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动画艺术在电影媒介中的视觉表现与运用

    师聪

    影像动画艺术助力于电影媒介之后,立即成为电影媒介之中有机的精髓成分,从此,电影媒介所提供的视觉已不再是一种单纯的欣赏意义上的视觉,而是一种需要人类思维意识互动参与的视觉表现。这种视觉表现既取决于影像动画艺术与电影媒介主创者对于电影媒介的织梦式参与,又取决于人类思维意识的互动式参与。由此可见,影像动画艺术所参与的电影媒介的视觉表现以其内涵投射,在人类思维意识中产生了基于意象的外延。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已经使影像动画艺术快速成为一种视觉表现体系,这一视觉表现体系的功能主要通过视觉效果与镜头语言进行超自然主义式的影像表达与运用。

    一、 影像动画艺术在电影中的视觉表现

    (一)增强视觉效果表现

    众所周知,现代电影艺术越来越依赖于视觉表现,而这也是震撼的视觉效果大行其道的一个根本原因,同时,绝大多数震撼的视觉效果无法直接由现实拍摄完成,这就需要影像动画艺术对这些视觉部分进行技术化拟真建构,尤其是那些超现实的电影作品,更是需要大量的视觉效果增强方能完成。例如,获得第83届奥斯卡视觉效果大奖的影片《盗梦空间》中的许多扭曲现实的梦中景物,就是依靠视觉效果的技术化建构才得以完成的。通过增强视觉效果中的质感,可以实现电影角色的真实性,电影场景氛围的真实性,从而可以成功地获得对于观众的眼球吸引,进而得以大幅增强视觉效果,最终达到提升视觉表现力的目的。

    (二)增强镜头语言表现

    現代影像动画艺术的功能越来越全面,不仅可以完成物体、人物、场景等的建构,而且还能为这些目标增加基于光影的现实质感,并且,亦能够自由选择镜头视角,这种便利显然为镜头语言表现的增强,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技术条件。现代影像动画艺术对于镜头语言的增强,具有着显著的双重性特质,一方面,现代影像动画艺术已经能够既精准又拟真地对现实进行深度沉浸式的还原;另一方面,更具艺术性的是,现代影像动画艺术借助于其远比现实时空更加丰富的镜头语言能够创造出视觉表现上的更加连续、更加紧凑、更具意象化的电影时空,并且增强了的镜头语言能够完全按照电影创作意图进行多重视觉表现。而增强镜头语言所带来的,还包括除拟真连续活动影像动画而外同时增强了的现实观感、现实质感、现实触感,这种增强的镜头语言,事实上亦具有现实镜头语言有限性限制下的、所无法凭借传统视觉表现的、更加广义性的视觉表现特质。

    (三)超自然现实主义表现

    在传统的没有影像动画艺术助力的时代,无论摄影技术多么先进,无论场面多么宏大,无论场面调度技巧多么高超,无论特技效果多么精美,也都只能在有限的条件下表现基于现实实体的影像,这种视觉表现从学术而言只能将其归结为一种现实主义表现。而影像动画自其诞生之后,已经由最初的视觉修饰嬗变为开天辟地式的视觉表现创造,这种由简单修饰而完全彻底式的视觉表现创造显然为创意、想象、意象的无极升华带来了无限的施展与织造空间,这些创意、想象、意象则同时也将电影媒介一举由现实主义带入到了具有浓郁的后现代主义风格的超自然现实主义。当然,这种超自然现实主义是拟真、还原、沉浸理念下的超自然现实主义,这种超自然现实主义在影像动画的支撑之下,可以轻松完成任何臆想时空的创设与织造,不仅能够拟真、还原、臆造现实,而且还能够由臆造而织造出梦境一般的超时空基质。[1]

