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人类生存自由秩序

    丰硕

    一、 诗意栖居自由秩序的追随

    (一)诗性建构的精神家园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他的《理想国》中说道:人类的灵魂来自于一个纯净、美好的家园,那里没有丑陋和邪恶,只有纯粹的美丽。当灵魂来到了这个世界,只能寄居在一个躯壳里,忘记了家园的一切。[1]柏拉图的话语,其实反映了人类心灵深处的乡愁意识,即希冀能够回到存在主义大师海德格尔所说的诗意栖居的精神家园。而在现代社会,人类的乡愁意识已表现得愈发强烈,工业文明对人精神性的剥离和商品消费主义观念对人的侵蚀,都让人丧失了自己作为万物之灵的灵性,没有人情味,于是在生活中变得越来越功利和冷漠。因此,在自己的精神世界中迷失了真正自我的现代人,就非常强烈地想寻找到诗意栖居之地。

    在电影《大鱼海棠》中,一开场就通过主人公椿的诉说,提出了三个最基本的哲学问题:“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这些问题马上将这部电影的主题升华到了哲学层面对现代人生存意义的思考。接着,椿又用简单、朴素的陈述如此描绘着精神被剥离的现代人的机械化生存状态:“没人关心这些问题,人们日复一日地去工作,日复一日地笑,抱怨、买东西、吃饭睡觉。”然后,电影再以椿的口吻来反映现代人心灵深处的乡愁意识——“所有活着的人类,都是海里一条巨大的鱼。”“人类的灵魂原初是45亿年前生活在海洋中的古老大鱼。”“没有人相信我,都说我老糊涂了,可是每一次在梦里,我都清楚地看到一群大鱼从天而降,听到他们呼唤的声音,而那些美好的声音唤醒了我的回忆。”可见,在这部动画电影中,海洋被作为那个柏拉图乡愁意识中所说的纯净、美好的家园。因此也不难推断,电影为什么会把椿的族人无忧无虑生活的乐土设计在海底,以及电影为何强调人类死后,灵魂会回归到海洋。

    (二)天人合一的诗性精神

    意大利哲学家维柯把诗性精神定义为人与大自然保持的一种没有断裂的生存状态,东方思想的天人合一观就是这种诗意性精神的一个体现,即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人与大自然应该和谐相处,理性地开发自然,并顺应自然法则。[2]在《大鱼海棠》中,椿的族人生活的海底世界就是这样一个理想化的充满诗性精神的世界。他们都有着灵性,掌握着人类世界的自然律法,但严格遵循天道,合理地运用自然规律,而且这部电影用动画艺术的夸张和超现实主义画面来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合一精神,例如椿的族人死后可以变化为自然界中的动物或者植物——椿的奶奶就以她死后的凤凰形象出现在椿的世界里,后来她的爷爷和椿在死的时候都变成了一棵海棠树。也正是因为遵循天道,敬畏自然万物,椿的族人才能世代生存在这片乐土。一旦违背了这一诗性精神,就会遭受惩罚。影片中椿为了救死去的人类,而与掌握好人灵魂的灵婆做了交易,在救人之前,灵婆提醒椿,“天行有道,你这是公然与天作对”,“逆天而行会受到严重惩罚”,但椿依然坚持违反自然之道,结果造成自己生活的世界气候异常,洪水泛滥,因为大自然的这种报复,自己的族群差点遭受灭顶之灾。

    在这部电影中,对天人合一诗性精神的体现,其实也是为了告诫现代人在生存中要学会一种理性的生存态度和生存方式,要在自然世界中保持人的灵性来对抗现代文明对人的异化,要学会敬畏自然,而不是利用现代科学文明来激发人的贪婪性,不计后果地破坏自然。

    (三)语言的诗意性

    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海德格尔认为,现代社会是一个工业文明的技术时代,技术把人的精神性剥离,现代人失去了存在的意义,现代世界的荒谬就在于,虽然科学技术愈发发达,在人类对大自然有着绝对的统治权和支配权的时候,精神世界却变得荒芜。因此,海德格尔期望艺术能救赎人性,尤其希望现代人的日常语言能摆脱技术化、量化、工具化和平面化,从而让语言拥有人的想象力和灵性[3],回归诗意的本真。而《大鱼海棠》中那些极具诗歌暗喻性的台词就呼应了海德格尔的这种语言思想,例如,“有的鱼是永远都关不住的,因为它们属于天空”,“我们会重聚的,无论变成什么模样,我们互相都会认得出来。我们要经历无数的磨难,才能在这个世界再次重逢”。电影中这些有着极大的可阐释空间和极强启发性的台词,能立马通过其语言的诗性魅力和与故事情节的完美契合,來震撼观影者的心灵,甚至能让他们开始反思自己的生存意义。

