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如何让学生与文本深度对话
朱庆斌
摘要:教语文与教课文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很多语文老师虽工作多年,却仍然停留在教课文的层面上。本文就语文教学中如何让学生与文本深度对话,结合案例,从“读思结合,亲历文本”“活教语文,关注文本”“说写相生,创编文本”三个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语文?文本?听说读写
语文是语和文的结合,有其独特的地位与作用。教语文和教课文有着密切联系,又有着本质不同,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深度对话。下面笔者以自己执教的一堂公开课《卖火柴的小女孩》为例来谈谈如何更好地进行语文教学。
一、读思结合,亲历文本
小学语文教学应从语文本身出发,用语文的要求去学习文本,用语文的方式去设计与开展教学活动。《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一出充满传奇色彩的悲剧。为了让学生走进文本深处,笔者在教学中是这样展开读、听与思结合的。
师:同学们,你最喜欢课文中的哪部分内容?请说说你的想法。
生:我最喜欢的部分是描写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看见幻象的片段,这就像电视中的动画片,充满神奇,说明小女孩是个天真烂漫、渴望幸福的小女孩。因为她现在很需要这些东西而又得不到,所以在幻象中才会出现这些东西。
师:请把你的体会通过朗读传递给大家。
师:卖火柴的小女孩向往温暖、亲情和幸福。她渴望得到哪些东西,能说一下吗?
生:因为天气很冷,她没有衣服穿,连鞋子也没有,非常寒冷,渴望温暖,所以幻象中出现了温暖的火炉。
师:看见火炉这一刻,她是幸福的,似乎忘记了寒冷。请你带着自己的感受有感情地读这段话。
师:从你的朗读中,我们似乎也感受到了火炉的温暖。她第二次擦燃火柴时又看到了哪些奇特的情景呢?
生:小女孩再次擦燃火柴后,看到香喷喷的烤鹅。小女孩可能好多天没有吃饱饭了,非常饥饿,渴望美美地饱餐一顿。
师:对一个饥饿的孩子来说,看到这样的画面实在太棒了。请带着自己的这些感受再读这段话。
师:每个人处在饥饿之中都想填饱肚子,可惜小女孩还没来得及品尝,火柴熄灭了。小女孩又一次擦燃了火柴,这次又看到了什么呢?为什么会出现这个场景呢?
生:小女孩这次擦燃火柴后,惊喜地看到了挂满礼物的圣诞树,因为今天是圣诞节,这个可怜的小女孩渴望得到节日的祝福,渴望得到亲人的关爱,所以她擦燃火柴后,看见了漂亮的圣诞树,她很快乐。
师:请带着自己的感受有感情地读这段话。
师:这一刻小女孩是幸福的,她还想拥有什么?
生:她想自己的奶奶了,因为现实中,没有人疼爱她,没有人陪伴她,唯一疼爱自己的奶奶也去世了,所以她渴望回到奶奶身边,看见奶奶时,她是无比快乐的。
师:请带着自己的理解,再读这段话。
师:小女孩第四次擦燃火柴后,见到以往最疼爱她的奶奶,十分幸福,可是她知道奶奶很快就会消失,最后她是怎樣做的?结局怎样?
生:小女孩最后一次擦燃火柴,幻象中奶奶把她搂在怀里。小女孩和她的奶奶在光明与快乐中飞往天堂,那里不再有寒冷、饥饿、痛苦……我想是因为小女孩在现实中没有希望,才想摆脱这种痛苦吧!
师:请你带着自己的体会来读这段话。
师:同学们,作者为什么要写小女孩幻象中的这些景象呢?谁来谈谈你的见解?