    二、 影像动画艺术在电影媒介中的视觉表现运用

    (一)虚拟与现实共存的视觉表现运用

    影像动画艺术自其诞生之日起的半个世纪,即长期存在于虚实共存的电影媒介之中,影像动画艺术使得将现实影像化为科学抽象成为可能,这种以科学抽象为表现手段的虚拟影像动画与现实实体,共同构成了电影媒介中的虚拟与现实共存的的影视艺术视觉表现。视觉表现不仅强化,而且趣味化了电影媒介的影像细节,同时,也以其光影魔力拓展了电影媒介的形诸于视觉的想象空间,更帮助了基于影像动画艺术的视像由影像而抽象,由抽象而意象地更快速地参与思维意识互动。当时间进入到21世纪,影像动画艺术在电影媒介中的虚实共存被技术进步所突破,现代影像动画艺术已经能够完完全全地主宰电影媒介时空,以《阿凡达》为代表的彻底由影像动画艺术打造的电影横空出世,这意味着现代电影人不得不以现代视角对电影媒介中的视觉表现运用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索与思考。

    (二)2D与3D共存的视觉表现运用

    在时代美学语境的孕育之下,影像动画艺术不仅由最初的2D视觉运用参与到电影媒介之中,而且,近年来随着影像动画艺术的长足进步,2D与3D共存于电影媒介的视觉运用也越来越普遍。从美学逻辑而言,2D影像动画与3D影像动画更有所长,更具特色。2D影像动画显然以其绘画渲染性、线条动态张力性、镜头即视性等而更具绘画美与静态美,而3D影像动画显然以其立体感、深景深感、镜头临场感等而更具真实美与动态美。因此,从这种意义上来看,无论是2D还是3D,二者都不是最完美的,唯有将2D与3D结合起来共同运用,才能够在电影中恰如其分地诠释出更为完美的视觉表现。换言之,2D影像动画艺术更突出“画”,而3D影像动画艺术更突出“动”,二者的结合恰好使得“动”与“画”能够有机地深度融合为一体,不仅能够为电影媒介增添“画”中有“动”的趣味性,而且更能够为电影媒介平添“动”中有“画”的观赏性。[2]

    (三)时空异化与形化共存的视觉表现运用

    视觉空间以及与其并行的时间共同构成了完整的视觉表现,与现实世界中的时间的匀性地沿着时间轴线的永恒持续不同,在影像动画艺术所参与的电影媒介中,时空异化其实是一种较为高级的视觉表现运用,这种对于时空的碎片化与拼接化的视觉表现运用,常常能够收到意想不到的视觉效果。例如,在《钢牙小鸡兵团》中,就出现了这样的时空异化的影像动画艺术魔法,当巨怪突然袭来而弱小的男主角既无路可退又无处可逃时,一直有着歌星梦想的男主角突然进入幻想时空,随着歌声演响起来,场景瞬变舞台,形成了一种艺术化的时空异化,演唱结束,一切又瞬间恢复到巨怪来袭,这种时空异化较好地强化了电影媒介的趣味性、奇观性、戏剧性、艺术性。在传统的现实主义影像时代,时空形化更难呈现,而在影像动画艺术时代,时空却可以随意形化,人类个体的光速成长、植物的光速荣衰等均可以实现无极形化。

    三、 影像动画艺术在电影媒介中的视觉表现运用思考

    (一)视觉表现世界

    视觉表现运用的越来越广泛,使得视觉表现在电影媒介中所占的比重每年都在大幅增长,而在进入21世纪之后,这种增长尤为惊人,在某些电影中,甚至已经达到了影像动画艺术全片覆盖的程度。其实,从这种意义上而言,自19世纪末叶电影诞生之日起即由现实世界所主宰着的电影,早已出现了不啻于翻天覆地的巨变,这种巨大变革,已经跨越了电影媒介依赖了整整一个世纪的现实世界这道看似永远无法跨越的门槛,从而以影像动画艺术之手擘划出了一个视觉表现建构起来的崭新的电影媒介世界。电影媒介重在以象表意,而在意识备受技术约束的时代,观众永远无法看到更多的层出不穷的视觉奇观,庆幸的是,随着对技术束缚与现实枷锁的最大程度的挣脱,现代影像动画艺术在电影媒介中的视觉表现越来越进入到了一个准完美意义上的自由王国,也等待着越来越多影视工作者们不断前来开启属于他们的视觉表現世界。

