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一带一路”视角下中俄经贸合作发展对策研究 |
范文 | 吕佳 高原 [摘 要] 在全球经济发展低速和中国推进“一带一路”背景下,中俄之间贸易合作也在不断深化,得益于地缘优势,黑龙江省始终保持全国对俄经贸合作第一大省地位。基于“一带一路”视角,通过对中俄贸易规模、贸易结构和贸易投资现状分析中国对俄经贸合作存在的问题,为促进中俄经贸发展提供对策。 [关键词] “一带一路”;中俄经贸合作;贸易;投资 [中图分类号] F270[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9-6043(2019)12-0084-02 现今全球经济发展缓慢,西方经济对俄的制裁,和中国自身发展的需要,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发展对俄经贸合作是大势所趋,中俄经贸合作正在迅速发展。 一、中俄经贸合作现状 (一)中俄贸易规模 2010年,中国以593亿美元的双边贸易额,成为俄罗斯第一大贸易伙伴国。2014-2018年,中俄贸易额分别是884亿美元、635.5亿美元、683.2亿美元、840.7亿美元和1070.6亿美元。通过贸易额可以看出,中俄贸易规模除了在2015年和2016年由于俄罗斯经济下滑导致贸易额有所下降外,其他年份发展均形势良好,贸易规模在不断提高。尤其是2018年,中俄双边贸易冲破了1000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对俄贸易增速在中国对外主要贸易伙伴中位居第一列。此外,中国也继续保持了俄罗斯对外贸易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地位,中俄贸易比重在双方贸易中比重也不断提高。 (二)中俄贸易结构 中俄贸易商品种类集中,中国对俄罗斯出口贸易产品中,类似机电产品这样技术型产品占比虽然每年都在增加,但纺织品、服装及衣着附件和鞋类等劳动密集型产品仍然占据着主导地位。在俄罗斯对中国出口贸易中,原油出口占据绝大部分,此外化工产品、原木和其他矿产品等资源密集型产品也是主要出口产品。 (三)中俄投资合作 投资合作作为中俄经贸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在不断发展。但相对贸易合作而言经贸合作发展规模小,发展也不稳定,且中国对俄罗斯投资远远大于俄罗斯对中国投资。2014年5月,中俄签署了人民币和卢布直接结算的协议,最大限度实现去美元化对俄投资,这促使中俄关系进一步发展,尤其“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后,中俄关系越来越密切。2014年,中国吸引俄罗斯直接投资4088万美元;中国对俄罗斯直接投资63356万美元。2016年6月,中俄双方依托欧亚经济联盟建设和“一带一路”,签署了合作建设莫克斯-喀山高铁的项目,并推动着中俄之间的合作不断迈上新台阶。2017年中国对俄直接投资22.2亿美元。 从投资行业来看,面对俄罗斯丰富能源优势,中国在俄罗斯投资集中在能源开发和矿产资源开发。从投资企业分布来看,中国投资大多数集中在大城市,例如莫斯科和圣彼得堡。但随着俄罗斯投资政策放宽,像西伯利亚这样的能源集中地,投资也在不断增加。 二、中俄经贸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贸易出口结构不对称 近年来,中国对俄罗斯出口产品主要是集中在服饰、纺织品、原材料等劳动密集型产品,这些产品科技含量低,附加价值低,并且极易受到国家政策调整冲击和市场竞争波动的影响。俄罗斯对中国出口产品主要是集中在化工产品、能源、矿产品等资源密集型产品,这些产品受到政策和市场冲击影响相对较小,而且这些产品出口的主动权掌握在俄罗斯政府中。中俄双方出口贸易结构有很大的不对称性,使中国有很大的被动性和不确定性。 由于中国对俄出口产品主要是工业制成品,且科技含量低、附加价值小。而俄罗斯对中国出口产品主要是资源型原材料产品。相对于原材料产品,工业制成品的竞争力远远高于前者,长期以往,一定会带来双边贸易冲突摩擦,从而影响中俄经贸合作顺利进行。中国出口的工业制成品和俄罗斯出口的资源型产品都是在本国各自资源基础的产业贸易,形成产业间贸易,弥补了互相的缺失,但是缺乏产业内贸易,缺少产业关联性。 此外,中国对俄贸易的企业集中在中小型民营企业,这些企业资金链有限,抵抗风险能力弱,创新能力不强,对于今后更加专业化、规模化、国际化的需求满足能力有限。在面临国家政策调整冲击和市场波动受到的影响很大。但俄罗斯出口的资源型产品受到这方面的冲击相对较小。 (二)投资合作发展力度不大 伴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中国不断加大对俄罗斯的投资。2018年,中国对俄罗斯固定资产投资63.5636万亿元。中国在俄罗斯吸引外来直接投资排名中位居前列。