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设计问题优化初中物理课堂教学
尤春燕
面对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要成为课堂主体的理念,已经被广大教师所认同并努力践行.在课堂教学方式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旨在让学生能够充分参与课堂教学,激发学习的主动性.学习来自于思考,而思考来自于问题.问题教学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被重视,它是从问题开始,利用教师对学生的引导,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积极性.学生依据问题的引导,能够积极交流、讨论,发挥合作建构知识的作用.
1问题导疑,促进主动探究
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好奇心很强,教师就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能够带着问题去学习,这样就能使学生的主动性得到发挥,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效率,使学生养成主动学习的意识和主动探究问题的学习习惯.
如在教学《物体的浮与沉》一课时,教师拿出一块木块和一块铁块,问学生:把这个木块和铁块放入水中,将会发生什么状况?这个问题,学生很快就回答教师:木块将会在水面上漂着,而铁块就要沉到水底了.教师这时放开木块和铁块让他们入水,结果当然是回答对了.教师就接着问学生:为什么铁块下沉到水底,而木块却是漂在水面?学生告诉教师是因为铁块比较重,所以就下沉到水底了.教师接着问学生:如果我现在取来都是一千克的木块和铁块,仍就把它们放到水中,看到的现象仍然是铁块在水底而木块漂浮在水面,这是为什么?这个问题就让学生对前面因为铁块重才下沉到水底的回答,而在心里有了质疑,从而就会引起学生的注意,学生出于好奇就很想知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这样就激发了学生学习探究的欲望,去进行深入的学习,从而进入了新知的学习中.
通过教师为学生创设问题的情景,可以很好地抓住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在教师的问题引导下,产生探究的欲望,从而使课堂教学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2问题导思,增强合作意识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对学生起到引导的作用.教师可以利用情境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教师面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要做到及时反馈,然后教师根据本节课要完成的教学任务,结合教学实际对学生提出引导问题,让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与同学进行合作,让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和讨论,对问题进行分析——思考——再分析,使问题能够得到很好的解决.
如在教学《运动的快慢》一课时,教师问:在平常我们怎样评判哪个物体运动的快,哪个物体运动得慢?学生给出回答:可以看看在相同时间里哪个物体走过的路程比较远或者是在走过相同的路程后哪个物体用的时间比较短,就判定这个物体运动得快,反之就运动得慢.这时教师又给学生播放了与物体运动快慢有关系的视频片段,问学生:在播放的视频片段中,又是如何来比较运动快慢的呢?给出了什么比较方法?对学生进行讨论引导,最终学生得出结论:如果是相同的时间,就要比较哪个物体通过的路程长,通过路程长的物体就是运动快的,反之就是运动慢的那个物体.如果是通过相同的路程就要比较哪个物体用的时间短,用的时间短的物体就是运动快的,反之,就是运动慢的那个物体.有了这些作为本节课的铺垫,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进入在物理中如何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内容的学习,对学生进一步提问:前面提到的是要么是经过相同的时间,要么是通过相同的路程,那如果是经过的时间和通过的路程没有一个是相同的,又将怎样来判断哪个物体运动得快和慢?教师这时引导学生去深入讨论交流,得出结论.通过教师提出的连续问题,不断地引导学生深入讨论、交流、解决问题,让问题来增加学生间的合作学习,以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3问题导学,实现知识构建
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出示问题,让学生以问题作为引导开展多人参与的探究活动,在这个探究的过程中,教师担当的是对学生进行问题指导.利用问题,让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思考,再加入交流,而后让学生阐述观点,这时教师就要结合学生的回答,有针对性地进行精细的讲解.在这个环节中,如果学生在讨论交流时遇到问题,教师应当注重对思维方法的渗透,以使学生能够构建出知识体系.如在教学《浮力》一课时,教师先让学生观看录像:漂浮在海面上的客轮、漂在水面上的小纸船…….这时回到课堂上,教师给学生展示被压在水底的泡沫球,当松开手以后它的运动情况.问学生:你能想象一下,这些事例包含了哪些方面的知识?这时教师就可以引入教学内容:浮力的现象随处可见,物体之所以能漂浮在海面、水面,在水中上浮,你是否想深入地了解与浮力有关的知识?教师让学生讨论一下关于浮力想知道哪些方面的问题,学生经过讨论,最后总结出:既然漂着的物体受到浮力,正在向下运动的物体受到浮力作用吗?浮力的公式是什么?决定浮力的因素有哪些?教师就学生提出正在向下运动的物体受到浮力作用的疑问,对学生提出探究意见:能够利用实验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学生开始思考、讨论、探究,用教师提供的实验器材,探讨可行的实验方案.教师要学生到前面给其他学生进行实际演示:先用弹簧秤测量出铁块的重力,接着把悬挂在弹簧秤下端的铁块放入水中,观察弹簧秤的读数,发现变小了——说明铁块受到浮力的作用,因此,可以说明正在向下运动的物体会受到浮力的作用.教师对学生的演示进行总结:浸在液体中的所有物体总要受到液体向上的浮力作用.
