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展示技术”课程教学模式探索

    吴风南?魏忠?王祥?葛凌蓝?朱思与

    摘 要:笔者于2018年初将“虚拟展示技术”课程列入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艺术与科技(展示设计方向)专业的教学计划表中,其目的是让学生在学习传统展示空间设计、展陈设计之外更深入地了解现代展示技术,以及以虚拟展示手段为主的多媒体展项设计方法。希望借此让学生更了解现代展示技术,拓宽其知识面,缓解毕业生就业压力。因此,对课程的教学模式探索就显得尤其有意义,课程将结合笔者的教学和实践经验。

    关键词:教学模式探索;虚拟展示;开发流程

    1 课程的目的与意义

    在艺术与科技专业(后简称展示设计专业)课程中加入“虚拟展示技术”这一全新课程,其原因在于现代展示空间设计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单纯地拥有展示空间设计、展陈设计技巧的毕业生,越来越无法满足不断发展的展示空间设计市场需求。现代展示空间设计中包含大量虚拟展示手段,多以多媒体互动装置的形式体现出来,以增强展厅的参与性、互动性、多元性。这就要求设计师熟悉多媒体互动装置的属性、体量、成本等要素,以适应未来展示设计项目中的施工流程以及多媒体开发流程,这也是课程的目的所在。

    “虚拟展示技术”课程也应以协同创新理念统领校企合作,能够为校企双方提供全新的战略视角。将协同创新理念引入校企合作中,从理论支撑框架、合作模式框架、实践教学架构、科研协同创新架构等方面,结合我校艺术与科技专业实际情况,深入研究协同创新理念下专业课程中校企合作的模式与内容。而课程主要从中观、微观两个层面入手,由课程层面向学校层面挖掘运行机制,促进应用型本科院校在新形势下校企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2 校企合作模式

    合作机制:在“虚拟展示技术”课程中采取校企合作的方式时,应注意立足教育本质,为完善和健全人才培养体系做好辅助工作。这就要求企业在介入学校教学时,充分尊重学校的人才培养要求,对课程的教学大纲进行深入解读,在此基础之上以项目导入的方式介入教学,给出在技术实现上切实可行的指导意见,作为教学内容。

    在传统的应用型本科高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中,学校受制于自身财政制度、运行机制、办学实力各种因素,面临着来自市场和政府的双重压力,校企合作通常是浮于表面的短期行为,很难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所以校企合作的小规模化就显得尤为重要,[1]应先着眼于课程的合作,再谋求更大的发展,做到校方与企业人力物力的最小化输出。

    3 课程教学模式

    3.1 项目导入式教学

    “虚拟展示技术”课程教学模式以企业商业项目导入课程的方式进行,以此种方式介入教学的目的在于让学生接触真实的项目中的大部分重要环节,并真实地遇到设计、开发、施工中的难点,而在此之上进行的设计创新和难点克服正是实践的意义所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将经历真实的项目启动会议,得到相应的需求和任务书,并利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完成项目设计,期间穿插的教师和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的授课只作为对学生方法、手段、技能的补充。项目导入课程教学的课程成果输出则应成为企业项目的阶段性设计方案或储备方案,在企业作为合作方为设计实现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的同时,课程将主要分为立项阶段、调研阶段、概念设计阶段、深化设计阶段、成果输出阶段5个主要阶段。

    (1)立项阶段。立项阶段原为设计项目进行的第一阶段,甲方在此阶段提出项目涉及的内容、经费、周期等内容,同时将已有的资料提供给乙方。乙方在立项会议中应认真了解给出的需求和条件,做到认真全面地了解即将进行的设计。此阶段在课程中应至少占用2课时的时间,立项方式在课程中的表现应注意以下几点转变:

    第一,由企业向学生提供已经过企业内部深化后形成的需求文案内容,注意深化后的文案应保证不影响原需求文案的意思。

    第二,设计的经费要求方面,企业应在对己方利润充分考虑的基础上提出,也应在一定程度上放宽,以免影响学生创意的发挥。

    第三,关于立项阶段给出的设计周期,由于课程时间较短造成的无法进行完整设计的项目,企业应合理给出设计周期,对于无法在课程内完成的设计稿,可作为阶段性方案或储备方案在日后深化使用。

    (2)调研阶段。在调研阶段中,学生与老师在结合需求进行充分的讨论后开始进行调研。在此之前,教师应安排好学生的分组,根据项目的不同难度决定小组的人数,也应根据学生的不同能力分配相应的设计工作。在调研阶段中,学生针对第一阶段提出的需求进行调研和調研分析,在现有展示空间的基础上调研适合其展示空间风格的展项类型、展项造型风格、体验方式等。最后经过对调研资料的分析形成初步的设计思路。该阶段应输出图片资料、文案资料、视频资料等调研结果。

