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然一笑看“山寨”
汤双平 邓 杰
“山寨”是人们对某些知名品牌低成本仿制的专用名词。2008年被称为中国山寨年,山寨手机、山寨鞋、山寨油、山寨米、山寨药、山寨车、山寨春晚、山寨明星等等山寨产品在中国遍地开花。“山寨”这多少带些匪气的字眼已然演变成了一种让全球惊艳的中国经济文化现象。
“山寨文化”诞生的必然性
虽然“山寨文化”似乎“春雨”晚来急,但就其内涵上溯其源,大有根脉可寻。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顾晓鸣认为,“山寨文化”总是被大众用“非正统”“无知识产权”“小作坊”等词语与其联系。其实,虽然这个概念刚刚诞生,但是它的涵义在民间早已有之,几乎所有主流的文化,最初都有“山寨”的影子。“远的如《诗经》古诗、乐府诗歌,近的如《刘三姐》里面的对歌,都可以算作山寨文化。它们最初都是诞生于民间,属于自发形成,后来才由政府采集、文人加工,从而成为经典流传下来。甚至可以推论,宋词、元曲这些文化经典,由于词牌、曲牌的曲调都来自于民间,因此也可以说是从‘山寨起家的。后来的京剧、越剧、昆曲同样如此。”
《北京日报》的一则报道谈到这个问题,引述了一位影视副刊老编辑的话:“要说‘山寨,内地红火的综艺节目,真可谓无人不‘山寨。”虽说打击面有过宽之嫌,但仔细想想,冤枉的也不多。回望娱乐节目的“建寨”史,不难发现,《开心辞典》克隆美国的《谁来做百万富翁》,《玫瑰之约》模仿台湾的《非常男女》,《快乐大本营》拷贝香港的《综艺60分》,《超级女声》是《美国偶像》的翻版,《财富大考场》让人看到了英国娱乐节目《最弱一环》的影子,《智勇大冲关》被指有韩国《超级海盗船》的味道,凤凰卫视主打栏目《鲁豫有约》也被称为东方的《奥普拉·温弗瑞秀》。抄袭国外创意加以本土化改造的“山寨剧”也早已有之,如效仿《越狱》的《远东第一监狱》,效仿《蓝色生死恋》的《绿萝花》,效仿《成长的烦恼》的《家有儿女》,效仿《兄弟连》的《远东特遣队》,效仿《24小时》的《危情24小时》,效仿《欲望都市》的《好想好想谈恋爱》等等。
由此看来,“山寨”隐含的某种寓意,确如一脉泉水,自古流到今。①
“山寨文化”存在的合理性
笔者认为,当“山寨”上升为“文化”以后,它的存在便有了合理性。
首先,它是自然民意的表达。理解“山寨”的基本意义应是指仿真。“山寨文化”应该是“草根”运用自己智慧形成的自我竞争、自我创作的一种从精神到物质的文化再现,它从其诞生之初就备受老百姓欢迎和追捧。“山寨文化”的产生和普及是顺应社会发展的一种“自然产物”,它的爆发来源于民间孕育多年的“草根文化”,也从侧面实现了某种自然民意的表达。②老百姓也应该有话语权,也应该有展现智慧与创造力的平台。繁盛于“草根”、大众之间的“山寨文化”,具有很强的民间自发性和参与性。在2009年春节期间,泸州有一家人全员出动,“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从地摊配备便宜的口红、胭脂、眼影等,用被单当华服,自拍了两集《红楼梦》,使平民的意志通过网络登上“舞台”,获得网友的欢呼与盛赞。
“山寨”之所以迅猛发展,正是因为它为广大中低收入阶层的消费需求找到了一个与之对应的市场。这些年来,一方面是城市不断改造翻新,商场也一个比一个高档,在购物环境明显改善的同时,商品价格也自然而然的水涨船高。另一方面,作为社会大群体的“草根”阶层在努力适应了一段时间的新生活后,还是嫌自己追赶时代潮流的脚步太慢。③只有在“山寨”的世界里,那些原来充满无力感的草根阶层才找到焕发生命的力量。
