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音乐在钢琴即兴伴奏课程教学中的创新研究
[摘 要]中国民间音乐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宝藏,具有悠久的历史与丰富的内容,深入学习并传承,符合新时代建设民族文化自信的要求,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必由之路。钢琴即兴伴奏源于西方音乐,服务于流行音乐,是音乐在历史潮流中不断发展的产物,为提升中华民族音乐素养与丰富精神文化生活提供了重要动力。为了永久地传承民间音乐,提高文化自信与音乐素养,民间音乐与钢琴即兴伴奏的结合成为了值得探索的新方向。
[关键词]民间音乐;钢琴即兴伴奏;创新
一、民间音乐与钢琴即兴伴奏
民间音乐特指中国传统音乐,拥有悠久的历史,在漫长的五千年历史进程之中,渐渐地取代了宫廷音乐等只有贵族才能欣赏的音乐体裁形式,逐步成为中国传统音乐中的重要成分,成为了音乐的主流。缺失中国多元文化的音乐教育,不仅对世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而言是极其不完善的,而且还可能给中国音乐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1]。中国拥有广阔的疆土,生活居住的民族种类繁多,不同地域省市的民风也并不相似,在不同风土人情的熏陶下,孕育的民间音乐风格也大不相同。在世界音乐的发展潮流中,西方音乐迅速崛起,著名的音乐家们将各国不同的民族风格融入自身的创作之中,为自己的民族感到自豪,将自己的民族发扬光大,这是应该学习的精神品格。在西方音乐中的乐器、曲式、和声和配器流行的时刻,应该虚心学习西方音乐的长处,又不能摒弃民族的文化力量。在传统乐器的学习、传统音乐的传承上,中华民族始终稳固向前,而在与西方乐器的结合上,属于创新的理论思想,前景丰富而又辽阔。
钢琴诞生于西方,为促进音乐的进一步发展增添了不可或缺的力量,同时它作为现如今普遍的乐器,在即兴伴奏领域也具有巨大的潜力和成果,而中国民间音乐与钢琴即兴伴奏的有机融合,依旧存在空缺。在文化开放的现今,民间音乐吸取钢琴即兴伴奏的精华、注入新鲜的活力,是符合客观规律的,也是文化开放值得探索与努力的方向。
二、课程教学规划
(一)民间音乐欣赏与探索:为了实现民间音乐与钢琴即兴伴奏的创新,理论基础的掌握成为了最重要的支撑。首先,将钢琴即兴与民间音乐进行更加完美的结合,欣赏民间音乐成为最为重要的一步。钢琴即兴伴奏是一门较为特别的课程,为了贴合民间音乐风格,需要做的不应该是对和声与伴奏织体进行片面理解,而是应该深入到民间音乐本身,探索这种风格的成因与演绎方法。其次,不拘泥于再现与贴合,运用其他民族或钢琴古典音乐等风格,将之加入到民间音乐之中,探索不同文化音乐风格相互碰撞的可能性。为了实现此阶段目标,对前一步的民间音乐的掌握提出了更加严苛的要求。创新研究是较为困难的,需要时时刻刻遵循主旨,又要尽力避免框架约束,限制思维。在教师的指导下,鉴赏不同版本的民间音乐,如与京剧《红灯记》对比,仔细探索《红灯记》样板戏中钢琴伴奏的总体特点,分析其运用的和声与织体并加以积累,把握民乐编配伴奏的规律。学生在初步学习之中,需要仔细聆听,注意不同民间音乐风格的差异,注意不同时期民间音乐风格的演变,进行横向对比与纵向对比,加深总体印象,为进一步探索与即兴伴奏实践提供坚实的基础。
(二)民族调式与和声:中国民间音乐拥有自己的理论系统,不能完全用西方的和声曲式体系进行分析,但这并不代表民族调式与西方和声调式无法相容,相反,探索研究他们的结合,是必要的。在探索西方和声理论体系与民族调式之前,需要扎实的理论基础进行支撑,因而需要分别地学习掌握西方和声曲式与中国民族调式,在对两者融会贯通之后,与教师共同完成课题,进一步研究与提升。在培养训练自主分析与即兴编排之前,可以與教师共同欣赏中国近现代钢琴作曲家的音乐作品,分析其中的曲式运用与和声编配,充分积累,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课后训练,巩固所积累的经验。储望华、王建中等著名的中国作曲家都创作了精致严谨的优秀钢琴作品,教师可从中选择并指导学生进行充分地欣赏与研究。教师可进行理论测验考察,全面而充分地了解各个学生的掌握情况,并积极开展课堂讨论,增强教学的互动性与高效性,最终对各个学生进行总体评估,为实践活动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
