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电针颈夹脊穴联合磁热疗法治疗颈型颈椎病68例疗效观察 |
范文 | 杨秀科
【摘? 要】目的:观察电针颈夹脊穴联合磁热疗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136例颈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8例,对照组应用电针治疗,观察组应用电针和磁热疗法治疗,比较两组间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愈 40例,好转24例,未愈4例,总有效率94.12%,对照组治愈25例,好转27例,未愈16例,总有效率76.47%。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颈夹脊穴联合磁热疗法治疗颈型颈椎病效果较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颈型颈椎病;电针;颈夹脊穴;磁热疗法;疗效观察 【中图分类号】R24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09-0141-01 颈型颈椎病是颈椎病中较常见的类型,其表现为颈项部疼痛不适,颈活动受限,颈肌僵硬,局部压痛。不同程度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笔者2015年3月至2019年3月采用电针颈脊穴联合磁热疗法治疗颈椎病,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136例病人均来自我院中医门诊及住院患者,按照就诊顺序随机分成两组,单号为观察组,双号为对照组,每组68例。观察组男36例,女32例,年龄30-60岁,平均(46.21±2.28)岁,病程最短3天,最长210天,平均(10.23±2.25)天;对照组男35例,女33例,年龄32-63岁,平均(47.84±2.61)岁,病程最短2天,最长205天,平均(9.67±2.13)天。两组间的基本资料数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①有慢性劳损或外伤史或颈椎退形性病变;②多发于40岁以上中年人,长期低头工作或习惯于长时间看电视、录相者,慢性发病;③枕颈部痛,颈活动受限,颈肌僵硬,有相应压痛点;④X线片示:颈椎生理弧度在病变节段改变[1]。 1.3 纳入标准符合诊断标准,且接受针灸治疗者。 1.4排除标准①非颈型颈椎病;②合并严重高血压、心脏病、肝肾功能异常、活动性出血、肿瘤、结核等其他系统或器官原发性疾病者;③妊娠期患者;④不接受中医针灸治疗者。 2 治疗方法 2.1对照组:患者坐位,取疼痛部位节段的颈夹脊穴2—3组,局部常规消毒后,用0.3×50mm的一次性针灸针直刺穴位0.5—0.8寸,得气后,选择痛点附近的两组颈夹脊穴左右连接电针导线,选用疏密波,强度以局部出现节律性跳动,患者能忍受为度,每次治疗30min,每日1次,10日为1个疗程。 2.2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之上加用磁热疗法治疗。在电针治疗快结束时,用磁疗包放入微波炉中,用中火加热3—5min,然后在患者枕颈部放上一条棉质薄毛巾,将加热的磁疗包置于治疗部位,温度以患者能接受,且感到舒适为度。若治疗过程中,温度下降过快过低,达不到治疗所需的温度,可换加热好的另一磁疗包治疗。磁热疗20min,每日1次,10日为1个疗程。 3 疗效观察 3.1 疗效评定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治愈:枕项部疼痛消失,颈功能恢复正常,能正常参加劳动和工作;好转:枕项部疼痛症状减轻,颈功能得到改善;未愈:症状无改善[2]。 3.2 统计学分析本研究采用SPSS17.0版软件对收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c2检验,P<0.05表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3.3 治疗结果? 1个疗程后,对两组疗效进行比较,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0.05),说明电针颈脊穴联合磁热疗法治疗颈型颈椎病效果优于单纯电针治疗。详见下表 4 讨论 颈椎病是指颈椎骨质增生、颈项韧带钙化、颈椎间盘萎缩退化等改变,刺激或压迫颈部神经、脊髓、血管而产生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的综合征。相当于中医学的“痹证”范畴。其可分为颈型、神经根型、脊髓型、椎动脉型、交感型和混合型。本研究讨论的是颈型,其主要表现为枕项疼痛、颈活动受限和局部壓痛。其发生常与伏案久坐,跌仆损伤、外邪侵袭或年迈体弱、肝肾不足等有关。本病病位在颈部筋骨,与督脉、手足太阳、少阳经脉关系密切。基本病机是筋骨受损,经络气血阻滞不通,治当舒筋骨、通经络[3]。 颈颈夹脊穴位于颈椎和督脉两旁,取穴为局部选穴法,针刺能调和督脉经气,又能疏通局部气血。电针疏密波能促进代谢、血液循环、改善组织营养、消除炎症水肿等[4]。有研究结果表明,电针夹脊穴可以降低血浆中游离5一HT含量和抑制交感神经的活动,从而产生镇痛效应[5]。同时,通过电针节律性跳动,纠正颈椎的不良状态。磁热疗法是磁疗和热疗相结合的一种疗法,磁场可使治疗局部的血液速度加快,血液供应增加,从而促进了局部血液循环,改善了细胞营养,加强新陈代谢。由于磁场作用,引起局部组织细胞内物质运动,组织温度升高,增加生物膜的弥散过程,改变膜电位,增加离子胶体的通透性,促进局部组织的血液循环,改善局部肌肉等组织的缺血、缺氧状态,有利于肌肉组织的功能恢复。热疗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局部血供,减轻肌肉痉挛,缓解患处疼痛。电针和磁热疗合用,产生了电针、磁疗和热疗等多重作用,能很好达到舒颈枕筋骨,通病处经络的作用。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的颈部保健也很重要。平时睡枕应高低适中,治疗中配合做颈保健操等,有利于该病的恢复。 总之,电针颈夹脊穴联合磁热疗法治疗颈型颈椎病效果较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2. 189-190 [2]??? 高树中,杨骏.针灸治疗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146 [3]??? 杨兆民,离恩吉,郭诚杰.刺法灸法学[M].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70 [4]??? 王升旭,李树成,老锦雄,赖新生.?电针夹脊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及机理探讨.中国针灸[J],?2000,20(3):166-168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