其次,高科技发展是“山寨文化”发展的温床。手机功能的完善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为“山寨文化”的推广和盛行搭建了平台。联科发(MTK)开发出集通讯、摄像、游戏等诸多功能于一身的芯片,并提供一套名为“TURNKEY”的手机解决方案,使复杂的手机制造变得如同组装电脑一样的简单,让小规模生产的山寨手机成为一种可能。山寨春晚只需用网上的YouTube,就可以进入千家万户。正由于网络无可比拟的“兼容并包”,进入门槛较低,再加上其传播速度快、传播面广、互动性强等特性,直接导致了传统意义上那种高、深、精文化向普通、大众、“草根文化”过渡。传统上,文化和权力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为精英们似乎更具建构文化的能力,“草根”们自然也就被排斥在外。如今,纵观“山寨文化”,它似乎又创造了一种平等的话语发布平台,“草根”也有“发声”的权利。他们在解构传统意义上的文化时,也在建构着新的文化。④
第三,它是对行业垄断的挑战。“山寨”产品的主要特点是模仿主流品牌产品。因为名牌产品价格高让大部分消费者望而止步,于是“山寨”产品就有了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山寨”明星、“山寨”春晚等文化领域的“山寨风”,某种程度上是“山民”利用名牌栏目和名人来表达自己对社会种种不良现象的痛恨。从“山寨”手机到“山寨”电影、“山寨”品牌乃至“山寨”明星、“山寨”春晚……这些“山寨”版本嘲弄的全都是这些产品与文化身上长期被人诟病着的暴利、垄断与专制。民众在一时无法从根本上改变暴利、垄断现状的情况下,采用“山寨”的方式满足自己的需求,何尝不是对行业暴利和垄断的反抗。⑤
山寨文化是对主流消费文化的延伸和模仿,又是对它的反叛和嘲笑,它以一种非暴力不合作的手段来挑战经济文化领域里的强权与垄断。而且事实上,体现于设计和生产的山寨产品之独创性也为暮气沉沉的文化产业敲响了警钟,树立了榜样。
第四,它是社会文化的制衡。“山寨文化”从本质上看,应属于没有掌握文化话语主导权的人的一种民间文化、大众文化、“草根”文化。它似乎是对传统、主流、精英话语主导权的一种挑战与颠覆。“山寨文化”契合了快餐时代人们的欣赏、审美等需求,具有很强的娱乐和自娱自乐功能。在这个人们疲于奔波、精神倦怠的时代,山寨产品可以说是生活良好的调味剂。齐白石和梅兰芳先生都曾用“学我者生,似我者死”这句话来警示教导弟子,今天拿来借鉴“山寨”这一文化现象,倒也合适。毕竟贴近老百姓生活的文化才是最具有生命力的文化。老百姓需要文化,社会发展需要文化,只要是积极向上、文明健康的文化,就是推动社会发展、滋润人们精神领域和心灵的阳光雨露。“山寨文化”作为一种自由的底层文化,是非正统文化释放能量的方式,它对于主流文化起到了一定程度的制衡作用,有利于主流文化在竞争与借鉴中求发展。“百家争鸣”才会酿造“百花齐放”的盛世。
有一位文化学者认为,“山寨文化”的流行是社会娱乐化的表现,标志着民族进入消解神圣典籍文化的状态,一方面要在文化中受教育成长,另一方面需要在文化中进行消遣、娱乐。因此,对于“山寨文化”的风靡,我们也许应该保持一种“淡定”的心态。
“山寨文化”的发展前景
不容忽视的是,“山寨文化”似乎越来越与传统意义上的主流相背离,且呈泛滥之势,而一旦“山寨文化”为一些热衷名利、急功近利的人所利用、炒作,加之网络强大的传播功能,将会给社会带来诸多不利影响。于是人们在为其匪夷所思的创意而拍掌叫好,甚至目瞪口呆时,不得不担忧“山寨文化”的前景、命运。
