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摘帽后驻村帮扶工作着力点探究
曾国华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扶贫干部要真正沉下去,扑下身子到村里干,同群众一起干,不能蜻蜓点水,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不能神龙见首不见尾。”这为各级驻村扶贫干部做好帮扶工作指明了方向。随着国贫县陆续摘帽,贫困户逐步脱贫,驻村帮扶工作的重点也发生了些许变化。笔者通过近年来驻村扶贫工作的实践,认为驻村工作队应总结近几年来的帮扶工作经验,结合所驻村的实际情况,找准脱贫摘帽后帮扶工作的着力点,切实做到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帮扶,持续巩固脱贫成果,打好脱贫攻坚战,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着力点之一:持续落实责任,消除贫困户的脱贫恐惧
脱贫摘帽后,有的驻村工作队出现了歇歇脚、缓一缓的懈怠心理,对驻村工作的要求落实不严,导致部分贫困户特别是老弱病残贫困户产生脱贫恐惧,生怕会没有帮扶生活又回到摘帽前,对自身的未来发展存在一定的迷茫感。因此,驻村工作的着力点首先应该放在落实责任,消除贫困户的脱贫恐惧之上。
一是驰而不息抓整改。驻村工作队要把落实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反馈问题整改,省、市、县范围存在的脱贫攻坚中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整改,省委巡视发现脱贫攻坚方面倾向性问题整改以及市委扶贫领域专项巡察反馈问题整改等问题整改工作作为首要的政治任务,自查自纠脱贫摘帽后各级各类督察检查存在的问题,限时整改,举一反三,以整改的过程压实驻村工作责任,以整改的成效护航脱贫攻坚工作向纵深推进。
二是走村入户结亲戚。摘帽不摘帮扶,扶贫干部要继续坚守岗位,确保工作的连续性和有效性。要把困难群众当亲人,着重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开展回头看大排查工作,挨家挨户走访困难群众,与群众打成一片,或者有意识地选择群众餐点时间自带“菜”上户,与群众边吃边聊天,讲政策,话发展,谈收入,交真情,始终关注脱贫群众是否有新的返贫风险,未脱贫群众是否能够如期脱贫,协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上的困难,让他们感觉到驻村工作队是全身心地在融入他们的生活,与他们同吃同住,从而消除他们以为摘帽后就没有帮扶、不能享受相关政策的脱贫恐惧心理,树立起生活的信心。
三是真心实意办实事。驻村工作队除了要时刻关心关注建档立卡贫困户,还要熟悉所驻村的孤寡老人、留守儿童、重残户等,对他们进行实时监控,督促签约医生在巡诊时重点走访这类人群,帮助他们进行日常体检,特别是要关心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利用小分队成员的自身优势,组织留守儿童到图书室集中开展读书、讲故事等活动,使其父母在外放心。结合新农村建设,协助开展好村庄环境整治,在入户走访时多为群众讲解环境卫生对健康的影响,带头参与群众环境整治,从群众最关心、最期盼的事情抓起,铺路通水、疏沟清泥、美化亮化。通过这些实实在在的事情,让群众看到驻村工作队队伍没撤、力度没减、标准没降、干劲没松,免去脱贫群众的后顾之忧。
着力点之二:深化感恩教育,激發贫困户的内生动力
目前,极少数群众‘等靠要的思想还比较严重,比如一些贫困户能够稳定达到脱贫标准线,但为了得到更多帮扶,刻意隐瞒收入,认为自己是贫困户帮他那是天经地义的,缺乏自我奋斗、主动发展意识。因此,驻村帮扶工作要以加强感恩奋进教育为着力点,真正激发群众的内生动力。
一是要注重舆论宣传,营造浓厚氛围。一方面,采取集中学习、感恩恳谈会、共话感党恩、红色故事会、观看感恩教育专题文艺汇演等方式,组织开展感恩奋进系列活动,与村干部、党员、村小组长以及贫困户座谈交流,让贫困户现身说法,谈脱贫前后变化;让党员干部回忆入党历程,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在共读《红色家书》、共赏文艺汇演中汲取精神力量,共同为扶贫事业凝心聚力,攻坚克难,营造出“撸起袖子加油干”的积极氛围,最大限度调动起贫困户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在每个村小组醒目地方张贴“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宣传标语,并以宣传扶贫政策为契机,逐一入户进行感恩教育宣传,激励贫困群众树立“吃水不忘挖井人”的感恩意识,教育引导贫困群众将“靠着墙根晒太阳,等着别人送小康”的心态转化为“我要脱贫”的自发意识,在全村形成“心怀感恩、励志前行”的良好风气。
二是要注重活动创新,推进活动开展。可依托村小学资源,开展感恩教育进学校活动,使学生明白从小要感父母之恩、老师之恩、党之恩,听党的话,跟着党走,刻苦学习,立下远大志向,长大后服务社会、服务人民,报效祖国,切实发挥“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作用。亦可根据实际情况,定期组织贫困户参加各类农业生产实用技术培训,让贫困户在提升农业生产技能的同时,学会知党恩感党恩。