通过问题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加入到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中,得到结论后教师再进行精细的讲解,给出最终的定论.对知识的梳理过程和训练过程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对知识的构建,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问题导引,提升学习意识
物理贯穿在生活的每个角落,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和物理有关系的现象.教师可以利用物理与生活的联系,给学生设计一些与他们的认知发生抵触的问题情境,帮助学生从全新的角度去重新认识物理规律和概念,以实现对知识透彻的理解.
如在教学《平面镜》一课时,当讲到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时,就可以利用学生的认知来提出与之相抵触的问题:当我们看从很远的地方驶向我们的汽车时,总是觉得汽车离我们越近就会越大.可是,我们都知道汽车的大小并没有变化,这是我们的眼睛作用产生的视觉效果.那么当我们站到平面镜的前面,慢慢地远离镜子时,就会觉得镜子中的我们会越来越小.那么到底在平面镜中所成像的大小与什么相关?问题对学生起到了引导作用,学生就会进行思考,继而提出自己的疑问:既然单凭我们的感觉,不能确定物体和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像到底是什么关系,那么我们要怎样通过实验,才能得到正确的结论?如果进行实验都需要哪些实验器材、如何进行操作?有了这些疑问,学生就能够深入探究,最终学生学会了怎样用平面镜,理解了物体和所成的像之间的关系.最后就能够找到驶近的汽车为什么会变小,还有就是当人远离平面镜时,感觉自己变小的真正原因.清楚了造成这个感觉,是人眼睛的原因,并认识到对于一个物体来说,它离人的眼睛越近,张角就会越大,那么呈现在视网膜上的像就会越大,前面的感觉就得到了很好的解释.
通过生活情境的展示,提出相关的问题,对学生的认知进行冲击,继而激励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究,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对物理规律和概念透彻的理解,提升了物理的学习意识.
总之,教师要改变自身的教学观念,把学生放在课堂的第一位,充分利用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在探究中真正实现主体作用,根据教师的引导完成知识的学习,就能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面对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要成为课堂主体的理念,已经被广大教师所认同并努力践行.在课堂教学方式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旨在让学生能够充分参与课堂教学,激发学习的主动性.学习来自于思考,而思考来自于问题.问题教学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被重视,它是从问题开始,利用教师对学生的引导,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积极性.学生依据问题的引导,能够积极交流、讨论,发挥合作建构知识的作用.
1问题导疑,促进主动探究
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好奇心很强,教师就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能够带着问题去学习,这样就能使学生的主动性得到发挥,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效率,使学生养成主动学习的意识和主动探究问题的学习习惯.
如在教学《物体的浮与沉》一课时,教师拿出一块木块和一块铁块,问学生:把这个木块和铁块放入水中,将会发生什么状况?这个问题,学生很快就回答教师:木块将会在水面上漂着,而铁块就要沉到水底了.教师这时放开木块和铁块让他们入水,结果当然是回答对了.教师就接着问学生:为什么铁块下沉到水底,而木块却是漂在水面?学生告诉教师是因为铁块比较重,所以就下沉到水底了.教师接着问学生:如果我现在取来都是一千克的木块和铁块,仍就把它们放到水中,看到的现象仍然是铁块在水底而木块漂浮在水面,这是为什么?这个问题就让学生对前面因为铁块重才下沉到水底的回答,而在心里有了质疑,从而就会引起学生的注意,学生出于好奇就很想知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这样就激发了学生学习探究的欲望,去进行深入的学习,从而进入了新知的学习中.
通过教师为学生创设问题的情景,可以很好地抓住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在教师的问题引导下,产生探究的欲望,从而使课堂教学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2问题导思,增强合作意识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对学生起到引导的作用.教师可以利用情境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教师面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要做到及时反馈,然后教师根据本节课要完成的教学任务,结合教学实际对学生提出引导问题,让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与同学进行合作,让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和讨论,对问题进行分析——思考——再分析,使问题能够得到很好的解决.
