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无人生还》剧评

    【摘 要】《无人生还》(《And Then There Were None》)是著名的英国推理小说作家阿加莎·克里斯蒂的作品,而话剧版的《无人生还》改编自此小说,由台湾大学戏剧系的同学进行演绎、呈现。该话剧的情节与小说内容大致相符,环环相扣,制造了紧张的气氛,悬念的制造与情节的推进也一直牵引着观众的心。此文将对戏剧版的《无人生还》进行一些解析。

    【关键词】情节;叙事;人物;悬疑

    中图分类号:J8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4-0044-01

    一、原著小说与剧本

    原著小说是很好的素材,它具有强烈的矛盾冲突、强大的情感张力,引人入胜,并且便于在戏剧的舞台上进行呈现,故事集中发生在小岛上,没有很大的时空跨越,因此在舞台上可以省去很多道具与转换场的麻烦。在剧本中,编剧为了更集中地呈现情节、增强戏剧张力,将小说中原本死在海边的麦阿瑟将军改成了死于别墅的客厅里。原著小说被改成了三幕剧,这三幕都以岛上的别墅作为场景,符合“三一律”。

    除了个别的情节外,改动得最大的其实是故事的结局。在原著小说中,故事以悲剧收场,法官在杀死了最后一个人维拉时,自己也拿手枪自杀了。可在剧本中,编剧将其改成了已被维拉杀死的隆巴德死而复活(由于维拉枪法不准),识破了法官的阴谋,将法官杀死,带着心爱的人维拉逃走了。剧本比小说在结尾之处多了一次情节转折,扭转了整个局面,既增强了戏剧效果,又在最后结尾处给了观众一个“惊喜”,打破了这则“无人生还”的寓言。

    二、结构与情节

    由于剧本改编自英国的推理小说,逻辑条理清晰、情节设置严谨而又扣人心弦,正如艾萨克·安德森在1940年2月25日的《纽约时报》中的评论:“当你阅读了之后,你不会相信它,但是你会继续往下看,一个不可思议的事件之后是另一个更不可思议的事件,你仍然会继续读,整个事件难以置信,十分令人着迷。当然,这个奥秘有一个符合逻辑的解释。可以肯定,这是一个离谱的故事,但是它确实有可能发生。”此剧本也正是抓住了这个特点,将故事改成了经典的“三幕结构”的剧本,和现在好莱坞的电影类似。戏剧张力十足,情节层层推进,编剧像是在编织一张很大的网,上面有许多复杂的隐喻与暗示,一个个问题和谜底被慢慢地揭开,可紧接着又是新的更大的困难与挑战。

    在整个情节的发展脉络中,作者埋下了很多伏笔与悬念,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断地产生好奇的心理,从而不由自主地继续阅读。其中,最早出现的欧文夫妇,再到十个印第安小人和童谣,都有暗示和铺垫的作用,并且贯穿于整个故事,即便后来大家识破了这些用意,可仍有更令人紧张、更严重的问题等着他们去破解,那就是——凶手是谁?

    三、叙事技巧

    为了制造悬疑的气氛,引起观众的共鸣与猜测、怀疑,编剧采用了10个人的叙述视角,剧中的人物一个个被杀害,观众就像上帝一样看着故事发生,但也和他们一样不知道谁是凶手,就像置身于他们10个人当中的另一个当局者。这就增强了悬念与紧张感。

    四、人物角色

    该剧本的成功之处在于对剧中人物的构造与表现,这十个人的性格、家庭背景完全不同,唯一的共同点就是他们都做过伤天害理的事情。故事刚开始时,他们是十个独立的人,都有各自的故事和目的,可当“留声机”播放出他们不为人知的恶性时,他们开始溶解,慢慢变成“一个人”,共同目标就是“逃出这个小岛,保护自己的生命安全,把那个可恶的背后杀手找出来”。对死亡的恐惧让他们人格中的阴暗面得以完全地暴露。

    作者在设置人物角色的时候也尽量地按照不同的类型创造角色。

    比如“探险家”——隆巴德(队长,犯有使东非部落二十一名男人死亡的罪行。具有探险精神,最后杀死了法官。)

    “天真者”——安东尼(一个出生在富裕家庭的近乎完美的标本,放荡、自负、自私。他曾经撞死过两名青年,却一点也不内疚。)

    “情人”——维拉(一名秘书,曾经是教师。她被迫做秘书工作,因为她想要不用对当教师时造成的死亡负责。她让汉密尔顿出海游泳并淹死了,以便让他的叔叔、她的恋人——胡戈·汉密尔顿继承他的财产。)

    “小丑”——威廉(一名退休警官,现在是一名私人侦探。他被指控曾经受贿而将一个无辜者判为无期徒刑并死于狱中。)

    “凡夫俗子”——罗杰斯夫妇

    “统治者”——劳伦斯约翰法官(一名退休法官。他被指控通过改变陪审团的决定谋杀了一个被控告的嫌疑人,尽管对方事后确实被发现了作案证据。他也就是最后的幕后黑手,统治者。)

    作者简介:

    曹怡凡(1993-),女,汉族,重庆人,现为重庆大学美视电影学院2013级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学生,热爱写作、阅读、剧评、篆刻和公益。

相关文章!
  • 影像动画艺术在电影媒介中的视

    师聪影像动画艺术助力于电影媒介之后,立即成为电影媒介之中有机的精髓成分,从此,电影媒介所提供的视觉已不再是一种单纯的欣赏意义上

  • 试析波提切利笔下的维纳斯

    宋玮玮摘要:波提切利(SandroBotticelli,1445—1510)是15世纪下半叶佛罗伦萨一位著名的画家,他的一些异教题材作品在文艺复兴时期备受关

  • 关于校园廉政文化传播与建设的

    施小明?郭强?吴军?邓爽?程梦勤摘 要: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持续推进,反腐倡廉取得了显著成效,“不敢腐”的目标初步实现,“不能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