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接
气接通过气韵的流通和音节、语气的勾连使上下文相连接的一种衔接方法。绘画书法亦用之。潘天寿《听天阁画谈随笔》:“画中两线相接,不在线接,而在气接,气接,即在两线不接之接”。在文章写作中,表现为思路的条理性、贯通性和严谨性,也表现为节奏的快慢、声音的抑扬和情感的浓淡上,前后文之间以气相接,不受段落、层次章法的阻隔。方东树《昭昧詹言》:“章法形骸也、脉所以细束形骸者也。章法在外可见,脉不可见,气脉之精妙,是为神至矣”。一篇诗文,“气不可不贯” (李法裕《文章论》),如唐·金昌绪《春怨》:“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思路绵密,文气贯通,“从首至尾,语脉联属,如有理词状” (宋·魏庆之《诗人玉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