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衣送酒借指朋友相聚。元卢挚《沉醉东风·重九》曲: “衰柳寒蝉一片愁,谁肯教白衣送酒。” ●南朝宋檀道鸾《续晋阳秋·恭帝》: “陶潜九月九日无酒,于宅边菊丛中摘盈把,坐其侧,望见白衣人,乃王弘送酒,即便就酌而后归。” 南朝梁萧统《陶渊明传》:“尝九月九日出宅边菊丛中坐,久之,满手把菊,忽值弘送酒至,即便就酌,醉而归。” 重阳节,陶潜于屋旁东篱下采菊盈把,正为无酒发闷,忽见一白衣人至,原来是王弘送酒来了,随后醉饮而归。
白衣送酒【出处】 《太平御览》卷三十二引《续晋阳秋》:“陶潜九月九日无酒,宅边东篱下菊丛中,摘盈把,坐其侧。未几,望见白衣人至,乃王弘送酒也,即便就酌,醉而后归。” 【释义】 晋代陶潜字渊明,隐居田园,嗜酒好饮。九月九日重阳节这天,因无酒可饮,坐在宅边菊花丛中,望见有白衣官役行来,原来是刺史王弘派人来送酒,陶便打开畅饮。后以此典指赠酒、饮酒;也用以咏重阳节。 【例词】 白衣来 白衣酒 白衣至白衣送酒 白衣人 王弘送酒望白衣 欢因送酒来 陶潜无酒 渊明重九【用例】 〔白衣来〕 宋·李光《南歌子》:“使君携客上层台。不用篱边凝望,白衣来。” 〔白衣送酒〕 唐·皇甫冉《重阳日酬李观》:“不见白衣来送酒,但令黄菊自开花。” 〔陶潜无酒〕 宋·陈与义《次韵周教授秋怀》:“宋玉有文悲落木,陶潜无酒对黄花。” 〔王弘送酒〕 唐·李嘉佑《答薛播使君重阳日赠酒》:“共知不是浔阳郡,那得王弘送酒来。” 〔望白衣〕 宋·杨万里《重九日雨仍》:“闭门幸免吹乌帽,有酒何须望白衣。” 〔渊明重九〕 宋·辛弃疾《贺新郎》:“到君家,悠然细说,渊明重九。”
白衣送酒晋陶渊明喜欢饮酒,但不能常得。九月九日,在家园菊丛旁赏菊。江州刺史王弘乃命一白衣人送酒来。他一饮而尽,酣然而归。见南朝宋檀道鸾《续晋阳秋》。后世因以喻知心朋友。元卢挚《沉醉东风·重九》曲:“衰柳寒蝉一片愁,谁肯教白衣送酒?”
白衣送酒白衣:古时官府小吏所穿衣服。官府小吏送来美酒。犹雪中送炭。东晋诗人陶渊明酷爱饮酒,由于生活贫困,他常常望酒兴叹。有一年重阳节,陶渊明又没有酒喝了,他握着满把的菊花,颓唐地坐在东篱下的菊丛旁。过了一会儿,忽然看见时任江州刺史的好友王弘,派一个白衣小吏给他送酒来了。陶渊明欣喜若狂,在菊花丛中喝了个酩酊大醉。(见南朝·宋·檀道鸾《续晋阳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