    (二)视觉表现世纪

    影像动画艺术带来了一个全新的由技术所主宰着的视觉表现新世界,这一完全建立在技术积累与技术创新基础之上的影像动画艺术新世界,最为突出的特质就是以其拟真、还原、沉浸等超卓技巧与精湛艺术,共同营造出了一片视觉表现的新天地。与此同时,换一种视角,一旦摒弃空间概念,从时间概念上而言,影像动画艺术事实上也从21世纪开始,即以影像动画艺术之手擘划出了一个由视觉表现所统率着的全新的属于电影媒介的新世纪。[3]由影像动画艺术所统率着的视觉表现新世纪,最大限度地模糊了观众在观影过程中的时间概念,在将观众置入到不断呈现视觉奇观的空间之中的同时,这种现代影像动画艺术所支撑的视觉奇观能够瞬间将观众由冷静状态带入到沉浸的意象之中,并使得观众在这种沉浸的意象之中被动地形成不断沉浸的由视觉而意象的体验,而时间概念也不断地在这种沉浸体验之中被消解,直至影片结束。

    (三)视觉表现视界

    影像动画自20世纪70年代诞生以来,仅仅经过了短短的不到半个世纪,就发展到了已经能够与电影媒介深度无缝融合的地步,并且,影像动画艺术在电影媒介中的每一次参与,都给全球数十亿观众带来了无尽的视觉惊喜与视觉享受。由此可见,影像动画艺术事实上正在创造着一个越来越没有国界的视觉表现世界和一个越来越没有时间概念的视觉表现世纪,而这种视觉表现世界与视觉表现世纪,也最终将深度融合为一种视觉表现视界。视觉表现视界已经能够以纯粹的影像动画艺术方式,由虚拟的方式从头到尾地创建电影媒介所需要的全部时空,影像动画艺术早已由20世纪70年代的“生怕做不到”,嬗变为21世纪10年代的“就怕想不到”,显然,已经进入到自由王国的影像动画艺术不仅承托起了整个电影媒介的未来发展,而且也为电影媒介赋予了一个基于后现代意识语言的任由想象纵横驰骋的宏大视界。[4]

    结语

    影像动画艺术的光速发展,实现了以光影魔力所展现的、植入到电影媒介之中的更具艺术化的视觉表现,无论是视觉效果的增强,还是镜头语言的强化,都能够轻松地为观众带来一种超自然主义的视觉奇观呈现。同时,在影像动画艺术的光影魔力下,虚拟与现实的共存、2D与3D的共存,时空的形化与异化的共存等,更为这种视觉表现提供了纷纭的运用手段。从上述意义来看,影像动画艺术在电影媒介中的视觉表现,已经使得视觉表现突破了世界的界限与世纪的纪元,事实上,从影视艺术视角而言,一个属于视觉表现奇观所统驭的视觉表现视界,正在一步步地在影像动画艺术的推动之下,不断地向全球数十亿观众慢慢地呈现。

    参考文献:

    [1]孙玉成,龚念,李东勋.动画——视觉人类学的影像新场域[J].民族艺术研究,2015(4):17-22.

    [2]侯小锋,周莉.视觉符号本土化的中国动画电影意象审美[J].新闻界,2011(4):103-105.

    [3]王钊.浅析动画本体中的运动性和绘画性[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9(5):122-124.

    [4]邓玉娟.数字图像对动画电影的影响[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71-73.

相关文章!
  • 戏剧《无人生还》剧评

    【摘 要】《无人生还》(《And Then There Were None》)是著名的英国推理小说作家阿加莎·克里斯蒂的作品,而话剧版的《无人生还》改编自此小说,

  • 试析波提切利笔下的维纳斯

    宋玮玮摘要:波提切利(SandroBotticelli,1445—1510)是15世纪下半叶佛罗伦萨一位著名的画家,他的一些异教题材作品在文艺复兴时期备受关

  • 关于校园廉政文化传播与建设的

    施小明?郭强?吴军?邓爽?程梦勤摘 要: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持续推进,反腐倡廉取得了显著成效,“不敢腐”的目标初步实现,“不能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