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故宫100》的影像之美

路晓 赵迪
【摘 要】 智利纪录片导演帕特里西科·古兹曼曾说,“一个国家没有纪录片,就像一个家庭没有相册”。纪录片《故宫100》就是这样一本精美的相册。它运用画面构图、光线与色调、角度、景别、光学镜头、运动手法以及应用文学等多种摄像手段,在真实记录的基础上,为《故宫100》增加了艺术上的视觉享受。
【关键词】纪录片 《故宫100》 影像
19世纪末,卢米埃尔兄弟发明了电影摄影机,作为一种新技术的显示,他们开始把生活纪录在胶片上,《工厂的大门》《火车进站》等处于最原始阶段的影片,又具有纪录片的性质。随着社会的进步,纪录片也在不断的发展。纪录片以纪实的手法,帮助人们获取信息和知识的同时,启迪着人们的思考和感悟。
纪录片《故宫100》采用了一种新的纪录风格,每集时长仅为6分钟,主要内容是讲述故宫100座建筑的故事,透过“看得见”的空间,将“看不见”的紫禁城建筑的实用价值和美学价值加以演绎,为故宫创建一座超越时空的影像博物馆。纪录片讲究纪实性和艺术性,《故宫100》在展示真实内容的同时,也追求艺术上的美感。并且纪录片以视听为主要表现方式,通过画面和语言两种元素作用于观众的感知,特别是以摄像呈现出的画面直接关系到视频质量。电视摄像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从技术方面考虑,电视摄像主要是怎样操作使用电视摄像机,来拍摄所需要的画面、录制声音;就艺术方面而言,电视摄像是一种创作,一种新的思维方式,一种驾驭声画语言符号的方法和手段。下面从摄像的画面简单分析一下纪录片《故宫100》中视觉之美。
一、画面构图,形式之美
画面构图是艺术的形式,在拍摄过程中需要考虑从线条、色彩、方向等多方面因素来安排主体的位置、面积、角度,展现符合主题的画面。
“玉带天河”一集中,采用曲线构图,勾勒一条蜿蜒曲折的金水河,增加了画面的动感。第一集画面中拿着镜子的小女孩,身着红色连衣裙在暗色调的故宫中尤为突出,鲜亮的颜色便于我们更加清楚的了解画面的主体内容。其次在介绍雄狮时,拍摄雄狮的发髻和炯炯有神的眼睛,开放式构图以不完全取胜,给予了特殊的寓意,呈现了一只勇猛的雄狮。本片中多次采用对称、均衡的构图方式,在画面稳定牢固的视觉效果的基础上,展现了故宫和谐庄重的特点。丰富的画面构图不仅突出了主体,明确了意图,而且具有形式上的美感。
二、光线与色调,绘画之美
光线和色彩在突出主体、表现内容、制造氛围等方面具有一定的表现作用,在摄像中被广泛使用。
在“中间意味”一集中,开篇便选择清晨的光线,采用了逆光的手法拍摄的三大宫殿。13秒的固定镜头中,在光线的勾勒下,三大宫殿的轮廓和形态十分突出和明显。太和殿屋顶角兽在经历历史风雨的洗礼后,依然屹立如初的画面,这幅画面同样采用了逆光拍摄,在夕阳的映射下凸显其轮廓,营造一种暗色调。在介绍角楼时,冬季取景,整幅画面干净整洁,皑皑白雪,白色的基调,营造了一种庄严的气氛,表达了角楼庄重的特点。无论是清晨还是夕阳,其自然光的使用不仅增强了画面的真实性,同时也使画面绘画之美得以体现。
三、角度,视角之美
正面、背面、侧面摄像,和平摄、仰摄、俯摄等多角度拍摄,可以全面具体地展示拍摄主体,增强空间感和新颖性。比如,俯摄故宫介绍其结构“太和门广场和他身后的太和殿广场组成立紫禁城的重心”。侧拍宫殿内部,增强空间感和立体感,突出宫殿之大,“放大的空间营造出超越民居的大格局”。在第四集中垂直天空仰拍午门,给人以门天合一的感觉,突出午门之伟岸高耸。最后一集中30秒垂直地面俯拍庭院,整体画面干净整洁。
在角度的选择方面,有的根据所要表现主体的特征,有的是从真实性考虑的,有的是从新颖角度和视角效果方面考虑的,多角度的拍摄为画面丰富了美的元素。
四、景别,表现之美
景别是客观事物反映和表现要求的一种产物,不同景别的运用体现了对现实事物的不同理解与认识。
“近取其神”,“威猛铜狮”一集中,多处采用特写镜头,放大细节,为我们详细介绍了太和门前的一对铜狮的具体造型。“远取其势”,在介绍五座金水桥时,运用远景形象生动为我们展示了其形状“像是搭在弓上的五支箭”。在拍摄中还大量使用全景拍摄,视野宽广,包容了广大的空间,画面给人以整体感。在进行人物采访时采用中景拍摄,清晰的表现了人物的表情和动作。各种不同的景别交替地使用,不仅方便了内容的表述,同时增强了画面的审美艺术。
五、光学镜头,体现之美
拍摄中还运用了光学镜头,例如在“金砖墁地”一集中,画面在展示由无名工匠复杂而漫长的劳作制作的金砖时,采用了长焦镜头,宫殿的大门打开时,表现了其横向运动,在打开大门的同时也增强了宫殿内部结构的空间感。在介绍夹道时,采用广角镜头拍摄,增强了画面的纵深感。此外,在介绍了故宫的雄伟壮观的气势时,还大量使用了广角镜头。在全面地展示了故宫内部的繁复和精致中,多次运用微距镜头拍摄,真实、细腻地拍摄,无疑提高了画面质量,开阔了新的视角。
