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农村档案工作需“五新”
付永革
摘要: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工作实际和平谷区档案局在农村档案工作中的典型做法,提出了做好农村档案工作需五新:在认识上要有新境界、在工作上要有新突破、在方法上要有新途径、在管理上要有新举措、在服务上要有新方式。
关键词:农村档案档案工作档案管理
做好农村档案工作对于实施村务公开、传播农业知识、推广农业技术、编修农村史志、开展招商引资、解决矛盾纠纷、维护农村稳定、促进农村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进入21世纪后,中国农业、农村进入了新阶段,大量农村档案资源产生,作为最基层的农村档案工作,在给档案事业带来勃勃生机的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新形势下加强“三农”工作、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档案管理部门如何发挥其积极作用,是一个很值得广大档案工作者研究和探讨的课题。笔者通过多年的工作实践,认为区县档案馆做好农村档案工作需要“五新”。
一、在认识上要有新境界
所谓认识上要有新境界,就是要求档案管理部门必须充分认识到,做好农村档案工作,是服务地方党委、政府“第一要务”的具体体现,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助推器,是档案事业发展的新亮点,是增强全民档案意识的有效途径。要想从过去的思想认识升华到上述认识,当前关键是要克服“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消极思想和“做好农村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工作,发展档案事业困难大”的畏难情绪。要转变思想观念,从过去偏重于抓党政机关公文立档和国有企业立档,转向新经济组织立档和农业、农村档案立档;从过去偏重于对党政机关和县直单位指导、监督执法检查转向乡镇和行政村一级指导、监督执法检查。要完成这两个重点转移,确实是任务艰巨,困难不少。从客观上讲,区县级局馆合一,人员偏少,乡镇一个人还身兼数职,到行政村这一级连兼职档案工作人员多数还是空白。从办公经费上看,县局馆每年地方财政投入很少,财政投入与实际工作量很不对应,能把日常工作干好就不错了,再考虑农业、农村档案工作很困难。但档案管理部门做好农村档案工作也是《档案法》赋予的任务。《档案法》第二条规定“本法所称的档案,是指过去和现在的国家机构、社会组织以及个人从事政治、军事、经济、科学、技术、文化、宗教等直接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记录。”从这条规定不难看出,档案工作的涵盖面是很大的,任务是十分繁重的,做好农村档案工作是档案管理部门的应尽职责。因此,只有真正从思想上认识到位,才能为做好农村档案工作、发展档案事业,提供坚实的基础和有力的保障。
二、在工作上要有新突破
所谓工作上要有新突破,就是要求档案管理部门在现有的全部档案工作中,把着力点放在收集、整理、建立新农村建设档案上,抓紧抓实抓好,力争使档案管理部门在服务地方党委、政府“第一要务”上,实现新的突破,取得新的成绩。为了扎实有效地推进这项工作,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一是制定农村档案工作发展规划,将农村档案工作列入农村五好党支部、三级联创等考核范围。农村档案工作既是紧迫的,又是艰巨的,更是长期性的,是一个历史过程。由此也说明档案管理部门做好农村档案工作、发展档案事业的长期性,不可能一蹴而就。这就要求档案管理部门在制定农村档案发展规划时,应当与本地党委、政府五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资源共享工作计划相衔接,与本地党委、政府当年建设新农村工作任务相适应,以保证其规划的科学性。二是把建立农业、农村档案列入档案局议事日程,实行目标管理,调动档案局(馆)自身的积极性。每年同其他工作一样,一起研究,一起部署,年底做好总结评比。对农村档案工作进行量化,设置考核指标体系及标准,明确到人,责任到人,年底和其他工作一样,列入对个人的考核。三是突出重点建档。农村档案工作涉及面广,村级档案来源广泛,内容丰富,归档范围种类繁多,每年对所有行政村进行建档指导有点力不从心。因此,可重点对种植大户、养殖大户、民俗大户先行建档,每年根据档案局(馆)人力、物力、财力的实际,有计划地安排三五个这方面的典型,通过典型的带动和辐射作用,逐步展开。平谷区档案局在这方面迈出了卓有成效的一步,相继开展了“一乡一品”特色建档、产林权制度改革建档、农业经济合作社建档、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等系列活动,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截止到目前,全区17个乡镇(街道)的275个行政村全部实现了档案规范化管理,村级档案案卷总数达10万余卷,内容涵盖了村级基层政权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建设规划、土地确权、村务公开、农业科技、社会保险等各个方面,既为新农村建设留下了宝贵的历史见证,也为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素材,更加全面地提升了新农村管理和服务水平。