    (3)概念设计阶段。在此阶段,学生将调研整理的内容以及以第一阶段立项会议中得到的需求进行整合,尽可能地建立出概念模型。学生、企业人员和教师将一同介入,采用教师先讲解,教授设计方法,而企业相关在一定程度上给予建议,如遇到方案的主题偏离等问题,企业人员也应给予及时的提醒。总体上以教师教授设计方法,学生进行创意、设计企业提供技术解决方案为主要的合作模式。学生在阶段性地学习完概念设计的主要方法后,应在结合调研资料的前提下多以头脑风暴、小组讨论等形式,尽可能多地搜集和产生创意,期间企业人员将针对概念方案的落地性给予一定的指导。概念设计阶段应至少持续4课时,前一周的课余时间,学生应利用好课余时间做好概念设计汇报PPT。

    (4)深化设计阶段。第四阶段为深化设计阶段,在此阶段,学生需输出更具体的设计方案,展项的外观设计、内容设计、硬软件设计等。展项的外观设计更多地由教师和企业中展示设计人员进行指导,展项的设备使用部分应由专业的硬件开发人员的进行指导。虚拟展项中大多存在多媒体展示,屏幕呈现的内容框架和界面风格应由企业的软件工程师、UI设计师以及学院相关专业老师进行协同指导,在这一阶段的工作内容可与其他专业同学合作完成。学生的输出物为效果图、立面图、平面图、平面分析、立面分析、材质分析、颜色分析、设备使用分析、UI界面设计图。教师与企业相关人员应确保学生设计的作品切实可行。

    (5)成果输出阶段。成果输出环节直接影响学生、老师的成就感获得以及企业对方案的采纳程度。作为展示设计专业课程,本课程的成果输出环节包括结课汇报和课程展览两个重要部分。

    在结课汇报环节中,学生应将完整的设计过程整理为PPT内容,并且能够清晰展示设计的全部过程。以此种方式汇报实际既保留了企业方案汇报的直接与精准,又将设计课程方案汇报时强调“设计过程”这一要点突出出来。

    而在课程展览环节中,学生需要将以上汇报内容进行排版整理,制作成展板。在理想情况下,展项的模型方案也应被制作出来,并具备一定的互动性。所有学生展板与作品的一同展示最终形成完整的课程展示空间,达到成果展示的目的。企业相关人员在成果输出阶段需要对学生的作品做出点评,提出合理的建议,并选取合适的成果作为项目的备选方案。

    3.2 课程重点

    课程的难点主要在于授课人对项目中展项设计可实现性的严格控制。“虚拟展示技术”课程对于展示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说应更注重空间中展项的外观、互动方式、展项内容等方面。其中,互动方式的设计应涉及展项工程开发要点的讲解,对硬件编程、软件编程、机电一体化等步骤也应有选择地进行讲解。其目的不在于让学生参与真实的开发,而是提高学生对互动展向开发实现上的认识,学生通过学习亦可以做到打破设计的瓶颈,把控设计成本。

    3.3 课程难点

    对于非机电专业的学生来说,硬软件编程无疑是需要克服的一大难关。首先,思维定式一旦形成,新知识的融入将显得格外困难。无法放开手,做出理想的展项互动方式意味着不断地向技术妥协,因此将展项的内容、技术、外观有机地融合并且能够做到技术实现将是最大的难点。其次,技术实现的指导如果在后期再介入,容易影响展项设计的初衷和使用体验,而前期的技术介入必定会阻碍学生的设计创新。

    参考文献:

    [1] 刘君.“互联网+”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高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7(6).

相关文章!
  • 伦理的冲突与身份困境

    舒云童克隆一词是19世纪初由韦伯(H·J·Webber)提出来的,指的是单个祖先个体经过无性繁殖而產生的其他个体。然而,首先提出“克隆人”思想

  • 试论郁达夫忧郁的情感根源

    【摘 要】20世纪现代文学史上的著名作家郁达夫,无论其个性还是作品风格,都蕴含着浓重的伤感和忧郁之情。本文从情感方面,分析其伤感忧郁

  • 柯山、李泊城、隋邦平、杨俊显作

    作者简介:柯山,遵义师范学院美术学院副教授、贵州美术家协会会员、绝对贵州设计联盟成员。李泊城,硕士研究生,毕业于西南大学,从事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