光学镜头的使用丰富了摄像的表现手法,增加了摄像的表现形式,扩充了画面的多样性和表现力,显示空间透视效果。
六、运动手法,运动之美
避免画面的单板、平淡和框架性,在拍摄过程中,大量采用推、拉、摇、移的动态镜头,配合轨道、摇臂等辅助拍摄设备,建筑、器物等静物被鲜活生动地呈现在观众眼前。
在第一集“天地之间”的开头,从平常人家出发,推摇结合的运动方法,简单介绍了朴素的农家生活。由饭桌上的菜为起幅,经过38秒的长镜头拍摄落幅与立柜镜,并通过镜子的反射为我们清楚的展现了窗外的故宫。通过连续的时空运动把真实的现实自然地呈现在屏幕上,形成一种独特的纪实风格。描写壮丽的午门时,快速推进镜头展示午门的威严,进而转为慢镜头,展示进入午门之后的画面。在介绍珍贵金砖时,采用低角度摇拍的运动手法,20秒的拍摄使原本静止的金砖富于动感,宫殿仿佛倒映在波纹浮动的水面上,突出了金砖的明亮和精致的特点。多种运动手法的使用,不仅增强了视觉效果,而且使静态的故宫被赋予生命的气息,具有运动之美。
七、应用文学,文学之美
在严格尊重生活本身、保持生活自然常态的同时,《故宫100》采用了文学手法来描写和表现现实。恰当地使用了艺术的表现手法,更加鲜明、充分的表现了内容的主题。
在“四面玲珑”一集中,使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在介绍如今伫立在嘈杂的闹市中角楼时,以围栏、树木为前景,黑夜为背景,灯光照亮的角楼为主体。20秒的明暗对比,增强了画面的表现力。其次,运用了拟人的表现手法。在介绍威猛铜狮时,使用了拟人的文学表现手法,以雄狮自述的形式介绍了自己和同胞,画面伴随着雄狮的叙述展示所要表达的内容,给人一种仿佛穿越时空,亲临现场的客观存在真实的感觉。此外,还运用了比喻的表现手法,将五座金水桥,比作搭在弓上的五支箭,采用俯拍的方式,画面生动形象。同时也运用了象征的表现手法,按照中国人的理解,这五支箭应该代表:仁义礼智信。“仁义礼智信,这曾经是人人所要恪守的精神法则。紫禁城里的这张弓,似乎要把这五个信念发射出去,让天下接收到来自家国中心的理想传递。”寓意浓重,给人以思考的空间。第一集镜像之城,画面中也使用了很多具有象征意味的镜子,执行总导演王冲霄说,“只有在镜子中,才能将天空、大地和地面上的人融合在一起,故宫可以折射天、地、人,也可以折射我们每个人的生命”。文学表现手法的运用,充分展现了事物的本质和特点,帮助观众对事物有了直接深刻的认识。同时为整体渲染了一种文学艺术气息,营造了一种文学之美。
纪录片《故宫100》通过影像对故宫建筑和其中的故事进行了介绍,画面不仅展示了主题内容,而且突显造型艺术的美学特色。画面构图、光线与色调、角度、景别、光学镜头、运动手法以及应用文学等多方面的摄像手法运用,进一步丰富了视觉效果和艺术美感。优美的影像画面、诗意文辞、先进的动画技术和真人的历史再现,种种手法综合使用,无疑在真实记录的基础上,为《故宫100》增加了艺术上美的享受。□
参考文献
①[美]罗森塔尔 著,张文俊 译:《纪录片编导与制作》[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②周毅:《电视摄像艺术新论》[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
(作者单位: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责编:叶水茂
相关文章!
  • 新形势下广播电视节目内容监管

    熊璐瑶<br />
    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关键时期和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时期,随着社会日益开放和传播渠道日趋多样,尤其是以网络为代表的新

  • 期刊专有出版权论略

    【摘要】专有出版权对出版者利益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虽然我国现行版权制度没有明确期刊出版者享有专有出版权的法律地位,但是期刊出版者

  • 民国中小型出版机构书刊出版经

    【摘要】20世纪20年代,李小峰创办的北新书局在民国中小型出版机构中具有代表性。不同于其他出版机构在当时出版重镇上海的兴办与集结,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