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复习策略浅谈
朱海青
怎样组织中考语文复习,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有效整合,有效应对中考?下面,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我应对这个问题的策略。
一、提高做题质量
现在,九年级学生拥有的语文复习材料可以说是“琳琅满目”,如果不加选择,就会使学生疲惫不堪、心生厌倦,自然不会有良好的复习成效。为此,教师一定要慎重把握,精挑细选,万不可抓住一本自认为比较好的资料,让学生从第一个题目开始,然后一题不落地做完。对大多数学生都已经掌握的内容更不可一再重复练习。
二、注重基础知识的应用
课本是学生学习的基础。在复习的时候,教师首先要让学生翻看平时摘录的笔记,进一步理解并巩固课本中的知识点。然后,指导学生梳理知识点,帮助他们理清主次并各个击破。例如,可以帮助学生列出字、词、句训练中的重点,一旦学生有了复习方向,就能够在复习时有的放矢。
一般语文试卷中有关知识积累的题目都与课本内容有关,因此,学生不仅要将课本中的文言诗句背熟,还要知道作者和出处。具体说来。课本中的重点包括字词、文言文和现代文中的名句以及名篇名章的背诵理解。学生在复习过程中应当勤动手,在读背写的过程中加深记忆,使名句成为自己的知识,在阅读与作文中都能灵活运用。
三、复习时应有的放矢
有些教师认为复习讲评课就是讲评学生的答卷,把学生所做的试题从头至尾讲解一遍,可是往往因为题目容量大导致时间紧迫,学生并没有多大的收获。
针对这个问题,教师一定要认真备课,不可随便上讲评课,更不要还没有开始上课,卷子已经分发到学生手里了。教师要先分析学生试卷中的问题,分清主次,找出重点,注意结合各种题型分类讲评,如修改病句、阅读理解等。要注意对每种专题都要有明确的结论。
四、举一反三,提高综合能力
在考试前适量做题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这个过程讲究的是做题的质量。当做的题目达到一定数量后。可以指导学生进行规律性总结,归纳出一套明确的解题方法。比如,什么样的题目从什么样的角度去考虑和解答,怎样解答才能符合评分标准的要求。
比如仿造句子的题目,一定要从句子的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去思考,否则可能被扣掉一半的分数。又如,对阅读中词语指代意义的理解,一般要联系上下文来找答案,并且还要将答案带入文中读一遍,意思不变才说明是正确的。
事实上,对解题规律的总结,往往可以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而且也会节省学生不少时间。
五、调动资源。组题训练
考前组题训练,是提高成绩必不可少的一环。可以让学生利用网络等资源,每人组一套习题,并附上答案。教师把学生出的题收上来后,再取其精华,组合成一套或几套有价值的习题,打印出来让全年级的同学做,谁出的题就写上谁的名字。这时,学生大都会认真地查阅资料,核对答案,不仅自身受益,其他同学也能受益,教师还能了解到更多的学情信息,使指导更具针对性、实效性。做题时,可先让学生独立做,然后由学习小组对答案: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其他小组的组员可以帮助解决;大家都解决不了的,再由老师出面解决。此举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潜能,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学生学得主动、学得有趣、学得快乐,不仅掌握了知识,而且培养了能力。
六、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重点弥补作文的不足
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学以致用,但是灵活运用的前提是具备运用知识的方法。学生只有掌握了学习方法,在考试时才有法可依。而作文作为试卷中的重头,更不可等闲视之。
中考作文评分标准中明确指出:在作文的基础得分上可以加书写分、扣错别字分。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首先,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其次,教师要限定时间(一般为50分钟左右)有针对性地进行作文的实战演练。学生按照作文审题立意、谋篇布局直至成文的顺序,严格控制时间,认真完成写作。之后,教师对作文中的难点进行针对性的讲解,让学生发现自己的问题,不断改进。
七、合理控制节奏,缓解学生身心疲惫
长时间的复习教学会让学生产生疲惫感。教师在教学中要安排记忆量大小不等、难度系数高低不等的内容穿插进行,做到张弛有度,让学生疲惫的身心得到缓解,保持最佳的学习状态,提高复习教学成效。
总的来说,厚积薄发是语文学习一个重要的特征。提高语文考试成绩关键要靠扎实的基本功、平时的积累以及正确的解题思路与较强的分析表达能力。与此同时,教师还要注重学生考试心理素質的提高,对于学生因为非智力因素出现的丢分现象,要及时进行归纳总结并加以克服。在实际操作中,教师和学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复习内容有所调整。做好复习工作,不仅可以有效地应对考试,也可以有效地提升学习效率。而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当进一步强化全面、发展的理念,注意提升学生的素质。