生:在现实生活中,小女孩需要温暖,她就幻想有火炉;因为饥饿,她就幻想有食物;因为圣诞节来了,她渴望祝福,就幻想有圣诞树;因为现实中过得很悲惨,没人疼爱,她就想起了奶奶;因为在现实中没有幸福,所以她想和奶奶一起飞到远方……
师:同学们真善于体会人物内心的情感,让我们带着这些体会一起来有感情地读这几段话。
师:从作者描绘的这些美好的情境中,你读懂了什么?文中还有哪些词句是凄惨的、悲凉的?请同学们再读课文,倾听文字背后的声音。
阅读教学实际上是学生、教师、文本以及作者之间交流的过程。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走进课文,初步把握文本。学生通过朗读,与文本、作者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领会课文蕴藏的丰富内涵。具体操作时,首先从学生对文本的初步感悟切入,精心设计切入点。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多视角、多层面地读和思,完成与老师、文本、作者之间的有效交流。每次的读、听、思,都伴随着有价值的思考,触及文字背后的故事,聆听词句背后的声音。有读有思,读思融合,才能引导学生真正走进文本,感悟情意,领悟语言,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才是行之有效的阅读。
二、活教语文,关注文本
教语文自然要关注语文,通过品味语言文字,去感知语言的内涵,去感悟作者的情感,走进课文人物和作者的内心世界,进而引导学生思考作品的表现手法,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提升语文素养。
师:请同学们浏览课文,找出表现小女孩贫穷的词句,并说说自己的感受。
生:我从课文对她穿的拖鞋、她家房屋状况的描写中,可以感受到小女孩家的贫穷。
师:由这些细节描写,我们眼前仿佛出现了那个衣衫褴褛、穿着大拖鞋的可怜女孩。请你带着自己的独特感受,来读一读这段话,说说你读出了什么。
生:这个小女孩很可怜。
师:是啊,小女孩家太穷了,真可怜。你观察得很仔细,可见你富有同情心。从哪些句子中可以看出她很可怜呢?你又感受到什么呢?
生:我从下着雪的大年夜,小女孩还一个人光着脚在街上卖火柴,感受到小女孩很可怜。
生:我从这个可怜的小女孩一整天都没有卖掉一根火柴中,体会到小女孩生活的悲惨,街上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没有一点儿同情心。
生:她没卖掉火柴就不敢回家,我感受到那时没人疼爱她。
师:同学们真会读书!作者为了表现小女孩的可怜,从自然环境的寒冷、社会环境的冷淡和家庭冷漠等方面进行了衬托描写,展现了小女孩的悲惨命运。
新课标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做学生的引路人,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阅读的效率。语文对于学生自身发展有着特殊的意义,我们必须抓住语文要素展开教学,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以及听、说、读、写的能力,用心地听、动情地读、智慧地说、有效地写。语文是什么?语文包括文字、文学、文化。老师不能光教课文,更要关注语文的知识与能力。
三、说写相生,创编文本
学语文,主要是学方法、会表达。“说”源于对文本的把握,融入自己的生活体验,立体地感悟文本的内涵,激起内心无法抑制的悲与怜。“说”一方面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另一方面提升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师:同学们,卖火柴的小女孩愿望如此美好,现实却如此悲惨,每一个有怜悯之心的人都会关心她的命运。刘倩倩小朋友读完后,写下了一首诗——《你别问,这是为什么》,请男女生各读一节。
师:《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童话故事,也打动了我,我写了一首诗,诗名《天堂里没有悲伤——致卖火柴的小女孩》(师读)。我想课文学到这儿,你一定有千言万语想对小女孩说,下面我们来交流交流吧!
生:小女孩,你到我家来,我把自己的花裙子和漂亮鞋子送给你穿。
生:我愿意用我的零花钱买你全部的火柴,这样你就可以早点回家了。
生:我可以跟我妈妈说,让你到我们家来,我们一起上学,一起做游戏……
师:同学们真是太有爱心了,但现实是残酷的,卖火柴的小女孩注定要死在那個寒冷的大年夜里。其实这个故事的创作是有背景的(老师介绍作者的创作背景)。
师:此时,我能感觉到还有很多同学想说说自己的想法,那就拿起笔给小女孩写封信吧!题目是《致天堂里卖火柴的小女孩》。
师:该怎么写呢?这就需要了解创编童话的要点。创编童话除了要有生活经验之外,还有其他要点,请同学们根据之前和今天所学,谈谈自己的想法。
生:要有丰富的想象和幻想,童话中的一切物体皆有生命,会说话,这就要运用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
生:要注意故事情节的曲折离奇、一波三折、引人入胜。此外,不同的童话还有其具体的表现方法,比如本文还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作者五次描写了小女孩擦燃火柴的情景。
生:富有教育意义。
师:同学们很会总结和学习,下面拿起笔,赶快来写一写吧!
语文教学应遵循语言、表象与内涵的相融,关注语文学科的关键要素,充分利用教材留白,调动学生直接或间接的生活经验,激发想象,补充文本,创编文本。让孩子给小女孩写信,其实就是培养孩子感悟、想象和表达等语文能力,彰显语文的特质。有效的朗读指导一定要有法,扣住字词句,有层次。有效的拓展能提升课堂境界,教师应俯下身来,倾听学生的发言,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来提升、优化孩子的理解。课堂环节不要贪多求全,要守住语文的本真,营造浓郁的语文氛围。这样,我们的语文课堂就会有味道,就会让孩子爱上语文,学会运用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