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社会科学研究国际化现状
周信
【摘 要】根据相关分析和研究来看,一个国家、地区或机构在SSCI来源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数量越多,则表明其社会科学研究国际化程度越高。因此,通过分析SSCI数据库的各种数据,可以比较全面的了解中国社会科学研究国际化发展情况。本文就中国社会科学研究国际化现状进行全面探讨,以进一步推动我国社会科学研究国际化发展。
【关键词】中国社会科学;研究;国际化
中图分类号:C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4-0244-01
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SSCI来源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情况进行研究可知,其可以充分体现我国不同地区、省市、自治区等的社会科学研究国际化水平。因此,深入了解中国社会科学研究国际化现状,对于促进我国市场经济快速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一、中国SSCI论文的发展情况
根据近十年来SSCI来源期刊上我国社会科学工作者发表的论文数量来看,其已经超过5.2万多篇,并且,每年发表论文的数量在5000篇以上,而中国作为第一研究机构发表的论文数量在4.2万篇以上,是所有论文的80%以上。所以,中国SSCI论文的数量在不断增加中,有着非常明显的上升趋势。虽然部分社会科学研究人员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制度、价值观等存在极大看法,但是,大部分社会科学研究人员已经深刻认识到中国社会科学研究国际化的重要性,并且,其是我国市场经济更快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中国各个区域SSCI论文的发展情况
在对一个地区、机构或国家的自然科学研究国际化水平进行分析和评价时,通过可以采用SSCI中论文的数量和引用次数作为依据,而在分析和评价其社会科学研究国际化程度时,一般采用的是SSCI中论文的数量和引用次数。因此,对中国34个地区SSCI论文的发表数量、引用次数等进行调查发现,发表数量较多、引用次数较高的通常是我国比较著名的高校与经济水平较高的地区,这是很多研究人员分析出来的结果与结论。但是,与香港、澳门等地区相比,中国内地的很多研究机构、高校等的研究程度还不够高,给中国社会科学研究国际化发展带来了极大影响。
三、论文的机构分布情况
目前,SSCI来源期刊上发表论文数量较多的是香港大学的社会科学研究人员,其数量已经超过4000篇,而较少一些的是香港中文大学、台湾大学。总的来说,中国社会科学研究机构有90%以上都在高等学校,其中,香港、台湾等地区的研究机构数量比内地要多很多,并且,在英语水平、开放程度、观念等不一样的情况下,内地社会科学研究国际化水平要比其它地区低很多,是当前中国社会科学研究国际化发展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
四、国家与地区之间的合作情况
目前,与我国社会科学研究合作的国家与地区有140个以上,其中,经济水平、科学技术等比较高的国家,如澳大利亚、美国和新加坡等,和中国社会科学研究人员的交流更多,给中国社会科学研究国际化发展提供了大力支持。
五、与境外机构的合作情况
在中国社会科学研究中,机构合作是非常重要的基础,而与中国社会科学研究合作较多的国外机构已经超过70个,而美国哈佛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密歇根大学在SSCI来源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数量相对较多一些。总的来说,社会科学研究方面的国际合作可以更加敏感地体现出一个民族的情感倾向,是中国社会科学研究国际化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
六、SSCI论文的主要研究方向
目前,中国社会科学研究的方向已经超过140个,而比较主要的研究方向有10多个,如工程、心理学、环境科学、公共环境、教育研究等,并且,很多研究主题的论文数量都已经超过了500篇,在促进中国社会科学研究国际化发展上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国家相关部门应加大中国社会科学研究的投入力度,科学利用和配置各种研究资源,才能更好的促进中国社会科学研究国际化发展。
七、SSCI论文的期刊分布情况
通过WoS的数据库功能来分析SSCI来源期刊上中国近十年来发布的论文发现,中国SSCI论文的来源期刊已经超过五百种,其中,论文数量超过五百的有四种,而发文数量较多的作者大多是自然科学方面,社会科学方面的较少。因此,中国社会科学研究国际化发展,还需要高度重视SSCI来源期刊上的论文发表情况,这样才能大大提升中国社会科学研究整体水平、国际化程度。
八、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社会、经济、环境等不断变化的情况下,中国社会科学研究国际化水平越来越高,是国际间合作不断加强的必然趋势。因此,对中国社会科学研究的国际化现状有比较全面的掌握,才能更好地提升我国不同地区的社会科学研究国际化水平,对于实现科学研究资源共享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熊易寒.中国社会科学的国际化与母语写作[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4):116-123.
[2]吕景胜.论人文社科研究本土化与国际化的契合[J].科学决策,2014,(09):54-65.
[3]许心,蒋凯.学术国际化与社会科学评价体系——以SSCI指标的应用为例[J].重庆高教研究,2014,(06):104-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