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精准扶贫视角下网络文化惠民工程可持续发展研究 |
范文 | 王培培 [摘 要] 网络文化惠民就是要以社会公众需求为导向,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文化为民,通过提高网络公共服务的基础设施和软实力效能,提供群众需要的知识、技术等。基于近几年对山东省网络文化惠民工程的实地调研,总结国内相关研究成果,结合我国网络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平台的完善,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网络文化惠民工程在我国的发展历程,并提出网络文化惠民工程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设计思路,即根据建设、利用和效果三个指标设置构建网络文化共享工程的精准扶贫评价指标体系。以资源建设标准统一化、文化服务规范化、社会反馈机制畅通化、社会化服务全面化为原则的网络文化共享工程未来发展的顶层设计战略。 [关键词] 文化惠民;可持续发展;共享 [中图分类号] F47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6043(2018)03-0068-03 一、引言 随着国家扶贫工作的不断推进,尤其是近年来的精准扶贫工作的大力开展,我国贫困人口总数不断下降。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虽然贫困人口的绝对性数量得到了较好的降低,但相对贫困人口仍较多,而且这部分人的脱贫难度要远高于前期脱贫人员,其中重要的致贫原因就是文化匮乏,缺少必要的精神动力以及对社会知识的认知和掌握。尤其是城乡之间、中西部之间的文化发展差异,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贫困地区与发达地区的数字鸿沟愈发明显,在这个以知识智慧、数据获取和信息容量为竞争主体的世界,如何通过知识传播来实现文化惠民这一关系国家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式,已经成为全世界都在关注的问题,全球各地都在运用各种技术形式来拓展自我的文化惠民工程,其中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网络文化惠民成为众多国家和地区的重要选择,通过构建相应基础设施和数字工程实现对偏远地区或弱势群体的知识传播,尽可能解决数字鸿沟、信息鸿沟等带来的文化缺失问题。 我国从2004年就开展了文化惠民工程的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由于传统文化传播方式的普惠性存在一定的偏差,网络文化惠民工程就成为现今文化惠民工程的重要途径。网络文化惠民就是要以社会公众需求为导向,弘扬社會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文化为民,通过提高网络公共服务的基础设施和软实力效能,提供群众需要的知识、技术等。基于近几年对山东省网络文化惠民工程的实地调研,总结国内相关研究成果,结合我国网络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平台的完善,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去看网络文化惠民工程在我国的发展历程,并提出建设思路。 二、我国文化共享工程研究的基础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美国学者蒂奇纳、多诺霍与奥里恩研究发现大众传播对知识的差别影响明显,其提出的“知识沟假设”,指出由于传媒传播信息数量不断增多,而不同社会层次人员获得知识的速度和能力不同,往往社会地位较低人群获得信息的速度慢,不同社会层次的人们知识差距会随之扩大,进而造成了社会经济状况的差异扩大,穷人越来越穷。这种知识差距的产生原因有很多,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知识传播渠道的不同以及人际网络程度。[1]2000年召开的世纪论坛年会上,各界专家都指出了数字鸿沟对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信息和知识的流动和获取是社会进步的关键因素之一。世界各国都推出了自己的相关措施,例如美国的“美国记忆”、英国的“文化在线”、韩国的“信息网络村”以及印度的“农村发展项目”等。[2]我国也于2004年开展了全国文化共享工程,该工程基于解决我国中西部偏远地区的信息匮乏和文化落后的现状,由文化部和财政部共同主持实施,通过运用各类信息技术,将我国几千年的文化资源进行整合加工,实现信息数字化,依托公共服务体系中各类公共文化设施,如图书馆、文化服务站以及各类信息传播机构,通过纸质图书资料、互联网以及广播电视等传播载体,实现全国意义的文化惠民共享。但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显然在各种传播媒介中,网络已经成为最为普遍的方式。