    (四)构建生存自由秩序

    《大鱼海棠》所讲述的故事,本身就是一个现代寓言,思考着现代人的生存状态,呼唤被现代性遮蔽的诗意人文精神,告诫人们回归诗意生活的重要性。这种对诗性精神的回归,其实也是人类希翼摆脱工业文明时代的技术性、商品消费性对自我精神的束缚,以及对人性中真、善、美人文精神品质的遮蔽,是对精神自由的向往。因此,它体现的是一种自由意识或者是一种构建人类生存自由秩序的道德意识。[4]在《大鱼海棠中》,这种追求生存自由的道德意识随处可见,影片主要是从人性道德角度来折射出它。例如影片主人公椿,如果她是一个极具功利性和冷漠的现代人,完全可以不牺牲自己利益,而是顺从命运,不去拯救那个死去的人类,但是,她的单纯和善良却不允许她视而不见,即使知道这场拯救要付出巨大的代价,她也依然选择遵从自己的内心,因为她相信只要“你的心是善良的,对错是别人的事。”还有影片中的湫,他可以不计后果地无私帮助椿,只因为他深爱椿,他甚至为了让椿能活着,他在灵婆那里,用自己的生命赎回了椿的生命,尤其是那一幕最为感人,当他快死了,他告诉椿:“我会化作人间的风雨陪在你身边。”

    影片中展现的这些人性之所以能震撼和感动现代的观影者,那是因为它们都是人类最为本真的品质,是柏拉图乡愁意识中纯净的精神家园里才具备的美丽品德,也是被现代工业文明早已遮蔽的人性中率真的一面。因此在没有信仰、道德滑坡的现代社会,只有呼唤诗意的人文道德精神和诗意的生存态度,人才能灵魂充实,像电影中的大鱼一样游弋在自由的精神世界之中,不被现代文明所异化,从而构建起生存的自由秩序,并与大自然世界能够和谐相处。[5]

    二、 从视觉审美反思人类生存自由秩序

    (一)视觉审美上的生态意识

    通过构造传达东方传统文化意境的唯美画面,《大鱼海棠》向观众展示了它蕴藏着丰富内涵的视觉审美内容。电影中大自然世界里灿烂的星河、波澜壮阔的海洋、飘渺朦胧的云海、静默的山川景色,当它们一一呈现在屏幕上,立马就让人感受到一種视觉上的美妙冲击。尤其是东方传统文化中一些古典意象符号的出现,如在水中闲庭信步的仙鹤、白发垂髻的智者,便一下子就将一种具有超脱精神的东方品格传达到观影者的内心。《大鱼海棠》在视觉审美上的匠心独运,体现了一种生态美学精神,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存之道,这些唯美、超脱的画面都出现在主人公椿生活的海底世界,而这个世界在电影中是一个与人类世界隔绝的、人性淳朴的世外桃源,因而这也是电影在画面上特意营造出来的一个理想化的、有着生存自由秩序的世界,是对现代文明症候下的现实世界的一种美好期许。[6]

    总之,这部电影从生态意识的角度,对贪婪掠取大自然的现代文明和现代人带有功利性的机械生存状态进行了深刻的思考。电影在最后一幕,用椿生活的海底世界遭受灾难,族人因为椿的善良和勇敢被拯救的惊心动魄画面,再一次警醒现代人要敬畏自然,敬畏自己的内心道德律。

    (二)自由秩序世界里的暗喻符号

    在电影中,椿族人生活的世界是一个和谐、有着自由秩序的生存环境。电影为了体现它的这种和谐性和生存自由的秩序性,在视觉上特意设计了一些暗喻符号。[7]例如画面中出现的土楼。土楼在我们现实世界里,原本是客家人躲避战乱,被迫背进离乡在偏僻的山区或是原始森林里,建造的一种能抵御外人侵犯和野兽袭击的城堡类型建筑物。《大鱼海棠》中的土楼是以福建龙颜的永定土楼为现实模型,然后在动画中将它精心仿制出来。永定土楼有着多样化的形态,但电影中特意突出了它的圆形特征,因为要表达和谐,而在几何学中只有圆形最具和谐的美感,在语意中圆形又代表着团结、团员、美好、完美等意义,尤其圆形象征的东方文化中的圆融精神,更是生存的和谐性和自由秩序性的最佳体现。