如在教学《运动的快慢》一课时,教师问:在平常我们怎样评判哪个物体运动的快,哪个物体运动得慢?学生给出回答:可以看看在相同时间里哪个物体走过的路程比较远或者是在走过相同的路程后哪个物体用的时间比较短,就判定这个物体运动得快,反之就运动得慢.这时教师又给学生播放了与物体运动快慢有关系的视频片段,问学生:在播放的视频片段中,又是如何来比较运动快慢的呢?给出了什么比较方法?对学生进行讨论引导,最终学生得出结论:如果是相同的时间,就要比较哪个物体通过的路程长,通过路程长的物体就是运动快的,反之就是运动慢的那个物体.如果是通过相同的路程就要比较哪个物体用的时间短,用的时间短的物体就是运动快的,反之,就是运动慢的那个物体.有了这些作为本节课的铺垫,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进入在物理中如何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内容的学习,对学生进一步提问:前面提到的是要么是经过相同的时间,要么是通过相同的路程,那如果是经过的时间和通过的路程没有一个是相同的,又将怎样来判断哪个物体运动得快和慢?教师这时引导学生去深入讨论交流,得出结论.通过教师提出的连续问题,不断地引导学生深入讨论、交流、解决问题,让问题来增加学生间的合作学习,以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3问题导学,实现知识构建
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出示问题,让学生以问题作为引导开展多人参与的探究活动,在这个探究的过程中,教师担当的是对学生进行问题指导.利用问题,让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思考,再加入交流,而后让学生阐述观点,这时教师就要结合学生的回答,有针对性地进行精细的讲解.在这个环节中,如果学生在讨论交流时遇到问题,教师应当注重对思维方法的渗透,以使学生能够构建出知识体系.如在教学《浮力》一课时,教师先让学生观看录像:漂浮在海面上的客轮、漂在水面上的小纸船…….这时回到课堂上,教师给学生展示被压在水底的泡沫球,当松开手以后它的运动情况.问学生:你能想象一下,这些事例包含了哪些方面的知识?这时教师就可以引入教学内容:浮力的现象随处可见,物体之所以能漂浮在海面、水面,在水中上浮,你是否想深入地了解与浮力有关的知识?教师让学生讨论一下关于浮力想知道哪些方面的问题,学生经过讨论,最后总结出:既然漂着的物体受到浮力,正在向下运动的物体受到浮力作用吗?浮力的公式是什么?决定浮力的因素有哪些?教师就学生提出正在向下运动的物体受到浮力作用的疑问,对学生提出探究意见:能够利用实验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学生开始思考、讨论、探究,用教师提供的实验器材,探讨可行的实验方案.教师要学生到前面给其他学生进行实际演示:先用弹簧秤测量出铁块的重力,接着把悬挂在弹簧秤下端的铁块放入水中,观察弹簧秤的读数,发现变小了——说明铁块受到浮力的作用,因此,可以说明正在向下运动的物体会受到浮力的作用.教师对学生的演示进行总结:浸在液体中的所有物体总要受到液体向上的浮力作用.
通过问题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加入到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中,得到结论后教师再进行精细的讲解,给出最终的定论.对知识的梳理过程和训练过程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对知识的构建,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问题导引,提升学习意识
物理贯穿在生活的每个角落,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和物理有关系的现象.教师可以利用物理与生活的联系,给学生设计一些与他们的认知发生抵触的问题情境,帮助学生从全新的角度去重新认识物理规律和概念,以实现对知识透彻的理解.
如在教学《平面镜》一课时,当讲到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时,就可以利用学生的认知来提出与之相抵触的问题:当我们看从很远的地方驶向我们的汽车时,总是觉得汽车离我们越近就会越大.可是,我们都知道汽车的大小并没有变化,这是我们的眼睛作用产生的视觉效果.那么当我们站到平面镜的前面,慢慢地远离镜子时,就会觉得镜子中的我们会越来越小.那么到底在平面镜中所成像的大小与什么相关?问题对学生起到了引导作用,学生就会进行思考,继而提出自己的疑问:既然单凭我们的感觉,不能确定物体和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像到底是什么关系,那么我们要怎样通过实验,才能得到正确的结论?如果进行实验都需要哪些实验器材、如何进行操作?有了这些疑问,学生就能够深入探究,最终学生学会了怎样用平面镜,理解了物体和所成的像之间的关系.最后就能够找到驶近的汽车为什么会变小,还有就是当人远离平面镜时,感觉自己变小的真正原因.清楚了造成这个感觉,是人眼睛的原因,并认识到对于一个物体来说,它离人的眼睛越近,张角就会越大,那么呈现在视网膜上的像就会越大,前面的感觉就得到了很好的解释.
通过生活情境的展示,提出相关的问题,对学生的认知进行冲击,继而激励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究,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对物理规律和概念透彻的理解,提升了物理的学习意识.
总之,教师要改变自身的教学观念,把学生放在课堂的第一位,充分利用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在探究中真正实现主体作用,根据教师的引导完成知识的学习,就能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