笔者认为,首先应该肯定“山寨文化”所蕴含的敢想敢为、勇于创新的精神。“山寨”产品是一种民众创造力,特别是年轻人创造力的异态表现。年轻人的创造力被迫采取山寨渠道,也反映出我国创新机制的不通畅,应该突出“山寨文化”中创新、学习、DIY的因素,引导其健康发展,让中国制造变为中国创造。
其次,对于“山寨文化”必须要有一条明确的法律底线,只要不违法,“山寨”什么都是可以的。人人都有表达的自由,却并不享受违法而不受追究的自由。“山寨风”的流行有其更深层的原因和背景,是社会和时代诸多元素催生出来的,我们应该客观地审视“山寨现象”并加以引导,在法制与情理的框架之内,让主流“精英”文化和市井“山寨”文化和谐并存,这是维持社会良性秩序的必然要求。
最后,任何事物都要经过产生、发展、灭亡的过程,再先进的文化最终也将被另一种先进的文化所取代,“山寨文化”也不例外。所谓“山寨”只是一种称呼或代号而已,它也许会发展壮大,也许会进入另一种形式(比如招安),也许会消逝(正如昙花一现),处在一定历史阶段的人们可以影响它的发展进程但不能完全左右其命运,决定其前景。目前“山寨”已经演变成为一种全球化的经济文化现象,最终结果我们不得而知。“山寨文化”挑战目标之一的《百家讲坛》的主讲纪连海说过:“现在是一个多元的社会,每个人都应该走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谈不上鼓励还是反对(山寨文化),顺其自然吧。”这其实也是对事物发展规律的一种尊重。
(作者单位:扬州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
参考文献
①《“山寨文化”在争议中前行》,扬子晚报网,2008.12。
②杨鹏杰:《“山寨文化”值得百姓期待》,天山网,2009.1。
③《也看山寨现象》,黄河新闻网,2008.12。
④流铁:《山寨文化会昙花一现吗?》,红网,2008.12。
⑤《“山寨现象”褒贬不一山寨文化魂归何处?》,中新河南网,2008.12。
“山寨”是人们对某些知名品牌低成本仿制的专用名词。2008年被称为中国山寨年,山寨手机、山寨鞋、山寨油、山寨米、山寨药、山寨车、山寨春晚、山寨明星等等山寨产品在中国遍地开花。“山寨”这多少带些匪气的字眼已然演变成了一种让全球惊艳的中国经济文化现象。
“山寨文化”诞生的必然性
虽然“山寨文化”似乎“春雨”晚来急,但就其内涵上溯其源,大有根脉可寻。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顾晓鸣认为,“山寨文化”总是被大众用“非正统”“无知识产权”“小作坊”等词语与其联系。其实,虽然这个概念刚刚诞生,但是它的涵义在民间早已有之,几乎所有主流的文化,最初都有“山寨”的影子。“远的如《诗经》古诗、乐府诗歌,近的如《刘三姐》里面的对歌,都可以算作山寨文化。它们最初都是诞生于民间,属于自发形成,后来才由政府采集、文人加工,从而成为经典流传下来。甚至可以推论,宋词、元曲这些文化经典,由于词牌、曲牌的曲调都来自于民间,因此也可以说是从‘山寨起家的。后来的京剧、越剧、昆曲同样如此。”
《北京日报》的一则报道谈到这个问题,引述了一位影视副刊老编辑的话:“要说‘山寨,内地红火的综艺节目,真可谓无人不‘山寨。”虽说打击面有过宽之嫌,但仔细想想,冤枉的也不多。回望娱乐节目的“建寨”史,不难发现,《开心辞典》克隆美国的《谁来做百万富翁》,《玫瑰之约》模仿台湾的《非常男女》,《快乐大本营》拷贝香港的《综艺60分》,《超级女声》是《美国偶像》的翻版,《财富大考场》让人看到了英国娱乐节目《最弱一环》的影子,《智勇大冲关》被指有韩国《超级海盗船》的味道,凤凰卫视主打栏目《鲁豫有约》也被称为东方的《奥普拉·温弗瑞秀》。抄袭国外创意加以本土化改造的“山寨剧”也早已有之,如效仿《越狱》的《远东第一监狱》,效仿《蓝色生死恋》的《绿萝花》,效仿《成长的烦恼》的《家有儿女》,效仿《兄弟连》的《远东特遣队》,效仿《24小时》的《危情24小时》,效仿《欲望都市》的《好想好想谈恋爱》等等。