五是培养一批高素质的专兼职档案员。培养高素质的专兼职档案员,是档案管理部门在做好农村档案工作、发展档案事业中的组织保证。因此,档案管理部门应根据年度建设新农村工作任务的大小,重点在特色村、新农村建设村、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培养一批专兼职档案员,每年由档案管理部门负责,安排一定的时间进行培训,以解决区局(馆)力量不足的矛盾。
三、在方法上要有新途径
所谓方法上要有新途径,就是要求档案管理部门在原有工作方法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寻找新的有效途径,力求取得最佳效果。在做好农村档案工作过程中,应注意坚持以下方法:一是从档案系统来讲,村级档案工作面广量大,靠档案部门孤军作战,难免势单力薄,必须得到社会各方面的共同支持与相互配合,才能营造出健康发展的良好环境。因此平谷区档案局建立了一个由区档案局、乡镇档案管理部门和村级档案室分级负责、层层落实的档案工作体系。二是通过与区农工委、新农村建设办公室、民政局等涉农部门紧密配合,构建了涉农档案工作发展的长效机制,彼此分工负责,互相配合,做到有目标、有部署、有落实、有检查,形成了齐抓共管的良好格局。三是利用多媒体进行宣传,提高全民的档案意识。农业、农村档案涉及面广、点多、线长,任务艰巨而又复杂,只有多渠道、多形式、全方位宣传,才能引起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及其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支持。根据档案宣传工作多年的实践,以下形式是值得借鉴和推行的:1、在电台上举办有关档案知识、竞赛、知识讲座;2、在电视台和报刊杂志上开辟专栏;3、在网络上建立农村档案网站;4、总结在农村档案工作中,领导重视和支持档案工作的先进事迹材料;5、拍摄在建立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电教片。四是建立档案协会,在重点领域实施突破。农村档案信息资源范围很大,要建立好农业、农村档案,除了档案管理部门内部努力外,应当在种植业大户、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民俗旅游户率先建立档案协会,通过协会会员的努力,先把会员所在组织的档案工作搞好。要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本着自愿的原则,建立章程,明确任务和要求,每年就农业、农村档案工作中重大事项的立档,进行研究解决。这样做的好处在于有利于解决档案管理部门经费不足、力量较弱的矛盾。五是根据行政村的特点,实行新的管理模式。以平谷区档案局为例:对农村档案资源实行三种管理模式:一是实行“村档村管”。即:经济基础较好的行政村,其形成的档案由本村自行管理;二是实行“村档乡(镇)管”。即:经济基础薄弱、条件比较困难的行政村,其形成的档案集中存放在乡镇机关档案室,由乡镇代管。实行“村档镇管”,既改善了村级档案的保管条件,又有利于档案的整合使用,这一做法被国家档案局作为典型经验在全国档案系统推广应用。三是实行“专档统管”。即:农业农村工作中形成的一些专项档案,如县、乡、村三级在土地延包中形成的档案、两委换届档案、产、林改档案等可集中存放在乡镇或区档案馆进行统一管理,以确保这部分档案的安全和有效利用。
四、在管理上要有新举措
所谓管理上要有新举措,就是要求档案管理部门在原有的管理办法上,与时俱进,结合新的实践,修订完善有利于做好农村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工作、发展档案事业的管理制度,确保这项工作的健康发展。在管理上应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一是建立工作长效机制,变部门行为为政府行为和社会行为。目前的档案事业管理制度是单靠档案部门管理档案事业,而档案事业管理又以行政区域为管理范围,面对我国行政管理条块分割的现实,两种管理体制的差异,单靠没有人事权、财物权的档案部门去管理档案工作,确实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尤其是在建立农业、农村档案中,更是难上加难。笔者认为,要破解这道难题需要从两个方面下功夫。一方面,农村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切实把档案事业纳入本地区、本部门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纳入有关领导的职责范围,列入责任目标管理体系和各项具体工作的指标体系。在布置工作任务时,把档案工作考虑进去,做到与具体工作统一安排,统一督导,统一考核,将档案事业管理由部门行为转变为政府行为和社会行为,这样才能为做好农村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工作提供制度保证。