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老年急腹症患者手术中的麻醉处理分析 |
范文 | 王静 【摘? 要】目的:分析老年急腹症患者手术中的麻醉处理方式与效果。方法:以我院于2017年7月~2018年7月收治的98例老年急腹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49例)与参照组(49例),参照组行全麻手术处理,研究组行硬膜外麻醉联合全麻手术处理,比较两组患者相关手术指标情况以及手术麻醉效果。结果 :研究组手术麻醉优良率显著高于参照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参照组,麻醉后研究组患者血压变化情况显著优于参照组,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老年急腹症患者的手术过程中,实施硬膜外麻醉联合全麻手术处理能够显著提高手术麻醉效果,提升麻醉优良率,缩短患者手术时间,稳定其血压,保障手术顺利进行,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老年;急腹症;手术麻醉 【中图分类号】R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09-0145-01 作为临床常见胃肠疾病,急腹症具有发病急、病因复杂、发展较快等特点[1],患者大多为老年人,临床主要采取手术治疗的方法。为了缓解患者的手术疼痛,实际手术过程中必须采取相应的麻醉处理措施,相较于传统的全麻处理,硬膜外麻醉联合全麻手术处理具有更佳的应用效果。本文主要分析老年急腹症患者手术中的麻醉处理方式与效果,具体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以我院于2017年7月~2018年7月收治的98例老年急腹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49例)与参照组(49例)。研究组男女比例29:20,年龄60~72岁,平均年龄(65.89±6.61)岁;参照组男女比例25:24,年龄61~74岁,平均年龄(67.01±6.45)岁。患者均符合急腹症临床诊断标准[2],排除心肝功能不全、肿瘤疾病以及其他严重并发症患者。基线资料使用SPSS17.0软件统计分析,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术前,医护人员应做好麻醉健康知识宣教工作,提高患者对手术麻醉的认知,及时疏导患者因为手术而产生的焦虑、担心、紧张等负性情绪,保证患者以最佳心态接受手术治疗。根据患者的生命体征情况、具体病情以及疾病类型为其选择具有针对性的手术麻醉方式。具体内容有: (1)参照组? 参照组行全麻手术处理,予以患者气官插管,注射咪唑安定(国药准字:H10980026)0.08mg/kg、依托咪酯(国药准字:H20083107)0.3m/kg、芬太尼(国药准:H20143314)3μg/kg以及阿曲库铵(国药准字:H20060869)0.6m/kg,实施麻醉处理。同时在手术过程中,保持14次/min的通气频率予以患者机械通气[3],10ml/kg潮气量,100%氧气吸入浓度,设定2:1的吸气与呼吸比,维持30~40mmHg呼气末二氧化碳。为了达到更好的麻醉效果,予以患者七氟醚[4],根据实际情况,医护人员可以间断性微泵推注[5]芬太尼以及阿曲库铵。 (2)研究组 研究组行硬膜外麻醉联合全麻手术处理,于患者椎间隙适宜部位进行穿刺,注射0.89%甲磺酸罗哌卡因(国药准字:H20060475)5ml。之后,间断性注入甲磺酸罗哌卡因联合阿曲库铵。为了达到更好的麻醉效果,微泵推注依托咪酯50μg·(kg·min)-1以及0.12μg·(kg·min)-1瑞芬太尼,在手术过程中,每隔60min,为患者注射上述麻醉药剂5ml。 1.3评价指标 (1)比较两组患者手术麻醉优良情况,优:术中患者未出现疼痛,手术顺利;良:术中患者出现轻度疼痛,手术顺利;差,术中患者出现强烈疼痛,手术受到影响; (2)比较两组手术时间以及患者血压变化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组间检验运算以统计学软件包(版本:SPSS20.0)进行辅助,经t检验和卡方检验,对应以(±s)、(n)%表示,当P<0.05,则表示组间所得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手术麻醉优良率对比 49例研究组,28例优,20例良,1例差,麻醉优良率为97.96%;49例参照组,19例优,18例良,12例差,麻醉优良率为75.51%,研究组麻醉优良率(97.96%)显著高于参照组(75.5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義(P<0.05)。 2.2手术指标对比 麻醉后, 49例研究组,平均手术时间为(146.21±28.56)min,患者舒张压(78.01±3.57)mmHg,收缩压(120.34±4.98)mmHg;49例参照组,平均手术时间为(248.57±39.76)min,患者舒张压(88.20±4.01)mmHg,收缩压(132.01±8.02)mmHg,研究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参照组,血压变化情况显著优于参照组,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老年急腹症患者大多发病突然,病情发展较快,若未及时接受有效的治疗,患者的生命健康将受到威胁。当前,临床主要采取手术方法予以治疗老年急腹症患者,但是由于年龄等多方因素,老年患者身体机能发生不同程度的退化,加大临床治疗急腹症疾病的难度,使得手术治疗存在较大风险。综合考虑,临床实施手术治疗前医护人员应精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为手术提供准确依据,予以适宜的麻醉处理,以保障手术的顺利进行。 临床常用的麻醉处理方法有全身麻醉、硬膜外麻醉、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其中,全身麻醉是指患者完全失去意识,无法感知身体疼痛,全麻常用吸入性药剂为氧化亚氮、七氟烷[6]等,依托咪酯、芬太尼则为常用静脉麻醉药物,全麻手术处理取得一定的麻醉效果,但是容易导致患者发生不良反应以及并发症,而且,若医院医疗设施水平、手术条件不满足要求,将可能大大降低麻醉效果,导致手术风险的出现,进而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因而,临床医学不断加大研究力度,逐渐引入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手术处理方法,该方法具有安全、有效的特点,满足现代临床手术要求。 硬膜外麻醉,又称硬膜外间隙阻滞麻醉,于患者硬膜外腔注入适宜麻醉药剂,对脊神经根起到阻滞作用,使其支配区域暂时产生麻痹,穿刺部位包括骶管、低位、中位以及高位阻滞[7],分单次以及连续两种给药方式。硬膜外麻醉具有药物弥散快、毒性小、起效快、麻醉持续时间长等特点,常用的麻醉药物为罗哌卡因、利多卡因等。若患者无临床禁忌症,医护人员可以结合实际情况辅以肾上腺素[8](浓度≤5μg/ml),以延长麻醉效果,提高镇痛作用。该麻醉处理方法不会引起严重并发症,具有较高的安全保障系数。本次研究中,研究组手术麻醉优良率显著高于参照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参照组,麻醉后研究组患者血压变化情况显著优于参照组,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在老年急腹症患者的手术过程中,实施硬膜外麻醉联合全麻手术处理能够显著提高麻醉优良率,缩短患者手术时间,稳定患者血压,缓解患者手术疼痛,提高手术麻醉效果,保障手术顺利进行,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胡曦,黄露.瑞芬太尼联合右美托咪定应用于老年急腹症患者的镇痛效果及安全性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2018,15(05):47-50. [2]??? 李永兴,秦忠林,李珍.急腹症感染性休克老年患者72例的麻醉处理及术后转归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85):35-36. [3]??? 林全津.92例老年人急腹症手术的麻醉处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13):156-157. [4]??? 程忠贤.老年急腹症患者手术中的麻醉处理研究[J].系统医学,2017,2(06):19-22. [5]??? 陳梅.老年急腹症患者手术中的麻醉处理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03):32-33. [6]??? 刘智勇.老年急腹症患者的手术麻醉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16):49-50. [7]??? 李玥姝.老年急腹症患者手术中的麻醉处理分析[J].当代医学,2015,21(31):67-68. [8]??? 王罡,郑建辉.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用于老年急腹症手术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22):132-133.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