[3]对文化共享工程相关的理论研究成果,目前主要集中在财政政策的视野,也有一些学者从社会学视角或是从网络计算机专业角度提出调整我国文化惠民的方式、方法的研究。但学者网络文化惠民的具体模式及发展方向的研究较少,而且并未有具体关于精准扶贫中网络文化惠民工程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研究成果。 三、网络文化共享工程建设目标与分析 (一)网络文化共享工程建设目标 网络文化共享工程是我国文化惠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我国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实现的关键点。网络文化共享工程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促进,首先能够在实施主体建设上提供相应的支撑,同时能够通过自身发展为文化体系完善保驾护航。我国建设网络文化共享工程的实践条件已经成熟,目前互联网普及率高达50%以上,网民数达到7亿以上。[4]国家拟通过对网络文化共享工程的建设去解决我国社会公众对数字文化信息的需求,通过互联网、电视网以及广播网等网络性技术手段,传播有利的、有用的、有效的知识文化,去满足社会公众的知识文化获取需求,尤其是获取信息渠道较窄的弱势群体和贫困人群。简而言之,网络文化惠民工程的建设目标是为广大基层群众提供利民、富民和爱民信息资源的公共文化服务平台。网络文化共享工程的建设目标和实施目的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网络文化共享工程为各级公共服务部门配置了相应的先进网络技术设备,包括计算机设备、网络线路铺设等,为偏远农村地区提供了相应的网络服务,甚至填补了某些中西部偏远山区的网络空白,计划构建公共电子阅览室,推动互联网的普及,为当地群众带去先进的知识文化。其次,除了计算机等相关设备的配备,相关部门会组织社区居民进行计算机网络的相关使用培训工作,刺激当地民众的自主学习性,提高公共电子阅览室的有效利用率。第三,网络信息的时效性能够保证社会公众对知识获取的有效性,能够及时了解国内外动态,较好的把握现有市场下社会发展的经济规律,促进贫困人员能够较好的实现脱贫致富的愿望。 (二)公众对网络文化共享工程数字文化资源的偏好分析 网络文化共享工程的资源的构建主要是建立在社會公众对数字文化资源的偏好和社会实际需求上,因此数字文化资源的偏好分析对于工程的构建尤为重要。网络文化共享资源的传播和利用主要依托两种形式出现:其一,由公共服务相关单位组织的文化教育活动,依托于各级网络公共服务平台,为公众提供查阅、参考和欣赏的形式;其二,公众主动从互联网等设施上获取自身所需信息资源的一种形式,这种形式更多关注的是网上资源的浏览情况以及公众的网络活跃度,还有各类网络资源的公众关注度。 通过问卷调查和网络用户行为分析,我们总结了目前社会公众对数字文化资源的偏好,以及对未来网络文化贡献工程的期望。其中针对公共文化教育资源主要是依据问卷调查和相关部门提供的讲座上座率、电子资源使用率以及目标服务对象满意度的调查;针对公众互联网自主获取资源行为,主要是运用网络用户行为分析技术,通过网络浏览的情况、点击情况以及下载或使用情况来进行分析。 通过分析发现,社会公众对信息资源的满意度相对较好,但是还有待完善的问题。首先,公共文化教育资源的种类还需进一步扩充,针对不同地区偏好,增加资源的作品数量以细化资源内容,例如在贫困地区应多增加普法类、教育类以及经济类资源;其次,明晰资源分类,现有资源虽多,但是由于分类不清,造成了资源检索较难,而且容易造成资源的浪费,应进一步细化资源分类,按照资源分类标准细化,提高资源利用率,避免重复资源建设;第三,网络资源内容多而繁杂,应提高社会公众的数据检索和筛选能力,避免公众在众多信息搜索整理过程中浪费过多的时间和精力,造成不必要的个人选择隐性成本。 四、网络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战略设计 (一)网络文化共享工程未来发展顶层设计 我国文化共享工程自2004年起已经推动多年,随着社会发展变化,政府部门的角色已经发生了些许转变,由过去的“办文化”到现在的“管文化”,未来显然会给我国文化发展提供更多的扶持、帮助以及自我发展空间。网络文化共享工程作为全国文化共享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临,其形式也从政府主导的“开创共建”转变为“全面共享”,更多突出的是社会共建共享,针对于此其设计主题着重在于资源建设标准统一、文化服务规范、社会反馈机制畅通、社会化服务越来越全面。而网络文化共享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建设的顶层设计也是基于以上四个原则设置的。第一,资源设计。由于网络信息资源规模庞大,建设共享工程应统一资源分类标准。第二,制度设计。网络文化共享工程的框架应符合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目标要求,结合国家相关制度规范,制定建设制度、组织管理制度、资源建设和维护制度以及其他各种管理制度。第三,技术设计。实现网络文化惠民工程的关键基础在于技术的支持,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云平台融合文化服务平台,拓展现有的服务方式和手段。