由此看来,“山寨”隐含的某种寓意,确如一脉泉水,自古流到今。①
“山寨文化”存在的合理性
笔者认为,当“山寨”上升为“文化”以后,它的存在便有了合理性。
首先,它是自然民意的表达。理解“山寨”的基本意义应是指仿真。“山寨文化”应该是“草根”运用自己智慧形成的自我竞争、自我创作的一种从精神到物质的文化再现,它从其诞生之初就备受老百姓欢迎和追捧。“山寨文化”的产生和普及是顺应社会发展的一种“自然产物”,它的爆发来源于民间孕育多年的“草根文化”,也从侧面实现了某种自然民意的表达。②老百姓也应该有话语权,也应该有展现智慧与创造力的平台。繁盛于“草根”、大众之间的“山寨文化”,具有很强的民间自发性和参与性。在2009年春节期间,泸州有一家人全员出动,“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从地摊配备便宜的口红、胭脂、眼影等,用被单当华服,自拍了两集《红楼梦》,使平民的意志通过网络登上“舞台”,获得网友的欢呼与盛赞。
“山寨”之所以迅猛发展,正是因为它为广大中低收入阶层的消费需求找到了一个与之对应的市场。这些年来,一方面是城市不断改造翻新,商场也一个比一个高档,在购物环境明显改善的同时,商品价格也自然而然的水涨船高。另一方面,作为社会大群体的“草根”阶层在努力适应了一段时间的新生活后,还是嫌自己追赶时代潮流的脚步太慢。③只有在“山寨”的世界里,那些原来充满无力感的草根阶层才找到焕发生命的力量。
其次,高科技发展是“山寨文化”发展的温床。手机功能的完善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为“山寨文化”的推广和盛行搭建了平台。联科发(MTK)开发出集通讯、摄像、游戏等诸多功能于一身的芯片,并提供一套名为“TURNKEY”的手机解决方案,使复杂的手机制造变得如同组装电脑一样的简单,让小规模生产的山寨手机成为一种可能。山寨春晚只需用网上的YouTube,就可以进入千家万户。正由于网络无可比拟的“兼容并包”,进入门槛较低,再加上其传播速度快、传播面广、互动性强等特性,直接导致了传统意义上那种高、深、精文化向普通、大众、“草根文化”过渡。传统上,文化和权力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为精英们似乎更具建构文化的能力,“草根”们自然也就被排斥在外。如今,纵观“山寨文化”,它似乎又创造了一种平等的话语发布平台,“草根”也有“发声”的权利。他们在解构传统意义上的文化时,也在建构着新的文化。④
第三,它是对行业垄断的挑战。“山寨”产品的主要特点是模仿主流品牌产品。因为名牌产品价格高让大部分消费者望而止步,于是“山寨”产品就有了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山寨”明星、“山寨”春晚等文化领域的“山寨风”,某种程度上是“山民”利用名牌栏目和名人来表达自己对社会种种不良现象的痛恨。从“山寨”手机到“山寨”电影、“山寨”品牌乃至“山寨”明星、“山寨”春晚……这些“山寨”版本嘲弄的全都是这些产品与文化身上长期被人诟病着的暴利、垄断与专制。民众在一时无法从根本上改变暴利、垄断现状的情况下,采用“山寨”的方式满足自己的需求,何尝不是对行业暴利和垄断的反抗。⑤
山寨文化是对主流消费文化的延伸和模仿,又是对它的反叛和嘲笑,它以一种非暴力不合作的手段来挑战经济文化领域里的强权与垄断。而且事实上,体现于设计和生产的山寨产品之独创性也为暮气沉沉的文化产业敲响了警钟,树立了榜样。
