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农村小学二胡社团活动开展研究
摘要
二胡是在我国民族乐器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拉弦乐器,它在独奏、领奏中独具民族特色。随着我国国民生活日益丰富,对于民乐的了解和学习需求增加,各中小学都设置了相应社团。本文旨在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大视角下,对完善、提升农村小学二胡社团活动进行探讨,主要采用文献调查法和实践调查法,针对农村小学的具体相关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
[关键词]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农村小学;二胡;社团活动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2233(2019)11-0075-02
收稿日期2019-07-08
作者简介(徐爽(1993—),女,喀喇沁旗旺业甸学校教师。(赤峰024400)
民族音乐一旦失传,就意味着一种文化的没落与遗失,这是本文进行研究的大前提。为了农村小学也能有效开展民乐社团活动,保留学生对音乐珍贵的喜爱和热情,本文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尝试在传承民族优秀文化的艺术教育政策的指引下,以期促进学校的领导机制、设施的配备、政策的制定与平台的搭建等,为农村小学的二胡社团提供充分的支持和重视。
一、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意义
(一)承载民族的历史进程
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音乐。在漫长的历史沉淀过程中,民族文化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在文字发挥记载功能之前,人类的历史已经走了很远,那么史前我们祖先的生活是怎样的呢?古籍中并没有明确记录,然而在口耳相传的民族器乐中我们能窥得一二。民族音乐反映出当时民众的主要思绪,是某一段社会历史文化的缩影。
民族音乐生生不息、代代传颂,将它们如沧海遗珠般串联在一起,就构成了一个民族较为完整的发展轨迹。当浸透着历史温度的民族音乐在我们的耳边环绕,不仅散发出绝妙的音乐的魅力,更能让我们深刻体味到先民的历史变迁。它折射出的社会性文化,它承载的民族历史进程,是我们研究和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要意义之一。
(二)葆有民族精神的内核
民族音乐蕴藏着真善美的元素。民族音乐来源于生活,据说是从人们劳动的节拍发源的,也许是为了劳动时更便于协调和配合,也许是为了带走疲倦之意,音乐诞生了。民族音乐从情感方面看,它能宣泄内心的幸福、对现实的失望、对爱情的忠贞、对自然的赞美等。它反映的生活和情感如此真实,可以说真实是民族音乐的灵魂。民族音乐由大众所创,人类的朴质性格中有善良的本性,而音乐成为表达和歌颂人性中的美好的绝佳载体。而历史长河中偶然出现的靡靡之音,却因为没能经过历史的检验而被冲刷殆尽。
二、开展小学二胡社团的重要性
(一)二胡的民族性
二胡是源于华夏大地的民族乐器,它的音色、制作材料以及构造特点都具有民族性特征。二胡的音色接近“人”声、远离“器”声,表现了中国人认为越自然、越接近人身上的天生乐器——嗓子的,越是好的,其演奏的最高旨趣,便是充分发掘类似“人”声的韵味,如歌地演奏。“珍贵的蟒皮、老红木、紫檀木、乌木、竹、马尾以及早期的丝弦,这些二胡的制作材料几乎都是天然的。天然材料的使用意味着对自然属性的尊重和保留,体现了中国文化‘天人合一、崇尚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合作的观念。”“二胡作品中的音乐语言,包括乐曲结构、调式、调性、旋律发展手法以及其节奏、节拍中也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性内涵”。二胡演奏中的滑音、揉弦等“润腔”手法也展现出了浓郁的民族特色。
(二)小学二胡社团的存在价值
为了配合国家的教育改革,培养出全面综合发展的素质人才,社会越来越关注“下一代”基础教育中艺术教育的培养。社团活动的教育形式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满足了这一需求,得到了广大学生和家长的认同。一方面,小学二胡社团的出现,有力地辅助了有限的音乐课堂教学,课本传授给学生音乐基础、歌曲演唱、器乐欣赏等知识,而社团活动对课堂教学做了充分的实践补充,有利于培养学生兴趣、完善音乐知识体系。另一方面,小学二胡社团对丰富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有重要意义,它为校园学习营造了良好的氛围,也为孩子创造了展现自我的舞台,在丰富校园文艺活动的同时,也为校园文化建设增添了生机和活力。
三、农村小学二胡社团活动的现状
(一)专业师资力量欠缺