(责编 子君)
怎样组织中考语文复习,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有效整合,有效应对中考?下面,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我应对这个问题的策略。
一、提高做题质量
现在,九年级学生拥有的语文复习材料可以说是“琳琅满目”,如果不加选择,就会使学生疲惫不堪、心生厌倦,自然不会有良好的复习成效。为此,教师一定要慎重把握,精挑细选,万不可抓住一本自认为比较好的资料,让学生从第一个题目开始,然后一题不落地做完。对大多数学生都已经掌握的内容更不可一再重复练习。
二、注重基础知识的应用
课本是学生学习的基础。在复习的时候,教师首先要让学生翻看平时摘录的笔记,进一步理解并巩固课本中的知识点。然后,指导学生梳理知识点,帮助他们理清主次并各个击破。例如,可以帮助学生列出字、词、句训练中的重点,一旦学生有了复习方向,就能够在复习时有的放矢。
一般语文试卷中有关知识积累的题目都与课本内容有关,因此,学生不仅要将课本中的文言诗句背熟,还要知道作者和出处。具体说来。课本中的重点包括字词、文言文和现代文中的名句以及名篇名章的背诵理解。学生在复习过程中应当勤动手,在读背写的过程中加深记忆,使名句成为自己的知识,在阅读与作文中都能灵活运用。
三、复习时应有的放矢
有些教师认为复习讲评课就是讲评学生的答卷,把学生所做的试题从头至尾讲解一遍,可是往往因为题目容量大导致时间紧迫,学生并没有多大的收获。
针对这个问题,教师一定要认真备课,不可随便上讲评课,更不要还没有开始上课,卷子已经分发到学生手里了。教师要先分析学生试卷中的问题,分清主次,找出重点,注意结合各种题型分类讲评,如修改病句、阅读理解等。要注意对每种专题都要有明确的结论。
四、举一反三,提高综合能力
在考试前适量做题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这个过程讲究的是做题的质量。当做的题目达到一定数量后。可以指导学生进行规律性总结,归纳出一套明确的解题方法。比如,什么样的题目从什么样的角度去考虑和解答,怎样解答才能符合评分标准的要求。
比如仿造句子的题目,一定要从句子的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去思考,否则可能被扣掉一半的分数。又如,对阅读中词语指代意义的理解,一般要联系上下文来找答案,并且还要将答案带入文中读一遍,意思不变才说明是正确的。
事实上,对解题规律的总结,往往可以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而且也会节省学生不少时间。
五、调动资源。组题训练
考前组题训练,是提高成绩必不可少的一环。可以让学生利用网络等资源,每人组一套习题,并附上答案。教师把学生出的题收上来后,再取其精华,组合成一套或几套有价值的习题,打印出来让全年级的同学做,谁出的题就写上谁的名字。这时,学生大都会认真地查阅资料,核对答案,不仅自身受益,其他同学也能受益,教师还能了解到更多的学情信息,使指导更具针对性、实效性。做题时,可先让学生独立做,然后由学习小组对答案: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其他小组的组员可以帮助解决;大家都解决不了的,再由老师出面解决。此举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潜能,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学生学得主动、学得有趣、学得快乐,不仅掌握了知识,而且培养了能力。
六、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重点弥补作文的不足
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学以致用,但是灵活运用的前提是具备运用知识的方法。学生只有掌握了学习方法,在考试时才有法可依。而作文作为试卷中的重头,更不可等闲视之。
中考作文评分标准中明确指出:在作文的基础得分上可以加书写分、扣错别字分。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首先,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其次,教师要限定时间(一般为50分钟左右)有针对性地进行作文的实战演练。学生按照作文审题立意、谋篇布局直至成文的顺序,严格控制时间,认真完成写作。之后,教师对作文中的难点进行针对性的讲解,让学生发现自己的问题,不断改进。
七、合理控制节奏,缓解学生身心疲惫
长时间的复习教学会让学生产生疲惫感。教师在教学中要安排记忆量大小不等、难度系数高低不等的内容穿插进行,做到张弛有度,让学生疲惫的身心得到缓解,保持最佳的学习状态,提高复习教学成效。
总的来说,厚积薄发是语文学习一个重要的特征。提高语文考试成绩关键要靠扎实的基本功、平时的积累以及正确的解题思路与较强的分析表达能力。与此同时,教师还要注重学生考试心理素質的提高,对于学生因为非智力因素出现的丢分现象,要及时进行归纳总结并加以克服。在实际操作中,教师和学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复习内容有所调整。做好复习工作,不仅可以有效地应对考试,也可以有效地提升学习效率。而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当进一步强化全面、发展的理念,注意提升学生的素质。
(责编 子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