第四,它是社会文化的制衡。“山寨文化”从本质上看,应属于没有掌握文化话语主导权的人的一种民间文化、大众文化、“草根”文化。它似乎是对传统、主流、精英话语主导权的一种挑战与颠覆。“山寨文化”契合了快餐时代人们的欣赏、审美等需求,具有很强的娱乐和自娱自乐功能。在这个人们疲于奔波、精神倦怠的时代,山寨产品可以说是生活良好的调味剂。齐白石和梅兰芳先生都曾用“学我者生,似我者死”这句话来警示教导弟子,今天拿来借鉴“山寨”这一文化现象,倒也合适。毕竟贴近老百姓生活的文化才是最具有生命力的文化。老百姓需要文化,社会发展需要文化,只要是积极向上、文明健康的文化,就是推动社会发展、滋润人们精神领域和心灵的阳光雨露。“山寨文化”作为一种自由的底层文化,是非正统文化释放能量的方式,它对于主流文化起到了一定程度的制衡作用,有利于主流文化在竞争与借鉴中求发展。“百家争鸣”才会酿造“百花齐放”的盛世。
有一位文化学者认为,“山寨文化”的流行是社会娱乐化的表现,标志着民族进入消解神圣典籍文化的状态,一方面要在文化中受教育成长,另一方面需要在文化中进行消遣、娱乐。因此,对于“山寨文化”的风靡,我们也许应该保持一种“淡定”的心态。
“山寨文化”的发展前景
不容忽视的是,“山寨文化”似乎越来越与传统意义上的主流相背离,且呈泛滥之势,而一旦“山寨文化”为一些热衷名利、急功近利的人所利用、炒作,加之网络强大的传播功能,将会给社会带来诸多不利影响。于是人们在为其匪夷所思的创意而拍掌叫好,甚至目瞪口呆时,不得不担忧“山寨文化”的前景、命运。
笔者认为,首先应该肯定“山寨文化”所蕴含的敢想敢为、勇于创新的精神。“山寨”产品是一种民众创造力,特别是年轻人创造力的异态表现。年轻人的创造力被迫采取山寨渠道,也反映出我国创新机制的不通畅,应该突出“山寨文化”中创新、学习、DIY的因素,引导其健康发展,让中国制造变为中国创造。
其次,对于“山寨文化”必须要有一条明确的法律底线,只要不违法,“山寨”什么都是可以的。人人都有表达的自由,却并不享受违法而不受追究的自由。“山寨风”的流行有其更深层的原因和背景,是社会和时代诸多元素催生出来的,我们应该客观地审视“山寨现象”并加以引导,在法制与情理的框架之内,让主流“精英”文化和市井“山寨”文化和谐并存,这是维持社会良性秩序的必然要求。
最后,任何事物都要经过产生、发展、灭亡的过程,再先进的文化最终也将被另一种先进的文化所取代,“山寨文化”也不例外。所谓“山寨”只是一种称呼或代号而已,它也许会发展壮大,也许会进入另一种形式(比如招安),也许会消逝(正如昙花一现),处在一定历史阶段的人们可以影响它的发展进程但不能完全左右其命运,决定其前景。目前“山寨”已经演变成为一种全球化的经济文化现象,最终结果我们不得而知。“山寨文化”挑战目标之一的《百家讲坛》的主讲纪连海说过:“现在是一个多元的社会,每个人都应该走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谈不上鼓励还是反对(山寨文化),顺其自然吧。”这其实也是对事物发展规律的一种尊重。
(作者单位:扬州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
参考文献
①《“山寨文化”在争议中前行》,扬子晚报网,2008.12。
②杨鹏杰:《“山寨文化”值得百姓期待》,天山网,2009.1。
③《也看山寨现象》,黄河新闻网,2008.12。
④流铁:《山寨文化会昙花一现吗?》,红网,2008.12。
⑤《“山寨现象”褒贬不一山寨文化魂归何处?》,中新河南网,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