第四,服务设计。网络文化共享工程将基于服务网络延伸至各村各户,逐步实现网络全覆盖,将服务落实到具体的人,最终实现个性化共享服务。 (二)网络文化共享工程未来发展实践指导 1.以信息技术平台为支撑,建立云平台层级式互联网网站群。网络文化共享平台的实现基础为信息技术和各类计算机硬件设备的完善建立,通过结合我国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建设以及未来社会发展要求的信息共享,网络文化共享平台应依托先进的网络云平台技术,结合顶层设计目标,搭建云平台层级式互联网网站群,通过云平台建立网站与网站之间的关系,达成相互协作链接,实现各个网站之间的信息资源共享。 2.以人才建设为中心,构建适于全民的普惠性文化培训体系。网络文化共享平台的推广和使用,需要使用者对信息资源传导介体的操作,尤其是现在计算机、智能手机等设备的使用。另外,不同的信息资源平台推广也需要用户熟悉和了解相应流程,而平台所面向的用户为广大群众,应开展普惠性的公众信息素质教育,实现对贫困人口、弱势群体以及基层文化水平相对较低的人员的知识普及,基于用户需求,设置培训,实现网络文化共享工程的全民适用性。 3.以贫困人员及少数民族需求为契机,完善网络资源基础库。针对贫困人员以及少数民族地区往往存在教育水平相对较低,文化资源薄弱等现实情况,在过去的文化共享工程建设中,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一直是其短板,而针对于贫困群体的扶贫信息数据库也仅仅是在少数地区建成,并不能实现全国意义的共享。这就要求在未来的发展中,应当完善基于扶贫以及少数民族的资源,实现真正意义的扶贫和全面意义的共享。 (三)构建网络文化共享工程精准扶贫评估指标 网络文化共享工程精准扶贫效果评价,应根据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和扶贫目标的现实情况进行设定。[5]网络文化共享平台的建设目标之一就是消除城乡数字鸿沟,构建我国全民共享优秀信息资源,因此,针对于精准扶贫的评估指标体系的建设同样要基于此目标建立,同时结合扶贫政策导向,根据层次分析法来确定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6],构建我国网络文化共享工程的扶贫指标体系,具体指标设置主要从建设、利用和效果三个方面构建网络文化共享工程的精准扶贫评价体系。首先,建设方面主要考核的指标包含基础设施建设指标、制度建设指标、网络资源建设指标、资源建设指标、人才推广队伍建设指标以及农村服务建设指标等;其次,利用方面主要考核的指标为资金利用指标、资源利用指标、设备利用指标以及技术利用指标;第三,效果方面主要考核的指标为公众满意度指标、扶贫效果指标、公众认可度指标和公众文化发展指标等。 五、结论 通过全面总结网络文化共享工程的建设目标和具体建设顶层设计以及针对项目建设后对精准扶贫的协助效果和考核指标,挖掘了网络文化共享工程建设应注意的问题和解决方案,为网络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较好的指导依据和未来战略发展指导。通过研究发现,网络文化共享工程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促进作用,首先体现在它能够在实施主体建设上提供相应的支撑作用,同时能够通过自身发展为文化体系的完善保驾护航。网络文化共享工程的资源构建主要是建立在社会公众对数字文化资源的偏好和社会实际需求上,因此数字文化资源的偏好分析对于工程的构建尤为重要。简而言之,网络文化惠民工程的建设目标是为广大基层群众提供利民、富民和爱民信息资源的公共文化服务平台。网络文化共享工程为各级公共服务部门配置了相应的先进网络技术设备,包括计算机设备、网络线路铺设等,为偏远农村地区提供了相应的网络服务,甚至填补了某些中西部偏远山区的网络空白,计划构建公共电子阅览室,推动互联网的普及,为当地群众带去先进的知识文化,相关部门会组织社区居民进行计算机网络的相关使用培训工作,刺激当地民众的自主学习性,提高公共电子阅览室的有效利用率,促进贫困地区脱贫致富。 [参考文献] [1]苏超.文化共享工程网站与可访问文化信息资源质量的现状分析[J].图书馆学研究,2015(20):79-90. [2]王永友,史君.“文化共享”理念的理论演进与实践逻辑[J].南京社会科学,2016(1):149-156. [3]向江,陈移兵,杨毅.全国公共数字文化共享云服务平台研究与设计[EB/OL].计算机工程与应用:1-10[2018-01-29].http://kns.cnki.net/kcms/detail/11.2127.TP.20171117.1033.002.html. [4]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N].人民日报,2006-07-08(006). [5]陈升,潘虹,陆静.精准扶贫绩效及其影响因素:基于东中西部的案例研究[J].中国行政管理,2016(9):88-93. [6]莫光辉.精准扶贫:中国扶贫开发模式的内生变革与治理突破[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6(2):73-77+94. [责任编辑:潘洪志]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