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的考核模式
胡威
【摘 要】在现代网络技术发展与更新的潮流中,高职高专院校推崇的产学结合,项目式教学的课程模式是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考核改革模式中的主流。本文将针对高职高专《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考核模式进行深讨。
【关键词】产学结合;项目式教学;创新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4-0209-01
随着现代化网络技术发展与更新,在全国高职院校中推崇的产学结合,项目式教学的课程模式是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考核改革模式中的主流。
在我系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创新网页设计与制作》这门课程是以职业实践教学为导向,在结合岗位需求的基础上,征求行业、企业专家意见并进行论证,在职业核心能力分析的基础上,对职业所需岗位的技能、知识等进行调研,将这些核心职业能力充分融入到教学考核模式的体系中,来研究创新网页设计与制作的考核模式。
一、课程考核模式目标
(一)高职《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的教学特点。《网页设计与制作》这门课程是高职计算机专业或者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它涵盖了HTML语言、fireworks、dreamweaver、flash等软件的相关内容,从各个方面介绍了WEB站点的开发、设计、制作及维护等技术。在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本课程与图形图像处理、FLASH动画等课程是相互衔接的,它是一门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课程。
(二)《网页设计与制作》考核模式的实施。传统的《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考试内容一般是以笔试为主,以考书本知识为主要内容,注重学生对书本知识的记忆,这样就无意间缩小了学生的知识面,束缚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忽视了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思考能力、学生对知识运用的能力以及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经过一系列的试验和企业的深入调研,为了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构建知识框架体系,可以对《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考核模式进行一些创新的改革,如可以进行项目制过程(作品)考核方式,也就是根据《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的教学目标中各个知识点采用项目制教学,模拟企业模式给出相应的项目,学生分组完成。学生分组模式参考企业项目制合作团队,每组选出相应的组长,分工合作调研自己所选主题,进行项目的策划与制作。考核模式先由老师进行项目成果打基础分,然后分组进行PPT汇报与演示,投票选出每个项目成果的名次,最后根据名次与基础分的比例得出最后的分数。
二、考核模式的创新改革
(一)整体教学的设计。《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以课程项目的各个任务引导,通过项目制任务指导实践,充分采用项目导向的模块式教学,分析项目任务,选择几个典型的项目作为本课程的教学情境。根据课程内容的课程标准,对这个课程进行了一些创新型的改革,用一个创新合理的考核评价方式去挖掘学生个性发挥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每一个考核任务设计一个项目任务,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对学生的制作过程与完成成果情况进行考核。
(二)考核内容的过程设计。对于这门课程,主要用平时制作过程的考核和期末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平时上课期间制作过程考核占百分之七十的比例,主要包括平时出勤率、课堂表现、项目完成的综合情况。其中平时出勤率占百分之十五,课堂表现占百分之十五,项目完成情况占百分之四十。教学内容主要分为项目设计调研与实际操作两个部分,而整个课程的设计又分为以下几个任务:项目的策划与设计、市场调研、创建站点、基本的网页设计与制作、网页图形图像的处理、网页动画的制作及网页整体形象的设计等,每一部分的任务都要设计相应的考核作品。这门课程主要考核过程的设计与制作,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点及时操作解决相应问题的能力,注重学生对网页设计与制作创新设计能力的培养,提高他们的创意思维能力。
(三)实施过程的体现。通过这种考核方式不仅激发了学生们学习这门课程的兴趣,还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如:
1.这种“项目制过程考核”不仅激发了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同时也使学生有效地展现自我,提高了他们学习的兴趣。
2.让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交互,学生可以通过教师的教学案例进行临摹学习,同时可以弥补自己在制作过程中的不足,教师在实际的操作示范中不断总结知识的运用、软件的操作、综合素质的提高等等,通过反馈信息来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及考核。
3.提高了教学质量,通过这种方式的考核,不仅提高了学生实际操作的动手能力,也增强了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了创新意识,真正实现了“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周淑萍.过程性考试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研究,2010,(7):146.
[2]王书立,张立军.浅谈过程性考核在高职“企业会计实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9):60-63.
[3]张洪星.Dreamweaver网页设计能力教程[M].中国铁道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