    土楼作为一个大型的圆形居住建筑,可以容纳将近1000人生活在其中,象征着一个小型的社会部落。在生活上,这里的人们互相帮助、平起平坐,一起共用水井、天台等物质资料,他们这种生存方式和生存态度也准确地传达了和谐和自由秩序性的生存精神。在这部电影中,很多重要的故事情节都在土楼里开展的。因而将土楼作为一个重要的意象暗喻符号,搬到电影屏幕中,能够深刻地突出该电影对于现代人生存思考的这一哲学主题。

    三、 自由秩序世界中自由的悖论

    在现代文明中,因为现代文化症候对人类精神的束缚,让人类丧失了自由精神。所以,精神上的乡愁意识召唤现代人回归到诗意的精神家园,只有在诗意的家园里,才有纯粹的人性品格和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存之道,它是一个有着自由秩序的世界,能够解除现代人因文明病而遭受的精神压迫。在《大鱼海棠》这部电影中,椿的族人的世界就是诗意的精神家园,为了救椿而死去的男孩,在死后被椿带到这个世界,仿佛寓意着现代人类在灵魂上的一场救赎——只有像椿那样坚守人性淳朴美德的人类才能进入自由的秩序世界。

    但是,在电影中这场救赎的代价却太大了,它牺牲了男孩的生命。这反映了人类在憧憬和构建自由秩序世界时,遭遇了自由的悖论,即我们争取自由的时候也意味着会有牺牲,而这些牺牲反而也是对精神自由的一种束缚,或许这就是法国启蒙主义运动思想家卢梭所言的争取自由时候被带上的精神枷锁。放到现代社会中,这种精神枷锁可以视作为一种追求诗意精神而被激发出的盲目的精神冲动,一种极端的反现代文明的意识形态。例如,现代文明中曾出现的美国嬉皮士运动等,都是带着一种对现代文明让人性遭受异化的反抗而做出的过激行为,试图在对现代性进行消解和对立中获取人性的自由,而事实却是:它也消解了自身的理性精神和自由的道德意识,反而让自由成为了一种肉欲和物质上的追求,加重了自身的现代文明病。当然,也必须意识到这种盲目冲动的出现,是人类在追求精神性路途中必然要做出的一种文化牺牲,就像电影中男孩的牺牲一样,正是因为这种牺牲,他最后又复活了。因此必须理性地正视和反思这种现代文明中出现过的盲目冲动,只有这样才能回归到诗意的精神家园,构建起现代人类在精神生态上的自由秩序世界。

    结语

    总而言之,《大鱼海棠》是一部具有深度哲理思考的影片。在电影叙事上,它的诗意哲学精神和生态美学立场,以及情节中折射出的对自由悖论的反思,都传递出了现代人对人类生存自由秩序的憧憬和构建的思想经验。在画面上,它以2D作画为主体,并用3D进行渲染的动画艺术场景[8]并呈现出美轮美奂的东方古典美学意境,都给观影者带来了一场视觉审美盛宴,并较好契合了电影的叙事主题,在画面的震撼中引人深思现代人的生存状态。

    参考文献:

    [1]陈雷.柏拉图《理想国》中的诗学问题[D].长春:吉林大学,2011.

    [2]张弛.维柯“诗性智慧”思想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4.

    [3]韦拴喜.海德格尔的诗性救赎[D].沈阳:辽宁大学,2009.

    [4]孙贵蓉.庄子自由精神与庄文艺术创造[D].西宁:青海师范大学,2013.

    [5]邓晓芒.康德自由概念的三个层次[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24-30.

    [6]张琳.现代性的信仰困境与信仰塑造[D].上海:复旦大学,2012.

    [7]冉玉体.碎片化叙事:微电影视觉文化的审美新视角[J].电影评介,2016(1):95-97.

    [8]付茜茜.从2D到3D:视觉文化时代电影之审美探析[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3.

相关文章!
  • 浅析动画片中的角色设计

    赵忠波【摘 要】动画片中的角色设计是非常重要的,角色设计分主要角色设计与次要角色设计,动画中的主要角色贯穿于整部动画片的始终,次要

  • 中国学者英语论文动词模糊语序

    摘 要:模糊语在语言交际中的功能地位十分重要,这是学界一个无可争议的事实,在1973年Lakoff的相关研究首次问世之后,模糊语言的研究就

  • 设计元素在现代中国画中的运用

    李琦摘要:20世纪以来,中国画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部分画家开始摆脱传统绘画模式的束缚,尝试将设计元素运用到中国画创作中,即将传统