三是要注重示范引领,发挥榜样力量。一方面,以现身说教引领。挖掘村内的致富能手、孝老爱亲模范、身边的好党员等先进人物,聆听他们的故事,观看他们的事迹,通过现身说教,引领村民感恩奋进。另一方面,以道德红黑榜约束。每一个季度围绕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等方面,对孝老敬亲、勤劳致富、诚实守信等先进模范,晒“红榜”进行宣传弘扬;对不孝敬老人、铺张浪费、失信人员、破坏公共财物等不道德行为,贴“黑榜”公开曝光警示,从而促进乡风文明培养和美丽乡村建设。再一方面,以在外乡贤带动。通过在外乡贤为村里办实事做好事的善行义举,引领村民心存感恩之情,积极向榜样靠齐,切实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党的感恩之心、对乡贤的感激之情转化为辛勤劳动、艰苦奋斗的行动自觉。
着力点之三:产业精准对接,实现贫困户的致富梦想
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改进工作方式方法,改变简单给钱、给物、给牛羊的做法,多采用生产奖补、劳务补助、以工代赈等机制,不大包大揽,不包办代替,教育和引导广大群众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实现脱贫致富。因而,驻村帮扶的着力点还应放在帮助贫困户发展产业上,在持续“输血”的同时着力提高“造血”功能,实现由“脱贫”向“致富”飞跃。
一方面,开展贫困户家庭成员劳动能力情况调查,分类制定产业扶贫帮扶措施。驻村工作队配合村两委干部,以户为单位,对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成员劳动能力情况,按照完全劳动能力、部分劳动能力、丧失劳动能力或无劳动能力三个类别进行全面调查摸底,建立工作台帐。根据调查摸底情况,结合贫困户当前享受的产业扶贫政策进行精准再对接和适当调整,为每位贫困户量身定制产业扶贫工作方案,引导贫困群众依靠辛勤劳动和自身努力脱贫增收。对有完全劳动能力的,以“引”为主,退出“补助式”产业扶贫政策,在扶志扶智、教育引导、技术资金扶持上下功夫,帮助支持他們发展生产和务工就业增加收入;对有部分劳动能力的,以“帮”为主,除享受应得补助政策之外,坚持人岗相适的原则,设置公益性岗位,安排他们到农村保洁员、生态护林员、农家书屋管理员等公益性岗位就业,帮助他们增加收入;对丧失劳动能力或无劳动能力的,以“扶”为主,在落实低保兜底保障政策的同时,继续通过分享光伏扶贫发电收益、金融信贷扶贫等方式,给予这类特殊困难群众“兜底救助式”扶持,确保收入长期持续稳定,不出现返贫现象。
另一方面,用活扶持政策,解决贫困户自身发展动力不足。严格按照“摘帽不摘政策”的要求,继续落实好产业扶贫扶持政策,从生产成本奖补、技术培训、小额信贷、农作物种植保险、市场销售等方面支持贫困户自主发展产业,增强“造血”功能。此外,还要学会外引内联,既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又打好亲情牌,宣传好支持鼓励在外乡贤返乡创业的各项优惠政策,感召在外乡贤返乡创新创业,投资故里,兴建水利、农村饮水工程、道路等基础设施,为贫困户发展产业和实现家门口务工提供最大的方便。
着力点之四:建强基层组织,补齐贫困户的帮扶短板
宣传党的政策、抓实精准扶贫、建强基层组织、为民办事服务、助推乡村振兴,这些都是驻村工作队的主要职责。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贫困群众越多的地方,基层组织建设也是相对薄弱的地方,基层干部在带领群众发家致富方面存在短板弱项。所以,驻村帮扶工作要把村级党组织建设牢牢抓在手上,着力运力,充分发挥党支部和党员在脱贫攻坚中的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补齐帮扶贫困户的短板弱项。
一是要协助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给钱给物,不如给个好支部。当前,农村大多数人都迁出村外居住或外出打工,平时在村里生活的都是年老体弱者和留守儿童,村干部基本上都不居住在村里,而且村里党员普遍存在年龄结构偏老的问题。针对这些现象,驻村工作队应积极寻访,挖掘新生力量,有意识第把那些有知识、有眼见、有素质、有能力、肯为村里办事的年轻人培养成入党积极分子,把他们充实到村两委班子中来,改善村干部的人员结构,增强村级组织的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
二是要着力提高村党员干部的能力素质。首先,要帮助村干部掌握现代化办公技能。目前,很多驻村工作队除了帮扶建档立卡贫困户,完善各种台账资料外,有些本该由村干部完成的诸如电脑操作方面的工作,也是由驻村工作队“代劳”,成为了村干部“秘书”。驻村工作队要厘清工作职责,教会村干部掌握现代化的办公技能,更好地开展工作。其次,要着力提高党员的政治素质。以会议、观影、培训等形式组织全体党员学习党章党规、重要文件及会议精神,使党员切实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同时,注重创新党建工作方式,带领党员、群众“走出去”,学习他人在脱贫攻坚、基层组织建设、新农村建设等方面的经验,让他们开阔眼界,更新观念,激发党员、群众建设美丽家园的激情。
三是要搞好与村干部的团结共事。团结出凝聚力、出生产力、出战斗力。扶贫本来就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也不是一个人一支队伍的事情,要凝心聚力,久久为功。驻村干部要团结好村两委班子,扮演好“角色”,摆正好位置,善于团结班子成员和工作队成员团结协作,协调好关系,做到“到位而不越位、参与而不包办、帮忙而不添乱”,共同把“扶贫后时代”各项工作做好、做出成效。
作者简介:中共抚州市委统战部办公室主任,驻广昌县驿前镇横路村“连心”小分队队长、第一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