量采用独幕剧是有一定难度的,易给观众造成缺乏重点、剧情拖沓冗长之感,但实际演出效果却出人意料,不仅无有冗长之嫌,反而给人一种完整的一气呵成的观剧感受,便于人们沉浸其中和台上演员同呼吸共命运。这当然离不开舞台灯光的调度和布景的运用,这种演出方式可以说是将花鼓戏原有形式紧凑的优点和现代化灯光、舞美技术完美结合的体现,是继承基础上的发展。 除了选题、编剧和演出形式以外,还有一点就是音乐唱腔的设计,这是花鼓戏作为戏曲本身的灵魂所在。众所周知,同一题材、同样的编剧和演出形式,若是音乐唱腔换成京剧或者豫剧唱腔,谁也不可能承认它还是花鼓戏。面对当下地方戏曲为求新求变,盲目将其改编,倾向歌剧化、话剧化抑或是多种元素拼凑而成的四不像的现象,花鼓戏《齐白石》轻松地避免了此类尴尬。花鼓戏的唱腔既有板腔体、又有曲牌体还有诸多的杂腔小调,自身的音乐资源可谓丰富至极,《齐白石》唱腔设计者将花鼓戏的传统唱腔精髓揉化打碎在全剧中,无论是嘹亮的高腔还是带有戏歌性质的抒情唱段,都统一贯穿着花鼓戏音乐特有的韵味,让你听起来是那样熟悉又不乏新鲜之感,这不正是齐白石所主张的艺术就是“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吗?它的唱腔设计既不是将传统唱腔直接拿来套用,更不是重开炉灶另开张,而是在传统唱腔基础上借鉴现代手法的结果,“似与不似”的效果的确妙不可言,唯有慢慢听来仔细品味了。 以上只是针对学生提出的戏曲表演要素的几点问题进行的讨论,除此之外,舞台美术、人物服饰、现实和理想场景的转换等等都有感人之处。当然该剧也不是没有任何瑕疵,最明显的就是演员演唱多次出现荒腔走板的现象。我们知道一位好的戏曲演员要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尤其是“唱、念、做、打”中的“唱功”最考验演员的实力,在长达2个多小时的演出中,个别不重要的词唱错尚可一带而过,而跟不上板鼓和胡琴那可是说不过去的。 通过这次剧场观剧实践,学生们从编剧、演出方式和音乐唱腔设计上对花鼓戏《齐白石》做出了整体评价:该剧采取最自然的平铺直叙手法娓娓道来,采用花鼓戏最传统的独幕剧表现方式慢慢展现,运用最具地方韵味的花鼓唱腔浑然唱出齐白石的一生,也唱出二十一世纪花鼓戏新的发展前景。一场愉悦的观剧体验胜过无数的照本宣科,通过剧场观剧这一途径,使学生在获得较强的直觉观感的同时,也引发了他们对诸多问题的思考,不仅有围绕花鼓戏剧种本身的文学创作、唱腔设计、舞台表演等问题,还引发了学生有关花鼓戏的社会生存环境、剧场表演模式、演出价值取向和未来传播发展等社会、文化问题多维度的思考。 作者简介: 王桂芹,湖南理工学院音乐学院副教授。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