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莎士比亚《李尔王》的人性主题

    【摘 要】莎士比亚将李尔王的遭遇创作成了巨大的悲剧,使它超乎一般的道德教训,获得了更为深刻的社会意义。莎士比亚通过对剧中人物的刻画以及情节的安排,将人性与权力的斗争呈现在读者面前,完成了对人性的探索,并使人性最终在剧中得到了证明。

    【关键词】莎士比亚;李尔王;人性

    中图分类号:J8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4-0048-01

    一、文艺复兴时期下的创作背景及倾向

    《李尔王》创作于英国文艺复兴时期,十七世纪初伊丽莎白女王统治的末期,英国正处于资本主义的萌芽、发展时期,而在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过程中,工人受到残酷的压榨,农民被迫离开土地,成为出卖劳动力的游民,萌芽的资本主义显露出罪恶的端倪,人们的私欲开始膨胀,社会出现了各种丑恶的现象,封建社会中被奉为神圣的纲纪伦常受到了冲击。作为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代表作家,莎士比亚对于人性的问题异常敏感和关注,在《李尔王》的第一幕第二景中有这样的台词:

    葛乐斯德:骨肉至亲,翻脸无情;朋友绝交;兄弟成了冤家;城里骚动;乡下发生冲突;宫廷里潜伏着叛逆;父子关系出现了裂痕……从前那种好日子,已经过完啦!现在是天下大乱,阴谋、虚伪、奸诈,要把我们一直送进坟墓,再没有一个太平!

    这几乎可作为《李尔王》整个悲剧的一个故事提纲,呈现出一幅色调阴暗的画面,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个人、家庭的悲剧,还有整个封建统治阶级间为了争夺国土、采邑、爵位、财产甚至情人而不断上演的骨肉相残的惨剧。莎士比亚深感社会的各种不义,从现实的角度对社会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呼唤人性的光辉。

    二、悲剧结局的人性主题闪现

    莎士比亚并没有写恢复王位的李尔王,而是写经过了痛苦的历程、恢复了人性的李尔王,这正是他高出于前人和同时代作家的地方。莎士比亚这样处理《李尔王》的结局:他失去了王位,但恢复了人性,他临终时的最后悲号,不是为了当初所迷恋的煊赫排场、帝王尊严,而是为了当初被他赶出宫外、受过他诅咒的小女儿:

    李尔王:可怜我这丫头,给她们绞死了!完了——完了——没有一丝生命了!为什么一条狗、一匹马、一只耗子都有生命;偏是你,没有一丝儿气息?你一去再也回不来了!——永远——永远——永远——永远——永远不回来了!

    他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但是终于开始懂得:人间最可贵、最值得珍惜的,是不能用金钱、权势收买的真挚情感,过去包围着他的那些花言巧语,全部都是欺骗、阴谋、包着糖衣的毒药罢了,权势——作威作福的权势,和美好的“人性”是不相容的。李尔王这个暴君在丧失了他的统治地位、沦落为一无所有的苦老头之后,才开始恢复他的“人性”。悔悟了的李尔王和他的小女儿最后拥抱在一起,那种经过泪水洗涤的纯洁之爱是令人动容的,这时候,“爱”意味着人们所能获得的最高幸福,“爱”是人文主义者的崇高信仰。

    《李尔王》能够被称为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中气势最宏伟的一部,宏阔性是其主要特色。有的西方评论对剧作进行了基督教解释,将《李尔王》看作是一幅既神秘又明显带有基督教色彩的完整图画;有的则认为《李尔王》以爱为中心,宣扬的就是爱;有的进一步认为悲剧的积极精神在于表现了正义和公正。当代有一定代表性的是波兰评论家扬·柯特的评论,他认为《李尔王》作为悲剧来说是登峰造极的,表现的是悲剧中更本质的东西,其实质和当代贝克特的《最后一句》《等待戈多》等荒诞戏剧完全一致,用以证明荒诞剧派脱胎于莎士比亚。

    三、人性斗争的最终胜利

    莎士比亚被约翰逊誉为“时代的灵魂......他不属于一个时代,他属于所有世纪。”又如德莱顿所言,他具有“最博大和最能领悟一切的智力。”他在《李尔王》中寄予了对时代精神的深刻思考,对人性这个永恒的主题作了深入探讨,引人深思,对各个时代、不同地域的读者同样具有指导和启发意义,显示出经久不衰的魅力。建立一个充满着“爱”的人类世界,是人文主义者始终怀抱着的美好愿望,而我们不能不清醒地认识到,今天的现实世界远没有达到那种境界,可以指望用“爱”的说教来感化那手持武器的敌人,但莎士比亚对于那一伙没有心肝、不懂得什么叫“爱”、只有强烈占有欲的反面人物的揭露和批判,却给我们留下了深刻难忘的印象。生活永远不能缺少爱,人性的光辉始终照耀在社会的每个角落,这正是我们和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共同的人生理想,也是历经了四个世纪,悲剧《李尔王》仍然显示出强大艺术生命力的本质原因。

    参考文献:

    [1]莎士比亚.莎士比亚全集(五).李尔王[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4.

    [2]王佐良,李赋宁.英国文学名篇选注[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3]孙家琇.论莎士比亚四大悲剧[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9.

    作者简介:

    苏晓颖(1995-),女,福建厦门人,汉族,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

相关文章!
  • 从《一座城池》看文学影视化过程

    翁祺孙梦诗文学作品的影视改编是一个再创作的过程,文字与影像从来不能等同看待,想要把静态的文学作品所隐含的意义生动地表现出来,不

  • 油画材料与技法在写实风格油画

    王子莹摘要:首先分别对油画的材料和油画的技法进行了简单介绍,然后对油画材料与技法在写实风格油画中的运用进行了分析,不仅仅丰富了

  • 广西左江流域石刻艺术资源的抢

    蔡维维?常莹摘 要:左江流域石刻艺术资源中有一些珍稀的历史遗存正在遭受自然和人为的双重破坏,如元明时期当地文人遗留的摩崖题壁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