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音韵阐微
释义 音韵阐微

音韵阐微

音韵学书名。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李光地、王兰生等奉诏编撰。全书十八卷。成书于清雍正四年(1726年)。全书依平水韵韵目分为一百零六韵,各韵之字按开、齐、合、撮四呼和三十六字母次序排列。编者用等韵学原理改进韵书体例,最大的特点是依满文(当时所谓“国书”)十二字头拼音方法改良反切。上字用“支”“微”“鱼”“虞”“歌”“麻”韵(即开音节)字,下字用零声母字(清音用影母字,浊音用喻母字)。反切用字划一,凡同母同呼同调的字,反切上字相同;凡同韵同呼同调的字,反切下字相同;只有反切上下字本身,才改用别字相切;反切字不用僻字,注音较为准确且容易掌握。因此,此书“用法简而取音易”,是一部适合于普通读者的注音字典,也是研究近代读音演变的重要资料。


《音韵阐微》

音韵学著作。清初李光地奉敕承修,王兰生编纂,徐元梦校阅。本书自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 始编, 至雍正四年 (1726年) 完成。 此书韵部表面上依 “平水韵” 分为106部, 实际上保留文吻问物与殷隐焮迄以及迥经与拯证的区别,所以有112部。声母则依照36字母。各韵中先分开齐合撮四呼,再按36字母顺序列字。 卷首还附有韵图, 大体依照刘鉴 《切韵指南》。本书最大特色在于改革了反切方法。书中每个小韵除注明 《广韵》《集韵》的切语外,加注新作反切。新反切称为 “会声”。它的反切上字采用不带辅音韵尾的支微鱼虞歌麻几韵的字, 反切下字尽量采用影喻等纽的零声母字, 这样使拼切变得方便、 简单而且准确。 同时, 本书还注意到, 不但反切下字与被切字同调,连反切上字也要求与被切字同声调;在平声里,反切上下字都与被切字同清浊, 这样, 显然对清浊带来的声调变化也能兼顾到。 这种改良的反切, 受到当时及后人的肯定, 是等韵学上一大进步。


随便看

 

汉语词典收录604837条汉语词条,可根据汉字查询相应的词语释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翻译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3 16:5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