另一方面,要改革档案工作管理方法,实行依法治档和百分制量化管理。所谓档案工作百分制量化管理,就是将全年各项档案工作细化量化,配以不同的分数,以百分制固定下来,作为年度工作的标准下达给各单位。每年的工作重点,可以通过调整量化指标的分数达到调整的目的。在档案工作执法监督检查与档案工作考评中,依据量化标准评议打分,按得分多少,衡量工作的好差,使档案执法监督和考核评比,由印象型趋向考评计算型。二是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设立年度档案奖励基金。《档案法》第九条规定:“在档案的收集、整理、保护和提供利用等方面成绩显著的单位或者个人,由各级人民政府给予奖励。”根据这一规定精神,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每年从地方财政收入中拿出一定比例的资金,对从事收集、整理、保护和提供利用等各个环节上做出突出贡献的档案人员或其他人员进行奖励,以提高全社会的档案意识。三是档案管理部门应实行公开承诺制度,促进档案工作的更大发展。《档案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向档案馆移交、捐赠、寄存档案的单位和个人,对其档案享有优先利用权,并可对其档案中不宜向社会开放的部门提出限制利用意见,档案馆应当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根据这一规定精神,在做好农村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工作中,各级档案局馆应严格按照规定,对捐赠、寄存档案的单位和个人,签订协议,完善制度。通过优质的服务,使涉及农村档案收集整理工作更加快速地向前发展,更好地促进农村档案事业的繁荣兴旺。
五、在服务上要有新方式
所谓服务上要有新方式,要求档案部门结合农村档案信息资源的特点,结合农民利用档案的特点,创新服务方式,由“坐等式”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变,为农村提供便捷、方便的“傻瓜式”服务。
(一)创新服务方式,提供“傻瓜式”服务
利用现有网络平台,逐步建立区、镇、村三级档案利用服务网络,最终形成覆盖面广、优势互补、利用途径多样的村级档案利用服务平台,最大限度提高农村档案利用的效果,从而带动农村档案工作的全面发展。以平谷区档案馆为例:自主开发研究构建了“平谷农村档案资源共享服务平台”,打造“一站式”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和服务平台,为社会提供全方位的农村档案信息服务。通过平谷农村档案资源共享服务平台,使村民不出村,即可将各种档案一“网”查尽。(《北京日报》、《中国档案报》、《人民网》等媒体对此进行了报道)。
(二)创新服务方式,提供多角度服务
除日常的查档利用外,可充分发挥档案馆的编研、办展优势,提供多角度的档案服务。以平谷区档案馆为例:编研、展览工作不再局限于馆藏档案的编研和展览,通过编研、展览等形式,对农村档案资源进行全面整合和开发利用。
1、开展农村档案资源编研服务。以平谷区档案编研为例:我们与区果品办档案室联合编辑了《果树病虫害防治周年历歌诀及详解》,把档案里记载的果树病虫害防治知识编成了歌诀的形式,通俗易懂,简单实用,并把歌诀印在挂历上免费发放给广大果农,方便阅读和使用,深受果农欢迎。不但普及了科学知识,也宣传了档案工作。如:为使民生档案信息资源得到集中整合,方便百姓查询,我们对馆内各种门类、各个全宗中所有涉及民生的档案信息进行整合,编辑了《平谷区档案馆民生档案查阅指南》。全面介绍了馆藏中的婚姻、房产、计生、招工、兵役、土地承包等15类民生档案的主要内容、查阅手续规定、收费标准、查阅信息和服务项目,并在平谷档案信息网上公布,方便百姓查询。
2、开展农村档案资源展览宣传服务。举办“见证历史感受幸福——档案的记忆·平谷区档案馆老照片展”。举办此展是为落实我区关于建设“幸福平谷”的意见,我们真实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以来,平谷人民的生产、生活状况,使老百姓能够回忆过去,切身感受和珍惜眼前的幸福生活。我们通过挖掘馆藏,到乡镇、村档案室收集,到老百姓家中征集等多种途径,整合、利用了几百张70年代前的老照片,内容涉及平谷县的建置历史、农业生产、工业建设、商业发展、教育事业、医疗卫生、文化娱乐以及老百姓的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照片。最后制成展板60余块,在平谷世纪广场连续展出一个月,深受百姓欢迎。
做好农村档案工作任重道远,需档案工作部门和档案工作者多方努力,为新农村建设贡献档案特有的一份力。
参考文献:
[1]欧平.农村档案资源体系构建模式.《中国档案》, 2012(10).
[2]杨红.如何做好新农村档案工作.《黑龙江档案》,2010(3).
[3]逯国良.对农村档案工作的几点认识.《黑龙江档案》,2011(3).
作者单位:北京市平谷区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