在广大农村地区,音乐等艺术课程得不到重视,小学的二胡社团成立数量有待增加,究其原因是专业的师资力量没能向农村小学倾斜。有些农村小学成立了二胡社团,领导的老师可能并不是专业二胡教师出身,而是教导主任或者教务人员,统筹管理社团活动。因为缺少专业师资力量,因而在组织社团活动中,在通过集体训练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音乐、增强音乐的审美力和领悟力上,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
(二)社团活动缺少规划
农村小学社团活动开展较为随意,有些甚至是为了组织活动而组织。活动的开展缺少对学生理解音乐、感受音乐情绪、增强团结合作的引导,反而是换一种方式逼迫学生重复机械动作的监工。有的社团活动没有合理设立目标、缺少反馈机制,没有分析活动中目标的实现情况,活动后也没有总结分析,无法为下次活动积累经验,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体悟音乐真谛没有助力。
(三)学校社团缺乏外联
农村小学数量有限,所处地区分散,使学校社团活动缺少与外部联系的现实性。学校间的合作、联谊体现了学校的开放性、包容性,农村学校二胡社团大部分“闭门造车”,在自身院校设备条件、活动资源有限的背景下,在社团活动设计和推进时思维受限、放不开手脚,没有机会多接触、多了解外面的院校在相关社团活动上的优点和可供借鉴的地方,因而不能正确认识自身的不足,导致发展十分受限。
(四)教学方式过于功利
当今大多数院校的二胡教学,都是为了音乐考级而教,一切围绕“达标”服务,将学习二胡变为机械的应试教育,这是不明智也是不可取的。“我們不能去要求孩子连最基本的运弓、按弦、识谱都还没有掌握,就开始为了考级而死磕一首曲子,这是不科学的。”还有些院校没有合理规划二胡的教学过程,打乱了由易到难、由低到高的阶段性顺序,既给学生很大压力,也压抑了学习的兴趣。这些急功近利、揠苗助长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
四、促进农村小学二胡社团发展的对策
(一)打造优秀的教师队伍
壮大教师队伍,可以吸引演奏经验丰富的兼职教师,如专业音乐院校的学生、社会上的二胡艺人等,每周进行一次或几次开阔学生眼界的教学,让学生走出课本、走下2学堂,去领会二胡演奏在实践中的魅力,以及要注意的事项,在感同身受中学习技巧、深化认知。对于院校内的全职教师,应适当提高福利待遇,多给予培训机会,完善晋升渠道,注重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不断深入学习和锤炼二胡技能知识,培养对音乐的审美力、鉴赏力、表现力,并且要强化教育才能的发挥,真正体察学生所需、所想、所爱。
(二)完善社团活动设计
小学的二胡社团活动应当辅助音乐课堂教学,注重美感,增强课堂氛围的趣味性。社团活动设计应着眼于丰富音乐实践教育,潜移默化地开展审美教育、感染和熏陶,变枯燥的活动过程为创造性的审美艺术过程。例如在社团活动设计时,为了不断巩固和锤炼二胡的演奏技巧,稳扎稳打地提升演奏水平和表现能力,可以为学生提供在各种场合演奏的机会,既锻炼他们的现场表演能力,也让他们在实践中更深刻地认知音乐的内涵和真谛。比如去养老院表演、与电视台合作,甚至在旅游景区进行民族文化主题表演等,如果遇到比赛一定要好好把握,创造和抓住珍贵的实践机会。
(三)建立与外校合作的平台
农村小学要充分整合现有资源,积极向学校申请外联机会,构建与外校合作的平台。小学二胡社团要做好外联活动设计,加强与外校专业教师、教务工作者的联系,共同组织开展友谊赛、合作演出、交换学习等项目,本着友好交流、公平切磋、共同进步的原则,秉承传承民族音乐文化、分享音乐带来的快乐的主旨,与外校的民族音乐社团构建良好的合作和沟通平台。外联活动结束后,要注意总结和反馈,外校有哪些值得学习的地方,自己有什么待改进的地方,家长、学员、教师充分参与讨论,尊重孩子的观点和意见,真正将改进落到实处。
(四)创设多元化的教学方式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学生的兴趣为主,根据学生的现有水平,“我们要积极搭建各类活动平台,让学生在实践中表现自己,提升自己,进而认识自己”。强调学生间的互帮互学,加强师生互动,以多个梯队间的团结协作推动社团活动的进行。如基础梯队要加强基本功的锻炼,规范演奏姿势;进阶梯队在有了初步的声音辨识和表现能力后,扩大演奏音域,丰富演奏技巧;提升梯队的教学重点则是完整展现一部作品,里面的学生已经可以充当“小先生”的角色,辅助教师帮衬其他梯队的同学。此外,教师还应加强教学引导,如准备与教学密切相关的充分的多媒体影音资料丰富课堂、引导教学。
结语
总之,要想做好农村小学的二胡社团工作,首先要基于传承民族音乐的大方向不动摇,我们应拓宽视野,为中国传统民族器乐的发扬贡献力量,丰富理论知识,在二胡艺术领域的教学不断创新。在保持其民族性特征的同时,各界人士踊跃参加教学研讨,做到思考有效、设计有效、组织有效,相信会有更多的孩子快乐、自由地步入音乐的殿堂。
注释:
1(#黄永勤.浅论二胡与二胡艺术的民族性特征.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04(12):108—110.
2刘叶露.浅谈小学二胡社团的有效教学.课程教育研究,2017(44):190.
3封雷.二胡教學在小学社团活动中的探索——我的“快乐二胡”社团活动.北方音乐,2017,37(21):138+13.
(责任编辑:崔晓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