(三)钢琴即兴伴奏实践:与普通的钢琴即兴伴奏课程不同,此课题侧重于对民间音乐即兴伴奏的实践研究。由于民间音乐的特殊性,导致其难度较高,对即兴伴奏普通课程的掌握要求更为严格,因此,对于即兴伴奏基本能力不够的学生在研究民间音乐即兴伴奏课题方面可能会出现更大的困难。在钢琴伴奏织体中,与民间音乐相契合所形成的谱面与其他音乐(声乐、器乐伴奏)是不相同的。为了符合民间音乐的风格特征,可从不同的方面着手编配伴奏织体。在旋律上,学习板书与京剧唱腔的音乐风格,疾缓进行的旋律下配合相适应的伴奏或与之形成鲜明的对比,在急速的旋律进行下使用简洁的和声织体进行对比,或采用副旋律进行修饰与润色,在唱腔与自由的片段,则可以使用持续滚奏的和弦来烘托渲染气氛;在旋律与旋律之间,亦可学习流行音乐的编配方法,插入契合音乐风格特征的小乐句,可以学习中国声乐与国外歌剧咏叹调的钢琴伴奏,积累中国艺术歌曲的伴奏和声进行,将不同的和声进行加入民间音乐进行尝试与探索。在节奏上,丰富地积累中国大型音乐中的打击乐编配,对不同打击乐所起到的不同功能进行模仿,使钢琴伴奏织体具有符合民间音乐的节奏感,积累不同民间音乐剧种的旋律,尝试模唱与钢琴实践练习,将旋律运用到契合曲风的伴奏之中。实践课程侧重于实践性,因而需要乐器提供帮助。在必要的钢琴基础技法的训练下,可以进一步进行即兴伴奏谱面的编写,并与同学进行互动,互相演奏对方的编配,学习其中的可取之处,由指导教师指出不足与改进的地方,并进一步提升。
(四)民族乐器欣赏与学习:中国民间音乐的传承,是多方面的,由先人传授、历史书记载、记谱法记载等等诸多方式,民族乐器是再现与传承民间音乐的重要途径,最能直观地再现民间音乐风格的,民族乐器与民间歌曲便是其一。音乐风格由诸多因素共同影响而形成,深入地了解、学习民歌说唱与民族乐器是最为直观便捷的方法。与声乐、民乐教师、学生探讨学习,了解乐器的音色特点,认识到乐器的特别技法与手法,学习民歌的演唱技巧,能够对于即兴伴奏的灵感起到激励作用。通过欣赏不同的民乐合奏,也能促进学生对于民乐有一个系统上的认识,并将这些知识运用到钢琴即兴伴奏之中。学生在研究过程中,需要积极地向指导教师请教,对理论上无法实现的(如滑音、持续渐强等无法用钢琴发声方式模仿的)技巧进行改善与取舍,逐步引导学生进行积累,培养学生自主调整的能力。
(五)民风的学习与研究:音乐风格是一种无法用理论和概念定义或圈定的事物,编配具有民间音乐风格的钢琴伴奏,也无法完全地体现在谱面上。风格在时值上无法完全准确地记载,触键与钢琴音色若要全面记载,就会显得过于烦琐,失去了谱面追求直观简洁便捷的特性。因此,学习民风,研究民风,是需要时间的积累与不断练习巩固的。为了更好地演绎民间音乐,诠释民间音乐,学习的方面也不应仅仅局限于音乐。了解不同地域的文化,可以是多方面的,饮食、繪画、建筑、文学等诸多方面,在纪录片、相关电影或书籍中可以进行充分的学习与研究,亦可间接地渗入当地民族文化的特色,为演绎民间音乐、诠释音乐风格提供了极其重要的帮助与指导。民间音乐的风格特征不是绝对的,在风格层面存在争议与分歧也是无法避免的,教师需要秉承着大体方向一致,求同存异的思想方针,对学生进行指导。学生也应采取积极的态度,向教师反映自身对于音乐的理解,与指导教师进行充分地讨论与交流,进而加深对于音乐风格的理解与把握。
三、将民间音乐与钢琴即兴伴奏结合的重要性与意义
当代社会生活,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都是必不可少的成分,音乐作为精神生活中的重要内容,不可忽视。音乐虽然不能直接地表现现实的生活内容,但它却与现实生活有非常密切的关系。音乐离不开生活(包括创作活动),生活也离不开音乐[2]。辽阔的祖国疆土,孕育着丰富的民间音乐,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象征。在当今社会拼搏的人们,也应不忘初心,传承传统民族音乐,建立文化自信,提高民族修养。在创新研究与思想的激励下,对民间音乐的创新研究提供了巨大的潜能与不竭的动力。钢琴即兴伴奏与民间音乐的融合,不只是创新研究的全部,通过该课题创新研究的努力,能鼓励更加丰富的新思潮诞生,吸引更多的专业人士与教育活动者参与其中,将音乐教育进行不断完善与创新研究。中华民族的音乐,需要进一步探索。
注释:
[1]管建华.中国音乐教育与国际音乐教育[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78.
[2]张 前,王次炤.音乐美学基础[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18:262.
[收稿日期]2019-09-23
[基金项目]2019年度吉林大学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19XZC007)。
[作者简介]周正茂(1975— ),男,吉林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长春 130012)
(责任编辑:张洪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