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址毁坏的年代较久的建筑物所在之处。刘禹锡《山阳城赋》:“山阳故城,~数雉。”(雉:城墙高一丈长三丈为一雉。)
遗迹;遗址yíjì yízhǐ【同】 都是名词;都指历史遗留下的事物;都有书面语色彩;都是中性词。 【异】 “遗迹”侧重指古代的事物遗留下来的痕迹,包括残存的墓葬、古城、村落、废墟等,适用范围较大;常作主语和宾语;常受时代名词和朝代名词的修饰。[例]西安半坡考古中发现了原始社会农耕生活的~。“遗址”侧重指古代建筑物残存的地方;适用范围小;常受朝代名词和处所名词的修制;常作宾语。[例]河南安阳发现了殷墟~。
遗址yízhǐ湮没或毁坏已久的古城镇、古建筑物原址。 【同】旧址
【遗址】人类活动或某些重大事件遗留下来的建筑物基址。 居住地
居住地称他人居住地的敬语:贵地 贵壤 谦称自己居住的地方:贱地 贱处 人或团体居住或通信的地方:址(住址;地址;居址;原~;遗~;新~) 固定的住址:坐落 定址 地方机关或部队所在地:驻地 机构驻在处:驻所 部队或外勤人员所住的地方:驻在地 军队驻扎地:营(营次;营地;军所) 贫苦人家居住的地方:荜门委巷 筚门委巷 旧指城市中贫民聚居的地段:贫民窟 秦时贫贱者的居住地:闾左 豪门贵族所居之地:乌衣门第 乌衣门巷门第乌衣 仁者居住的地方:仁里 临时停留或暂住的地方:落脚之地 曾经居住过的地方:故地 曾经去过或生活过的地方:旧地 重新来到曾经居住过或到过的地方:旧地重游 可以定居之地:隩 安居之地:处 住宿地:次(旅~) 宿地 宿头 宿所宿处 顿地 居丧之地:苫次 居住的地方极不安全:一夕三迁 一夕九徙 (居住的地方:居住地)
另见:居处 住房 所在地
建筑物
建筑物筑(小~;古建~群) 建筑物的位置:址(校~;新~;旧~)坐落 跨据 毁坏的建筑物的地址:遗址 建筑物的顶部:顶子 建筑物的规模:体量 中国传统建筑的檐部形式:飞檐反宇 屋角的檐部向上翘起的建筑形式:飞檐飞甍 飞宇 檐角朝上如鸟飞的建筑:翚构 山石或亭台等建筑物高耸开张之状:翼然
荒凉的地方
荒凉的地方边远荒凉地区:边荒 蛮荒的地方:蛮裔 遐外 边远的蛮荒之地:遐魅 北方塞外荒漠之地:龙荒朔漠 边远荒漠之地:龙碛 龙荒蛮甸 野草丛生的地方:草泽 荒凉而被人遗忘的地方:荒天老地 被破坏后荒凉的地方:丘 遗址 余趾 余址 城市、村庄等遭受毁灭性破坏而变成的荒凉地方:废墟 荒墟 草木杂生的废墟:秽墟 离城很远、人迹罕至而空旷荒凉的地方:荒郊野外 荒郊旷野 极荒凉的地方:野岸荒崖
另见:荒凉 偏僻 交通
各种基础
各种基础建筑物的地下部分:基(基础;基脚;基趾;本基;根基;路~;奠~) 址(基址;遗~) 阯(基阯) 墙脚 根脚 柱子下边的石礅子:磌 宏大建筑物的基础:鸿基 承受建筑物、机器设备等荷载的全部地层:地基 房屋的地基:房基 宅基 本基 国家的基础:邦基 幸福的根基:庆基 现成的基础:成基 牢固的根基:苞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