与之相对应的是2018年俄罗斯对中国的投资虽然也有所加大,但总体规模与中方投资相比较差距甚远。对中国投资的前十个国家/地区(中国香港、新加坡、中国台湾、韩国、英国、日本、德国、美国、荷兰、澳门)中并没有俄罗斯。这说明中俄双方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更偏向中国对俄直接投资。 相对于贸易而言,俄罗斯方面主观更倾向于贸易而不是引进中国投资,俄方利用中国资本,技术,人才与俄方资源合作的项目还是十分有限。具体而言:签署的合作协议执行不到位。为保障合作顺利进行,俄罗斯答应尽最大可能保证中国企业的的权益不受到歧视或者阻扰,但是俄方在履约过程中无法做到公平,设有签证审批壁垒和税收,土地购买壁垒等。投资环境制约投资发展。在2018年,中国能成为全球第三大吸引外来直接投资的国家,其投资环境相对于俄罗斯而言比较好。但俄罗斯的投资环境还存在一定的制约因素,比如,政府没有吸引外来直接投资的优惠政策,政府审批难,政府寻租行为中,除了较大城市外社会基础设施相对落后,人才设备不到位等都制约着双方投资合作。 三、促进中俄经贸合作的发展策略 (一)调整对俄贸易结构,优化出口商品结构 中俄贸易商品結构单一必然会影响中俄经贸长期合作。为促进中俄经贸合作进一步发展,应该进一步优化对俄出口商品结构。一是优化对俄贸易结构,培育新的贸易增长点。促使中俄经贸合作向着更加多元化、深层次、宽领域发展。在现有的中国向俄出口劳动资源密集商品进口资源密集商品基础上向其他领域拓展。例如,推动中俄航空航天领域合作,现代化农业合作,军工业合作等其他高技术含量的新兴产业等。二是充分利用“一带一路”倡议,开发对俄贸易潜力,调整出口产品结构,在保证现有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不断增长情况下,增加出口类型,构建以促出口为中心的整条产业链,例如构建集生产、加工、集散、物流、保险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可以有效发挥优势,减少贸易风险,深化合作领域。三是黑龙江作为对俄经贸合作的重要窗口,多年来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在“一带一路”的新环境下,要充分发挥黑龙江在对俄经贸合作中的作用,坚持建立健全黑龙江对俄经贸合作机制,不断深化合作领域,大力发展“龙江丝路带”建设。在扩大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同时,根据黑龙江的主要产业,提升产业技术水平,提高出口产品质量,提高产品附加值,打造龙江品牌。中俄博览会作为对俄经贸的重要载体,黑龙江积极利用中俄博览会这个平台,不断与俄方加强沟通,强化双方协调与合作,扩大黑龙江省对俄开放领域,提高开放层次。劳动密集型产品多为中小企业,政府要给中小企业适宜的发展空间和优惠的政策,为企业制造上级,营造合作共赢的发展环境,不断提高双方经贸水平。 (二)改善对俄贸易投资现状,扩大投资规模和领域范围 中俄经贸合作主要集中在贸易往来,不仅投资规模相对较小,而且投资范围和行业有限。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带动下,不仅要加强对俄贸易更要加强对俄投资,扩大对俄投资规模和范围。 一是增强中俄政策沟通,积极开展信息交换。加强中俄政府之间的往来,增强政治互信,畅通信息,建立具体规章制度,共同推动签署项目的顺利进行。此外加强发挥政府在对俄投资宏观调控作用,为扩大海外投资提供良好政治环境,尤其是为正在规划和研究的投资提供及时有效的政策支持。政府也不断放宽对俄投资限制,简化对俄投资行政审批手续,积极鼓励企业对俄投资。二是加大力度吸引俄资和对外投资。抓住“一带一路”倡议,扩大对俄投资和吸引俄资。通过经贸洽谈会和政府加大大型国企对俄投资,例如中铁,中石油,中石化与俄合作,谋求共同发展和提升。积极扩大对俄投资领域,例如加大对俄能源、农业、食品加工、林业、远东地区基础设施、装备制造业和航空航天业等领域的投资合作,深化对俄经贸投资合作。 伴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中俄经贸合作也在不断发展。中国应该不断调整对俄经贸合作策略,坚持优化对俄贸易出口结构,扩大投资规模和领域范围,既能推动中俄经贸合作健康发展,也有利于中国在对俄经贸合作中占有优势。 [参考文献] [1]李青霞.“一带一路”背景下中俄经贸关系的发展现状及对策[J].山西农经,2018(6). [2]班令.中俄经贸合作关系新析——经济利益的视角[J].经济纵横,2019(1). [3]陈阳,王强.“丝绸之路经济带”框架下“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路径分析[J].国际经贸,2019(6). [4]赵方亮.“一带一路”背景下黑龙江对俄经贸合作路径探析[J].商业经济,2018(5). [责任编辑:赵磊]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